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不全

慢性腎功能不全

慢性腎功能衰竭(簡稱慢性腎衰)又稱慢性腎功能不全,是指各種原因造成的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害,致使腎臟明顯萎縮,不能維持其基本功能,臨床出現以代謝產物瀦留,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全身各系統受累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也稱為尿毒症。

基本信息

概述

慢性腎功能不全又稱慢性腎功能衰竭(簡稱慢性腎衰),是指各種原因造成的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害,致使腎臟明顯萎縮,不能維持其基本功能,臨床出現以代謝產物瀦留,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全身各系統受累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也稱為尿毒症。

病因

慢性腎功能不全是各種進展性腎病的最終結局,因此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發生的病因很多,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慢性腎小球腎炎類:如IGA腎病、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局灶節段性硬化性腎小球腎炎和系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等。
2、代謝異常所致的腎臟損害,如糖尿病腎病、痛風性腎病及澱粉樣變性腎病等;
3、血管性腎病變,如高血壓病、腎血管性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症等;
4、遺傳性腎病,如多囊腎、Alport綜合徵等;
5、感染性腎病,如慢性腎盂腎炎、腎結核等;
6、全身系統性疾病,如狼瘡性腎炎、血管炎腎臟損害、多發性骨髓瘤等;
7、中毒性腎病,如鎮痛劑性腎病、重金屬中毒性腎病等;
8、梗阻性腎病,如輸尿管梗阻;反流性腎病、尿路結石等等。

二、臨床分期

腎功能不全第一期,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血肌酐(Scr)133~177umol/L,因腎臟代償能力大,因此臨床上腎功能雖有所減退,但其排泄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電解質平衡能力仍可滿足正常需要,臨床上並不出現症狀,腎功能化驗也在正常範圍或偶有稍高現象。
腎功能不全第二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又稱腎功能不全氮質血症期),血肌酐(Scr)177~443umol/L,腎小球硬化纖維化數量增多,約損傷60%-75%,腎臟排泄代謝廢物時已有一定障礙,血肌酐尿素氮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出現貧血,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精神不易集中等,但常被忽視。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則病情進展將加速。
腎功能不全第三期,腎功能衰竭期,血肌酐(Scr)443-707umol/L,腎小球硬化、腎小管-間質纖維化、腎血管纖維化,導致腎臟功能損傷嚴重,貧血明顯、夜尿增多、血肌酐、血尿素氮上升明顯,並常有酸中毒,此期如不加系統正規治療,將發展到終末期腎病,治療難度更大。
腎功能不全第四期,尿毒症期或腎功能不全終末期,血肌酐(Scr)>707umoll/L。腎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是腎小球損傷超過95%,有嚴重臨床症狀,如劇烈噁心、嘔吐,尿少,浮腫,惡性高血壓,重度貧血,皮膚瘙癢,口有尿臊味等。

三、治療

慢性腎功能不全雖是慢性腎臟病的晚期階段,但經過恰當的有效治療,仍可延長生命。
1)病因治療
如防治感染,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等。
2)減少氮血症
①高糖飲食或從靜脈補給優質低蛋白飲食,即每天攝入少量禽蛋、牛奶,輔以肉類和魚類;②苯丙酸諾龍25毫克,隔天或每周2次肌注射以增加蛋白質合成;③促進氮質產物排出,利尿以靜脈注射呋噻米(速尿)為主,人工腎透析方法,一般每周透極12-24小時左右。
3)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代謝失調
①水:飲水量一般不必限制,嚴重失水時可靜脈輸入補充,水腫時則應利尿排水;②納:一般患者食鹽可不必限制,低血鈉時應從靜脈適當補充,高血鈉時應少鹽或無鹽飲食,並利尿促進排出;③鈣和磷:口服氫氧化鋁凝膠20-30毫升,每天4次,以抑制腸道吸收磷,口服鈣劑以補充鈣濃度;④糾正代謝性酸中毒:5%碳酸氫鈉100-300毫升或1.8%乳酸鈉300-500毫升靜脈滴注。
4)對症治療
如用甲氧普氨(滅吐靈)、氯丙嗪等治療噁心嘔吐;呃逆可用阿托品或針刺治療;腹瀉顯著可用複方樟腦酊;煩躁、驚厥可選用地西泮(安定)、氯丙嗪;血壓高、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分別參見各類疾病。
5)腎移植治療
腎移植限於50歲以下的尿毒症患者,是目前治療尿毒症療效最好的方法,腎移植最長生存期近30年。

