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伯利

慶伯利

慶伯利在南非眾城市中是一顆最耀眼的“寶石”,它曾經璀璨奪目,令世人驚嘆。隨著大量的鑽石出土,吸引大批挖鑽客湧入,車水馬龍繁華景象,遨視全非洲。

慶伯利慶伯利

簡介

慶伯利(人口:6,484)是一個四季開放、散發著歐陸風情的度假小鎮。它又稱為“落基山脈的巴伐利亞城”,這裡的卜拉茨爾(Platzl)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步行區,區內有許多獨具特色的店鋪和餐館,吸引遊客慕名而來。夏季,卜拉茨爾還會舉辦生動有趣的遊行和現場表演。除此以外,遊客還可以在慶伯利參加各類娛樂活動,並觀賞野生動植物。該地區有三個省立公園,可供您進行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例如遠足、騎腳踏車、騎馬、游泳、划船以及露營等等。

礦產

慶伯利在南非眾城市中是一顆最耀眼的“寶石”,它曾經璀璨奪目,令世人驚嘆。隨著大量的鑽石出土,吸引大批挖鑽客湧入,車水馬龍繁華景象,遨視全非洲。不過也隨著鑽石礦坑的枯竭,再加上約翰尼斯堡金礦的大量開採,采鑽工人與鑽商紛紛轉至約堡發展,奢靡浮華的慶伯利頓時成了黯淡無光的“死城”,維多利亞式的高樓華廈、信徒雲集的路德教堂,現只見鴿子盤據翱翔,人聲鼎沸的揚史馬茲街(JANSMUTS)幾乎也空無一人,寂靜的慶伯利,似乎與城外的喀拉哈里沙漠般,除了風沙聲,久久不聞人語。
沒落的慶伯利雖已不再出產鑽石,街道上也看不見礦工、賭徒以及打扮妖艷的“淑女”,但十九世紀的繁華情景,在戴比爾(DeBeers)礦坑博物館中又一一重現。戴比爾礦坑博物館其實就是昔日的一座鑽石礦場,它不僅記載了戴比爾鑽石公司的發跡史,更是慶伯利開發史,也等於是南非的鑽石開拓史。

鑽石之城

慶伯利慶伯利
南非的第一顆鑽石是在一八六七年發現,當時有位小孩在奧蘭治河畔發現一顆惹眼的小石頭,這位小孩撿拾帶回家把玩,結果被他父親發現,竟是一顆重達二十一又四分之一克拉的鑽石,這顆鑽石後來被人稱作“EUREKA”。兩年後又有位牧童在同一地點撿到一顆比“EUREKA”更精純的鑽石,這位牧童用它換了五百隻、十頭牛和一匹馬,與他交易的人,又將這顆鑽石賣掉,得款五萬美金,轉了數手之後,這顆鑽石在一九七四年日內瓦拍賣會中現身,當時以五十五萬兩千美金被位不知名的買主購得,這顆鑽石就是重達八十三又二分之一克拉的“南非之星”。
想發財的採礦工紛紛聞風湧入此地“挖寶”,曠野頓成一座簡陋的市集,這市集就以當時的英國殖民總督Kimberley命名為“慶伯利”。初抵慶伯利的掘鑽人,大多大有展獲,因為大部分的鑽石即蘊藏在很顯眼的黃色黏土層里,表土層的鑽石礦很快即被挖掘一空,這些掘鑽人繼續向藍土層下挖掘,最後愈挖愈深,浩大的開採工程已非一般掘鑽人的能力所及,於是礦物公司即在此時誕生了。
礦物公司的誕生與兩位英國人有深切的關係,一位是開發非洲南部最具貢獻的塞錫爾.羅德斯(CecilJohnRhodes),另一位是舞台演員巴尼.巴納多(BarneyBarnato)。這兩位都是十九紀發財熱中最成功的冒險家。羅德斯於一八五三年出生在英國的一個牧師家庭,從小身體就不好,在他十六歲時患了呼吸道病,醫生給他一忠告,就是離開多霧潮濕的英國,於是他就去投靠在南非的哥哥,他哥哥原在現今的南非那塔爾省種棉花,在一片淘金掘鑽熱潮中,他放棄了獲利低微的棉花田,也投入慶伯利掘鑽行列。當時慶伯利的表土層鑽石礦幾乎已被挖掘一空,不少礦工想另謀發展,羅德斯即大量收購採礦證,收購行動使得羅德斯擁有大部分礦場的開挖權,在一八八三年羅德斯成為戴比爾採礦公司的主席,而此時在慶伯利足以與戴比爾相匹敵的是中央採礦公司的大股東巴尼.巴納多。
巴納多原是在英國作舞台演員,在一八七三年自開普敦下船後,花了五塊英鎊,將身上的行李交給牛車拖運,自己則在車旁步行,晚上則睡在牛車下,經過兩個月的步行終抵慶伯利,巴納多全身只帶了四十盒劣質雪茄,但商機不對經過多次挫折,他改行作鑽石收購生意,再轉賣給批發商,小有獲利的巴納多,再兼收購採礦證,沒幾年巴納多即控制了中央採礦公司,而與羅德斯相較勁,兩雄經過一番競爭後,終於在一八八八年兩家公司合併為戴比爾聯合礦產公司。戴比爾在兩位拓荒者中開創出基礎,又經過歐本海(Oppenheimer)家族的企業經營,奠定了鑽石王國的宏業。礦坑博物館即是戴比爾公司的發跡縮影,此地在一八七一年稱作柯萊斯堡(Colesberg),在此發現鑽石後,即湧入各地的掘鑽客,絡繹不絕的篷車、商人、礦工開始在此紮營,早來者每人均分得一小塊採礦土地,彼此以小徑為界向下挖掘,隨著表土層的鑽石礦漸被挖盡,原本星棋羅布的小徑,漸被一條條懸在土崖邊的纜梯所取代。
當時環繞在慶伯利地區共有五座鑽石礦場,分別劃分給數千個採礦所有人,但隨著礦坑的逐日深入地下,原始手工採礦技術已無法深入,羅德斯與巴納多即是在此“良機”下,成功了併購採礦證,再引進大型掘洞機械,而創建了鑽石王國。
博物館外有個大洞(BigHole),它是慶伯利最著名的遺蹟,由空中鳥瞰,仿佛是被隕石所擊的巨洞,事實上它是由礦工一鏟一鍬所掘挖出來的,它也是世上人工開鑿的最大洞窟,大洞圓周達四千五百七十二公尺,直徑達一千六百公尺,面積占十一公頃,在四十三年的挖掘過程中,共挖出二千五百萬噸藍土,從中共精煉出一千四百五萬克拉鑽石。
博物館是由四十八幢老屋構成,它也是昔日慶伯利最繁華的商街,包括金飾店、酒吧、舶來品等高消費場所,當時也只有一夜致富的礦工才能如此一擲千金。博物館內並有座昔日金庫改裝的陳列室,內藏有顆號稱是世界最大的未切割鑽石,重達六百一十六克拉,以及數顆逾百克拉的鑽石,燦爛奪目的光芒,與沒落寂靜的慶伯利成了強烈對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