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灶

倒灶

關於“倒灶”一詞,它起源於陝西關中的方言,也有稱做“倒糟”的。其意是大致相同的,“倒”是壞了,“糟”是糟糕,連起來是糟了、壞了、不好、不妙的意思。“倒灶”的說法,泛指種種倒霉、麻煩之事,方言的意思是,既然鍋灶都倒塌了,自然是無法做飯,也就吃不成了,還不感覺倒霉嗎?現實中屬於貶義詞範疇,常指一些不講信譽,不講公德的人,在公眾心中的威望和地位下跌了,形容於某人的鄉俗民望或某個企業倒閉倒糟了。 關於倒灶一詞的來源,是有一個典故的。

含義

倒灶,主要見於方言,是用於指代"糟了、壞了"倒霉、不幸運之類的事情。說“倒灶”,可以是對於已經發生的後果忿燜,也可以是對某事在某種程度下預埋的不利結果而生髮感慨。

出處

漢揚雄《太玄經·灶》:“灶滅其火,惟家之禍。”後因以“倒灶”謂時運不濟,倒霉。

元王曄《桃花女》四折:“敢是這老頭兒沒時運,倒了灶了。”

《西遊記》二五回:“行者笑道:你遇著我就該倒灶,乾我何事!”

出處1

清末,吳薌厈著《客窗閒話》,有“馮皮匠”篇,寫武林人馮皮匠負了五吊銅錢的債,年關躲債到了 紫陽山洞。沒料到洞裡已有一人端坐,綢袍緞襖。相問,方知是洋貨行郭老闆,因貨發到四方 郡縣,年關夥計收銀未歸,而各方貨商“坐取貨價,需五十萬金”,郭老闆怕吃官司,也來躲債。郭卸下一隻金鐲,要馮皮匠去換了碎銀還了債再搞點吃的到洞裡。馮回到家中,其妻欣喜若狂,說,“久不舉火矣,灶灰堆積。”於是夫妻倆忙著 扒灰清灶。只因“ 鹵莽從事,灰去而灶崩。”馮妻大叫,“真倒灶矣!”

出處2

相傳很久以前,在 三秦大地的 秦嶺山脈,有一悠長而狹窄的交通要塞,四季常清的 碧山清泉,錚亮而清澈的溪水,常年不懈地湍流徑奔著,風景秀麗的 高山大川,被奼紫嫣紅的花朵,和碧藍翠綠的青山綠水所掩映, 九曲十八彎的崗戀勝景,山回山抱的,綿綿延延的依山傍水纏繞著,一條曲折細長的鄉間小路,順著自然的山道,對接著幾百里外的遼闊 平原和美麗的都市,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地理位置,使之成為兩地的 交通樞紐和咽喉瓶頸。

在這人煙稀少的深山裡,依山偎水的小道旁,獨居著一戶人家,只有年青的夫妻二人生活在這裡,男的人稱“倒灶”,反正是爹娘起的名字,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夫妻二人日出而做, 日落而息,勤勞而辛辛苦苦的耕耘在自己開墾的土地里,節節儉儉的珍惜著血汗換來的每一分錢,甚至於在漆黑的夜晚,也捨不得點亮那小小的一盞油燈。

不知是命運乖舛,還是機遇未曾,無論如何的努力和奮鬥,日子卻越過越窮。種啥啥不長,養啥啥不成。莊稼不是澇災就是旱災,要么就是蟲害野獸遭賤。飼養的雞鴨豬羊,剛初長成,不是病患就是狼蟲虎豹的侵襲,要么無緣無故的丟失。夫妻二人,不是這病就是那病的,沒完沒了的折磨折騰著二人,結婚好多年了,也沒個孩子,日子實在到了 山窮水盡,讓人憐惜的境況。

有過路者及客商,從其家門前經過,經常在這裡小憩,心地善良的倒灶夫妻,拿出自己採擷炮製的山茶,用甘甜的山澗泉水,沏泡出碧綠的茶水,無償的供給人們品嘗飲用,對 路人所遇到的困難,從來都是無償的竭盡全力的幫助。

