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

《壇經》

《壇經》,一名《六祖法寶壇經》,是中國佛教禪宗創始者、禪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傳法記錄。因系在法壇上宣講的經教,故稱。是中國唯一被尊為經的佛書。

基本信息


背景簡介

壇經壇經

五千年燦爛悠久的中華文化曾經在人類文明史上創造過無數奇蹟。隨著本世紀末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中華文化所具有的博大智慧和神奇魅力正越來越引起海內外有識之士的關注和推崇。對中國優秀文化的渴求,已成為當今時代持久不衰的社會熱點。

歷史的經驗證明,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如果拋棄自己固有的文化傳統,喪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難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是實現國家強盛的必由之路。在當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弘揚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不僅有助於我們認清國情、減少前進過程中的阻礙.而且能夠成為凝聚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強大精神力量,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基於這種認識,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的一批青年學者,在國內一批知名專家的指導下,組織編纂了這套《中國傳統文化讀本》叢書。

《中國傳統文化讀本》是面向全體國民的普及性讀物。它從浩如煙海的文化古籍中精選出六十部在歷史上影響至巨的經典,作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必讀書目,這將使讀者在這方面的努力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同時,本叢書避免了以往古籍整理中注釋繁瑣、白話生硬的缺陷,代之以一種全新的編纂方式和設計風格,使讀者能夠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一睹古代典籍的原貌。

正文

中國佛教禪宗創始者慧能的傳法記錄。因系在法壇上宣講的經教,故稱。版本有:①法海本。學者多認為是法海據慧能講法記錄而成,是現存的最早版本。因直到近代才在敦煌發現,又稱“敦煌寫本”,全名《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字施法壇經》,1卷,約1.2萬字。原不分節段,日本學者鈴木大拙把它分為57節。②惠昕本。晚唐或宋初僧人惠昕改編,共2卷11門,約1.4萬字。據南宋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和元代馬端臨的《文獻通考》載,為3卷16門。③契嵩本。宋仁宗至和年間(1054~1056)僧人契嵩改編。1卷10品,約2萬餘字。全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簡稱《曹溪原本》。也有認為是元僧人德異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刊印本。④宗寶本。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前後,僧人宗寶改編。1卷10品,2萬餘字。題名《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在法海本未發現前,為最常見的流通本。1944年“普慧大藏經刊行會”刊印以上 4種版本的合編本。《壇經》注釋本,有近人丁福保的《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箋注》、郭朋的《壇經校釋》等。法海本和其餘3本,在內容上頗有出入。如,慧能的“得法偈”,法海本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後來 3本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其中最關鍵的一句“佛性常清淨”改成為“本來無一物”,以致造成論述慧能禪宗思想的分歧和困難。

《壇經》的哲學思想,據法海本,主要是把“真如”視為最高的世界本原,說:“於自性中,萬法皆見”;“性含萬法是大,萬法儘是自性”。“自性”指精神本體“真如”。又說:“般若常在,不離自性。”“般若”即佛教智慧,認為“自性”中本來具有智慧。《壇經》宣揚唯心主義本體論和先驗論的認識論,在中國哲學史上發生了深遠影響。

作品評價

《壇經》的哲學思想,據法海本,主要是把“真如”視為最高的世界本原,說:“於自性中,萬法皆見”;“性含萬法是大,萬法儘是自性”。“自性”指精神本體“真如”。又說:“般若常在,不離自性。”“般若”即佛教智慧,認為“自性”中本來具有智慧。《壇經》宣揚唯心主義的本體論和先驗論的認識論,在中國哲學史上發生了深遠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