四、注意事項

慢性腎功能不全病人首先要加強自我保健,鍛鍊身體,增強抗病能力,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清除感染灶,治療原發病、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高血壓等,也要防止藥物對腎臟的損害。
其次,要注意觀察身體的某些變化:如水腫、高血壓、發熱、乏力、食欲不振、貧血等,並觀察尿的變化,尿量的多少,如果有以上不適,就應做血液、尿液分析、尿液細菌培養及計數,腎功能測定,甚至要做腎臟穿刺活組織檢查以及腎臟影像學檢查等,以明確腎臟病的病因、病理改變及腎功能的判斷,為腎臟病的治療及預後提供依據。
腎臟病的治療,主要分為一般治療及特殊治療。在一般治療中,應注意休息,如何休息視病情而定。根據疾病的不同類型,病變程度採取相應的食療。控制感染,清除原發灶、治療原發病、調整水、電解質平衡,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特殊治療中,同樣根據不同的腎病類型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案。

五、預防建議

首先,要有合理的蛋白質攝入量。人體內的代謝產物主要來源於飲食中的蛋白質成分,因此,為了減輕殘存的腎的工作負擔,蛋白質攝入量必須和腎臟的排泄能力相適應。比如,當血肌酐為170~—440微摩爾/升時,蛋白質以每天每公斤體重0.6克為宜,有大量蛋白尿者,每丟失1克尿蛋白,可額外補充1.5克蛋白質。當血肌酐超過440微摩爾/升時,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進一步減少,以每天總量不超過30克為好。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如果一味追求限制蛋白質攝入,將會導致病人出現營養不良,體質下降,效果並不好。
第二,為了使攝入的蛋白質獲得最大利用,不讓其轉化為能量消耗掉,在採取低蛋白質飲食的同時,還必須補充能量。每日每公斤體重至少35千卡的熱量,主要由糖供給,可吃水果、蔗糖製品、朱古力、果醬、蜂蜜等。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食物雖符合前面的條件,如蛋黃、肉鬆、動物內臟、乳製品、骨髓等,但由於它們的含磷量較高而不宜食用,因為磷的貯留可促使腎臟的功能進一步惡化。為減少食物中的含磷量,食用魚、肉、土豆等,都應先水煮棄湯後再進一步烹調。
第四,食鹽量應視病情而定,如有高血壓、水腫者,宜用低鹽飲食,每日2克鹽。
第五,經過腎臟排泄的藥物也有可能損傷腎臟,如慶大黴素、磺胺類抗生素、青黴素等、消炎痛、撲熱息痛,以及激素、造影劑等。
此外,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感染,還要嚴防這些疾病對腎臟的損傷。

六、預防

1)病因治療如防治感染,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等。
2)減少氮血症①高糖飲食或從靜脈補給優質低蛋白飲食,即每天攝入少量禽蛋、牛奶,輔以肉類和魚類;②苯丙酸諾龍25毫克,隔天或每周2次肌注射以增加蛋白質合成;③促進氮質產物排出,利尿以靜脈注射呋噻米(速尿)為主,人工腎透析方法,一般每周透極12-24小時左右。
3)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代謝失調①水:飲水量一般不必限制,嚴重失水時可靜脈輸入補充,水腫時則應利尿排水;②納:一般患者食鹽可不必限制,低血鈉時應從靜脈適當補充,高血鈉時應少鹽或無鹽飲食,並利尿促進排出;③鈣和磷:口服氫氧化鋁凝膠20-30毫升,每天4次,以抑制腸道吸收磷,口服鈣劑以補充鈣濃度;④糾正代謝性酸中毒:5%碳酸氫鈉100-300毫升或1.8%乳酸鈉300-500毫升靜脈滴注。
4)對症治療如用甲氧普愛(滅吐靈)、氯丙嗪等治療惡民嘔吐;呃逆可用阿托品或針刺治療;腹瀉顯著可用複方樟腦酊;煩躁、驚厥可選用地西泮(安定)、氯丙嗪;血壓高、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分別參見各類疾病。
5)腎移植治療腎移植限於50歲以下的尿毒症患者,是目前治療尿毒症療效最好的方法,腎移植最長生存期近30年。