路行者及客商,念及心性良善的倒灶夫妻命運乖舛,經常有人接濟他們。但也把他們不幸的遭遇和故事傳布它方,敘說他們倒霉倒運的事例,四鄉八鄰的人也把他們當作笑料來談論,誰人倒運倒霉了,誰家飯館店鋪倒閉了,那個信譽毀壞,日子過爛了,常用“倒灶”來形容,“倒灶”成了倒霉倒運糟了壞了的代用詞。 眾口鑠金嗎?故事愈傳愈邪乎,越說越神乎,漂雪般的流傳飄散在 三秦大地。倒霉的倒灶夫妻也是的,如人們所說的,真的到了 日薄西山,倒灶的快要做不出飯了。

山水重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日,一位天外 高人,遊方道士,千里迢迢途徑這裡,由於路途勞累,偶感風寒,來到倒灶家門 前時,已經奄奄一息了,倒灶夫妻二人及忙把病人抬回家。

從山上採回藥草,精心地 煨湯製藥,親人般的調理治療,並拿出家中僅有的,那一點點少的可憐的種糧,研磨成面,做成稀糊糊,讓道士充飢。

在倒灶夫妻精心細緻的照料下,遊方道士的病,過了幾天,竟然奇蹟般地恢復如初了。

遊方道士臨走前,感激心地善良的倒灶夫妻,經過認真的思索,給倒灶夫妻說:你們的命運確實太乖舛了,日子過的真清苦,我這次要去好遠好遠的地方,回來時,要帶回一大筆金銀財寶的,到時候擠兌一些給你們,保證足夠你們一生享用了。但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從今天晚上起,你們每晚過了子時,要準時的點亮 家裡的小油燈,無論你睡覺也好,起來幹活也好,燈一定要準時點亮,因為,我說不準那一天突然迴轉而來,如果說看不到你家的燈光,錯過了 感恩戴德的機會,那就別怨恨我了。千萬!千萬!說完揚長而去。

倒灶夫妻,心裡一百個想不通,心想,日子本來已經窮困潦倒到如此地步,那還有買油點燈的錢呢?但想到遊方道士誠心誠意的情誼,生怕真的錯過了那么一天的機遇,其不可惜。隨即狠下心來,借錢購買了些燈油,從第二天子時開始,準時的點亮了油燈。

大山深處的黑夜,被高山險峰摺疊遮擋的,從來都是 漆黑一團,黑的 伸手不見五指的,有夜間 早行過路者,多少年來從這裡經過,都是膽顫心驚的摸黑走路,從未見到吝嗇的倒灶家,黑夜裡亮起燈光的,而且是天一擦黑,就黑燈瞎火的無聲無息了,甚或天大亮了還末點燈,在人們的心中,感覺到他們不是 早睡就是偷懶懶睡呢?

今天不知何因,這么早就亮起了燈光,在 漆黑一團的夜晚,象 燈塔一樣,格外耀眼,讓趕路人頓時眼前一亮,迷糊的心神豁然開朗,神情為之一振,唉呀!該不會是倒灶起來了,趕到門前,問候的大喊一聲:“倒灶起來了”。

寂靜而漆黑的夜晚,狹窄奇長的山川小道,夜行者一是為了壯膽,二是為了提精神,三是為了感謝倒灶的亮光,一聲吶喊,被山抱山回的大山來回往復的傳繞迴蕩著,連綿起伏的回聲,幾十里的震盪搖曳著,前後的行人,深夜裡猛然聽到這一聲吶喊,受其感染,頓時心神大振,不由自主的附和著,大喊一聲“倒—灶—起——來——了”,前後夜行者,遙相呼應彼此起伏的傳遞著“倒灶起來了”的吶喊,從子時直到天明,連綿起伏連綿不斷的,迴蕩在 秦嶺山脈的深山 大川里。

