懷化博物館

懷化博物館

懷化博物館,是一家綜合類博物館,有藏品5000多件,建於1984年,為宣傳、展示我市民族民間、民俗民情以及歷史出土文物做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場館簡介

湖南色省懷化博物館屬綜合類博物館,館裡各類藏品5000多件,其中《群仙圖》民間傳統雕刻手法,在長 6.12米,寬、高各2米,重2噸的千年樟樹根上精雕了八百多尊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的神仙、 動物。場面壯觀、恢宏,氣勢磅礴,被譽為 “懷化一絕”、“華夏之最”。

(圖)懷化博物館懷化博物館

懷化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類博物館,建於1984年,座落在懷化市迎豐中路350號,它獨特的園林式仿古建築外形及中國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所題寫的館名引人注目,被譽為懷化政建設一大景觀,占地11畝。

業務範圍

宣傳、展示我市民族民間、民俗民情以及歷史出土文物。配合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舉辦各種形式的展覽,對市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現有基本陳列《歷史出土文物》展示了我市鮮明的文明特色。《大型根雕--群仙會》是以民間傳統雕刻工藝手法,在長近7米,寬、高各2米的千年古樟樹凳上,精雕了近千尊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的各路神仙佛祖,奇獸異草,被譽為"懷化一絕"、"全國之最"。《民族民俗文物展》是以我市侗族民俗文物為主的佇列,它的琳琅滿目、五彩繽紛的侗錦、風雨花橋建築模型等上百件實物為展品,較好地展示了我市侗族傳統文化的特別和風格。

懷化風情

【衣著】

境內少數民族衣著自有特色。關於苗族,《中華全國風俗志》云:惟寨長剃髮,其餘皆裹頭椎髻,去髭鬚。婦人短衣跣足。男人著青布衫,間用藍布絝,腰系紅布搭包,領亦尚紅,衣周邊俱繡彩花,絝腳亦繡花邊,腿纏青布。婦女衣服比男子長而斜領直下,用繩或繡花卉為領,腰不系帶,不著中衣,以織錦為裙,而青紅間道,亦有銀鈴繡成花者,或兩三腰不等,與男子異。

白族人愛穿白色,有“要得俏,一身孝”之說。男子穿白色對襟衣,上配黑色領褂,腰系桃花兜帶,並配撒穗荷包。頭戴白色布巾,下穿藍、青色褲。女子內穿白色滿襟衣,邊加藍乾,上套黑色領褂,外罩繡花圍裙,下著藍、青布褲。

【首飾】

境內人民,歷來喜配戴首飾,少數民族尤甚。《老學庵筆記》云:辰、沅、靖州蠻,男未娶者,金嗚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數珠掛於頸上。《中華全國風俗志》云:男人富者,網巾束髮,貫以銀贊四五支,其長如匕,上扁下圓。左耳貫銀環如碗,項圍銀圈,手戴銀釧,婦女銀簪,項圈、手鐲,惟兩耳皆貫銀環,富者戴大銀梳,以銀索蜜繞其髻。未婚者,額發中分,結辮垂後,以海貝銀玲藥珠為飾。小孩興戴項圈、鎖、鈴鐺、富貴牌,羅漢、觀音像、腳圈、手圈等。首飾質地有金、銀、銅、寶石、鑽石、珍珠等。

【穿耳】

穿耳戴耳環是境內婦女的習尚。每年臘月初八,是少女穿耳日,從事首飾業者兼操此技。女子滿12歲,即穿耳戴耳環。

基本職能

保護文物、規範管理、監督執法。 

一、擬定本市文物事業的發展規劃,制定有關的制度,辦法並監督實施。

二、指導、協調全市文物的管理、保護、搶救、發掘、研究、宣傳等業務工作。

三、審核、申報市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擔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審核館藏文物和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利用或者維護項目。

四、審核上報全市配合建設工程的考古勘探、搶救性發掘項目;審查上級考古勘探搶救性發掘領隊人員資格。

五、指導全市博物館、紀念館的建設,及博物館、紀念館之間的協作、交流。

六、依法查處文物經營單位和個人違反文物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七、研究處理文物保護的重大問題;對查處盜竊、盜掘、破壞、走私和非法經營文物的大案、要案提出文物方面的專業性意見。

八、統籌規劃文物、博物館專門人才的培訓;組織指導文物和博物館方面的科學研究和科技保護工作。

相關圖片

(圖)懷化博物館 懷化博物館
(圖)懷化博物館 懷化博物館
(圖)懷化博物館 懷化博物館
(圖)懷化博物館 懷化博物館
(圖)懷化博物館 懷化博物館
(圖)懷化博物館 懷化博物館

展館情況

九五”以來主要保護內容

(圖)交通圖交通圖

搶險。 維修改造。 消防供水、消防報警。

現存主要問題

少數民族文物消亡速度很快,亟待徵集搶救。安防設施不全。

十一五”期間主要保護內容

徵集侗族民族民俗文物;保護民族建築。配套消防、監控、報警等安防設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