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636~713)

慧能(636~713)

"慧能則連""菩提""、""明鏡""也都否定了,是徹底的空觀。 慧能的議論引起印宗的重視,於是與慧能談論佛法。 慧能認為人人皆可成佛,因為人人都具有佛性。"

慧能(636~713)

正文

慧能(636~713)中國佛教禪宗創始人。亦作惠能。生於唐太宗貞觀十年,卒於唐玄宗先天二年。祖籍河北。慧能 3歲喪父,家境貧寒,少時隨母採薪度日。24歲時,偶然聞人誦讀《金剛經》,甚有體會,於是決心歸向佛門,後拜禪宗五祖弘忍為師。
慧能無文化,被弘忍派去乾擔水、舂米等雜役。8個月後,弘忍欲物色繼承人,讓眾僧各寫一偈以試高下。弘忍弟子中學業、聲望最高的神秀作偈於牆上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深得眾僧的稱讚。慧能卻以為神秀未得禪學要旨,於是也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靜,何處有塵埃?""菩提"、"明鏡"都是"覺"的象徵,不得執著為實有。神秀主張"時時勤拂試",即主張不斷排除外界對內心的影響,表明他未得空觀真諦。慧能則連"菩提"、"明鏡"也都否定了,是徹底的空觀。
弘忍極為讚賞慧能的偈,當夜即親自單獨給他講授《金剛經》,慧能聽後豁然大悟。弘忍把法衣傳授給他。為防止神秀一派加害慧能,還囑他立即回南方隱居。
慧能回到嶺南過了16年,即弘忍死去兩年後,開始公開參加佛教活動。有一次在黃河法性寺聽印宗法師講授《涅槃經》時,清風吹動旗幡,引起兩個僧人的爭論,一說風動,一說幡動。慧能則說,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兩位的心在動。慧能的議論引起印宗的重視,於是與慧能談論佛法。慧能乘機示以弘忍所傳法衣,公開嫡傳身份。自此慧能正式落髮為僧。
唐高宗儀鳳二年(677),慧能移住曹溪寶林寺,前後講法30多年,影響越來越大。武則天、唐中宗曾詔諭他入京,均被婉言謝絕,"遂送百衲袈裟及錢帛等供養"。
慧能本人並無著作,傳說韶州刺史韋據曾請他在大梵寺講佛法,弟子法海將記錄加以整理,是為《壇經》
慧能佛教學說的哲學基礎是性淨自悟,要旨有四:①一切眾性皆有佛性。慧能認為人人皆可成佛,因為人人都具有佛性。佛性的"性"原為"界",不是"性質",而是 "因" 的意思,即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或根據。②無念為宗。《壇經》提出"世人性淨",人人都具有清淨的佛性。但由於有妄念浮雲遮蓋,清淨的佛性顯現不出來。所以要下一番功夫把妄念浮雲吹散,使清淨的佛性顯現出來。而要吹散妄念浮雲,並非難事,只要"無念"即可,"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無念"是不著一切法,不於外著境,並非如同木石一般地無任何感知。③頓悟成佛。佛的境界需要經過長期修行才可達到,還是當下覺悟就可達到,即所謂漸悟還是頓悟,慧能主張頓悟。"迷來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只要一念與教義一致,就可成佛。④行住坐臥皆是坐禪。慧能以前的禪宗都把坐禪當成修行成佛的重要方法。慧能則反對坐禪,認為坐禪不但不能使人成佛,反而會使人離佛更遠。他還對禪定作出新的解說,"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外離相就是不執取外境,內不亂就是無妄念。不於外著境和"無妄念"都是"無念",只要做到"無念",就體現了禪定功夫。這是對禪學理論的重大發展。
慧能的佛教理論比三論宗天台宗唯識宗華嚴宗的學說都更為明快簡易,從而吸引了更多的信徒,流行也更為久遠。他的禪學思想對中國中唐以後的佛教及宋明理學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