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符鎮

慶符鎮

慶符鎮地處南廣河畔,川雲路中段,距宜賓市44公里。慶符鎮歷史悠久,唐貞觀4年(公元630年)時屬石門縣址,天寶中置羈縻曲州,宋政和3年(1113年)復置慶符縣,直至1959年慶符縣併入高縣前,一直為慶符縣址,有847年縣城歷史。 慶符鎮幅員面積137.65平方公里,轄行政村29個、街道社區3個,村(居)民組320個,總人口5.8萬人,其中耕地37900畝。森林覆蓋率37 %。是高縣縣政府所在地。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逐步發展成為城市功能齊全、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經濟繁榮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化新城鎮。慶符鎮人民政府駐連心街。

這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任總理李鵬的故鄉,也是革命先驅李碩勛烈士的故里。碩勛公園、碩勛紀念館、碩勛中學,這些不僅是一個名字,一道風景,而是慶符人民對先烈的崇敬之情。

慶符鎮 慶符鎮

慶符鎮是高縣的新縣城,是高縣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商貿重鎮。2007年全鎮生 產總值30744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506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284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136元。糧食總產量2.5萬噸;油菜籽產量0.018萬噸;水果產量0.068萬噸;出欄肉豬5.8萬頭。公路通車裡程18公里;通車村數29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2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78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524萬元。

行政區劃

截止2017年底,慶符鎮轄6社區(含農村社區)28行政村。慶符鎮人民政府駐慶符鎮連心街4號。

慶山社區興符社區新城社區東升社區
石門社區黃桷社區
百通村小靖村瓜蘆村游魚村
永聯村三清村普陀村二龍村
黃荊村清溪村仰天村葛藤村
泡桐村東升村鵝卵村駱家村
叢木村水鴨村五公村將軍村
西江村百家村河心村金魚村
紅岩村水洞村白岩村新橋村

人文歷史

春秋、戰國時,慶符屬“僰候國地”,西漢、三國時,屬南廣縣,唐貞觀 4年(公元630年)屬石門縣址,天寶中置羈縻曲州,宋政和3年(1113年)復置慶符縣,直至1959年慶符縣併入高縣前,一直為慶符縣址。1959年慶、高二縣合併後,改名符江區符江鎮,1984年更名為慶符鎮,1992年撤區擴鎮時,將石門、曲州、瓜蘆3鄉併入,成為現有規模的鎮。慶符鎮作為歷史名城,具有縣城歷史總計有847年,若從石門縣址起算,則有1330年縣址歷史。

慶符鎮哺育了李碩勛、張錫龍等革命家,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1937年,慶符縣建立了地下黨縣委,1938年,陳野萍(原中央組織部部長)任縣委書記,在韓天石(原地下黨宜賓中心縣委領導人)的領導下,與鄧介人(中共黨員,原國民黨慶符縣縣長)、江松喬(中共黨員,“梧桐書院“南城學會”教師)等人在慶符成立“抗日後援大會”,利用“南城學舍”掩護,宣傳抗日,為全國解放作出了貢獻。解放迄今,全鎮共有一千五百多名各類人才在全國各地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農村經濟

2007年新發展優質高產“一步成園”桑園2500畝,實現全年發種28369張,產繭16500擔,實現蠶繭產值近1237.5萬元,農民僅此一項人均增收60元。切實抓好畜牧業,2007年實現畜牧業產值達6390萬元,農民人均增收37元。廣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新品種的試驗推廣,菜農收入明顯提高,農業新科技的轉化套用率明顯提高。緊緊依託百家薯業,切實抓好紅薯生產,大力發展脫毒薯,實現年產澱粉5000餘噸,實現產值近3500萬元。

工業經濟

慶符鎮鎮域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有石英礦藏量888萬噸,煙煤藏量200萬噸,頁岩礦遍布全鎮,還有未探明藏量的銅礦、石灰石礦等。工業經濟主要以化工、食品、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鎮內建有年產5萬噸的甲醇廠(宜賓天科煤化工有限公司),年產值上億元,還有血漿站、膠合板廠、林湖茶業、35千伏供電站、110千伏變電站等多家企業。目前正在建設完善的項目有:高縣垃圾處理場、高縣中學二期工程、舊城區改造、地華迎祥苑等。

公益事業

2005年8月,縣委、政府將原高縣中學和原符江中學兩校的高中教育資源的整合,把新高縣中學辦成占地面積200餘畝,辦學規模12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000餘人,在職教師450餘人的省級示範高中。目前慶符鎮有四川省示範高中 1 所,國中 2 所,國小 18 所,在校學生 13000餘 人,教師近800人。有醫院、衛生院 26 個,醫生近200人,病床 近200張。村村都建有衛生站。有完備的文化體育設施,程控電話、寬頻、移動通訊已開通,水電氣設施齊備,具備了投資開發的條件。

榮譽稱號

2003 年評為宜賓社區建設示範鎮,高縣發展民營經濟先進鎮鄉; 2004 年評為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宜賓先進基層黨組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