從那天起,每晚子時一過,燈亮了,吶喊聲就傳遞開了,也有些從來不敢夜間從此路過者,聞聽到這壯觀的吶喊,也壯膽敢行,並加入到吶喊的的行列里。

震耳欲聾的吶喊聲,是倒灶夫妻二人也睡不著了,乾脆起來做做事,乾乾活。

每天聽到這連綿百里的“倒灶起來了”的壯觀吶喊聲,倒灶夫妻二人, 心花怒放的人也有了精神,心情也格外地舒暢,病竟然不知不覺的奇蹟般地好了。

不知是吶喊聲驚動了上蒼,感動了神靈,還是驚醒了山川大地,時來運轉的倒灶,這一年風調雨順的,竟然出奇的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大豐收,隨意撒下一些 籽粒,就能收穫好多果實,飼養的雞鴨牛羊也成果豐碩。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精神抖擻的倒灶夫妻,也 心花怒放的心馳神往了,藉助路口 天時地利人和的方便,順便開了一間茶水店鋪,晝夜經營小吃菸酒茶水,還有自產的 山貨 土特產。

來往的客商,小販,趕路者,莫不於此小憩,加餐進水,交流思想,交流信息,甚或進行交易,順便也帶些新鮮的山貨。久而久之,倒灶夫妻的生意,俞發的 興隆興旺,項目不斷的拓展和擴張。

秦川大道, 關中原野,無處不在傳誦,“倒灶起來了”的佳話和奇聞,倒灶重新成了人們新的議論話題,和議論中心,誰家的日子翻身過好了,誰人時來運轉了,都用“倒灶起來了”來形容讚美。

三年的時間 過去了,這盞油燈總是按時準時的點亮,倒灶也成了遠近聞名遐邇的大財東了,在他的帶動下,陸續搬遷來了好多佃戶,倚靠著倒灶,開設門面店鋪,形成了一處繁花而興旺發達的集市貿易中心,為兩地客商提供了方便的交易機遇。

倒灶的妻子,也不失時機的為倒灶生下了一兒一女。

這一天,遠遊返回的道士,又來到了這裡,倒灶看到道士並末給自己帶回什麼金銀財寶,驚奇的問道士說:你給我帶回了什麼金銀財寶?道士笑眯眯說,我早已給予了你呀,倒灶愕然而不解,什麼呀?道士笑而不語。

第二天,道士要走了,倒灶又問,你到底給予了我什麼呀?讓我白白點了三年油燈,等待祈盼了三年。道士說:我讓你們點亮了油燈,送給你們:“倒灶起來了”呀!

是的喲,眾星捧月,眾望所歸, 眾人拾柴火焰高,人人都說倒灶起來了,倒灶能不起來嗎!眾志成城嗎,像足球場上幾萬人同聲吶喊,進一個,進一個的大風,大風……。

幾十年 過去了,幾百年過去了,倒灶起來了,倒灶起來了的故事,經久不衰的流傳在 關中大地,傳誦在老一輩人的心裡。

大熱倒灶

含義

指的是某擁有實力的人或團隊突然因運氣差而失敗,稱之為大熱倒灶。

舉例

比賽中越熱門的越容易輸 ,如2010年 世界盃, 巴西敗給 荷蘭。

狗屁倒灶天台俗話

狗皮倒灶是貶義詞,把狗皮倒灶的具體表現歸納為以下幾點:一、得了便宜又賣乖;二、 厚顏無恥;三、損人利己,顛倒黑白。一句話是精神的貧窮所造成的人格裂變。

台州話中,很明確是狗皮倒灶而不是狗屁倒灶,因為皮和屁的發音是完全不同的。聽老輩人解釋過,意思和字面一致,皮就是調皮的意思,比如“個小人皮得猛”就是說這個小孩子調皮得很。狗皮倒灶,就是說狗很調皮,把灶台都弄倒了。用處比較廣泛,但一般用於形容某個人小里小氣,人際關係處理不當,不好打交道。

台州話中,也有倒灶這個辭彙,貶義。一般有兩種意思,一是不好,壞,或直接引用狗皮倒灶的意思。比如:“個人倒灶得猛”,意為這個人壞得很,或者這個人很不好交道。二是倒霉或麻煩。比如:“個戶人家倒灶了。”就是說這戶人家倒霉了,有麻煩了。

蕭紹方言

在浙江北部,杭州灣南岸的蕭紹地區,“倒灶”一詞為貶義詞,具體含義有:一、不好。例句:這人真~;二、沒落、破產。例句:這戶人家~了。

上海話

上海話里有個詞語叫“狗皮倒灶”,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為人不豁達、做事不大氣,現在想想,拿它來形容 中國足協對待 李瑋鋒的態度恐怕並不為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