七、早期徵兆

慢性腎功能不全為慢性腎病病人病情不斷惡化進展的一個後期階段。臨床上,當慢性腎病病人進入慢性腎功能不全階段時,由於臨床表現出來的症狀以及臨床化驗指標上的不同,還將慢性腎功能不全分為代償期、失代償期、腎衰竭期以及尿毒症期。
不管是哪一期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早期慢性腎功能不全、或是中晚期慢性腎功能不全階段,這一疾病並非是在一夜之間形成的,它是各種致病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研究證實,腎臟內缺乏感覺神經,因此病人患腎病後往往感到一切正常。所以,當出現嚴重貧血、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時,患者生命已處在危險之中。
雖然腎病的發展過程較為隱秘,但在慢性腎功能不全早期,人體還是會出現預警信號——
睏倦、乏力、面色發黃、胃口不佳這些症狀是患慢性腎功能不全疾病的早期表現,幾乎100%的病人都會出現,但卻是最易被人們忽視的表現。當出現這種情況時,人們常常會同疲勞聯繫在一起。所以一定要隨時到醫院檢查腎功能。
高血壓因為腎臟有排泄的功能,腎功能受損時,體內會發生鈉和水瀦留,另外,此時腎臟會分泌一些升高血壓的物質。因此,尿毒症病人早期會有90%的人表現為高血壓。
浮腫、尿量改變這是一個比較易覺察的現象,也是腎衰的晚期症狀,早期僅在踝部及眼瞼部浮腫,繼而發展到持續性或全身性浮腫。患者如出現面部浮腫、尿液泡沫增多、顏色加深、腎區疼痛、小便不適等症狀,應及時找腎病專科醫生諮詢。但多數CKD患者在早期沒有任何不適症狀,而是在體檢時發現,因此定期作尿液的化驗檢查,方便、快捷、價格低廉,多數CKD患者尿液檢查就可以發現。

腎功能不全的診斷

腎功能不全診斷依據腎功能不全的的症狀表現。
睏倦、乏力
這可能是很早的表現,但最容易被忽略,由於惹起睏倦、乏力的緣由的確太多了。特別是那些在事業上“全力搏殺”的人,大多將之歸咎於工作慌張和勞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狀好轉,則更易被忽視。
面色泛黃
這是由於貧血所致,由於這種表現發作和展開十分緩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時間內不會呈現明顯的“反差”,就像人們在早晚見面難以發現各種緩慢展開的變化一樣。
浮腫
這是一個比較易發覺的現象。是因腎臟不能肅清體內多餘的水分而招致液體滯留在體內組織間隙,早期僅在踝部及眼瞼部浮腫,休息後消逝,若展開到持續性或全身性浮腫時,已病不輕矣。
尿量改動
由於腎臟濾過功用降落,部分病人隨病程停頓尿量會逐漸減少。即便是尿量正常,由於尿液中所掃除的毒素減少,質量降落,不能排出體內過多的廢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尿量並不能完好說明您腎臟功用的好壞。
高血壓
由於腎臟有排鈉、排水的功用,腎功用受損時體內會發作鈉和水的蓄留,另外,此時腎臟會分泌一些升高血壓的物質。因此,腎功能不全病人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若有高血壓加之凝血機制差易致鼻或齒齦出血,要惹起留意。
胃口不佳
這是由於尿毒素瀦留,影響消化功用所致,多數人不以為然。待病情展開,將會呈現腹部悶脹不適、噁心、嘔吐,以致大便次數增加或便質稀爛,此時,病已較重,這也常常是病人不得不就醫的重要緣由。

