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貽誥

應貽誥(1869~1950),字錫之,芝英人。 貽誥接任後,因縣府公款已被前任席捲無遺,但政事處理需要經費,當即由家中籌措現款支付。 民國4年(1915)貽誥任遂昌縣知事,卸任後一直息影家園,朝夕以翻閱、圈點家藏古籍消遣。

應貽誥(1869~1950),字錫之,芝英人。浙江法政學堂畢業。清宣統元年(1909),被選任省咨議局常駐議員,得與褚輔成、沈鈞儒諸前輩共事,頗受教益,後加入同盟會。杭州光復後,呂逢樵在處州組織軍政分府,命朱琛帶領民軍北上,加入攻寧編制。當朱部於11月16日傍晚過永康縣城住宿時,適省令所屬戒嚴,致與防營發現衝突。民軍首要9人被謝哨官扣捕斬首,知縣馮保爽知事不諧,潛逃離永,省方即委令應貽誥為縣民事長。貽誥接任後,因縣府公款已被前任席捲無遺,但政事處理需要經費,當即由家中籌措現款支付。致有“芝英應貽誥,做官做倒灶”的美談。民國4年(1915)貽誥任遂昌縣知事,卸任後一直息影家園,朝夕以翻閱、圈點家藏古籍消遣。18~19年間,縣境紅軍聲勢浩大。縣長王超凡親往貽誥家中磋商籌辦保衛團事宜,貽誥當面拒絕。王縣長挾恨在心,說永康“紅軍如此猖獗”,“實由應貽誥從中操縱唆使”,並羅織罪狀,把他扣押入獄。歷時一年有餘,後迫於民情輿論,不得不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