中西療法

中藥 :邊條參6g,焦白朮10g,黃芪、半邊蓮、蛇莓各15g,當歸、桃仁、紅花、枸杞、茯苓各10g,乾地黃12g,山茱萸、巴戟天、川芎、甘草各6g。陽虛者加附子、肉桂,陰虛者加麥冬、五味子,水濕加澤瀉、豬苓、車前子,濕熱加知母、黃柏、六月雪,濕濁加半夏、黃連、制厚朴。每日一劑煎服,療程為兩個月。
西藥:①能量合劑(細胞色素C 15mg,CO-A 100mg,ATP 40mg,維生素B6 100mg,胰島素8單位,10%氯化鉀5ml加入10%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每日一次,2~4周為一療程。②明顯水腫加服速尿60~100mg/日。血壓>21.28/13.33KPa者加服速尿60~100mg/日。血壓>21.28/13.33kPa者加服哌唑嗪6~12mg/日(首劑0.5mg,睡前服,以後劑量從1mg,日三次逐漸增加)及巰甲丙脯酸37.5~75mg/日。③飲食控制:低磷、低蛋白飲食。④保持尿量2000~2500ml/日,必要時加服速尿。⑤水腫減輕,BUN及S.G正常或明顯下降後,加用針對腎小球疾病治療藥物,即腎綜Ⅱ型以強的松每日30mg、環磷醯胺0.2克間日靜脈滴注,療程8周。

用藥指南:慢性腎功能 衰竭 的基本病理是腎小球的纖維化。造成纖維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凝血紊亂,致使纖維蛋白在腎內沉積,引起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功能下降,最終腎單位受損。慢性腎功能衰竭為一過性疾病,目前無有效藥物使已經纖維化的腎小球逆轉。因此,抓住腎功能不全期,採用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補腎健脾,養陰益氣以阻止腎小球纖維化,提高殘存腎單位的功能,不失為救治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臨床分期

1、腎功能代償期:正常人的腎小球濾過率為每分鐘120毫升。此期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至30-60毫升/分,腎單位減少約20%-25%。此時腎貯備能力雖已喪失,但對於排泄代謝產物,調節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能力尚好,故臨床上無特殊表現,血肌酶及血尿素氮通常正常或有時輕度升高。

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

2、氮質血症期:此期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至25毫升/分鐘,腎單位減少50%-70%,腎濃縮功能障礙,出現夜尿或多尿,不同程度的貧血,常有氮質血症,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臨床可有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及全身輕度不適等。此期如忽視腎功能保護或機體額外負荷,如嚴重嘔吐、腹瀉、致血容量不足、嚴重感染及使用腎毒性藥物等,均可致腎功能迅速減退而衰竭。
3、腎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至每分鐘10-15毫升時,腎單位減少約70%-90%,腎功能嚴重受損,不能維持機體內的代謝及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不可能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以致血肌酐、尿素氮顯著升高,尿濃縮稀釋功能障礙,酸中毒,水鈉瀦留,低鈣,高磷,高鉀等平衡失調錶現。可有明顯貧血及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食慾下降。也可有神經精神症狀,如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等。
4、尿毒症期: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至每分鐘10毫升-15毫升以下,腎單位減少90%以上,此期就是慢性腎衰晚期,上述腎衰的臨床症狀更加明顯,表現為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如胃腸道、神經系統、心血管、造血系統、呼吸系統、皮膚及代謝系統嚴重失衡。臨床可表現為噁心嘔吐、煩躁不安、血壓增高、心慌、胸悶、不能平臥、呼吸困難、嚴重貧血、抽搐,嚴重者昏迷,常有高血鉀、低鈉血症、低鈣、高磷血症。此期需要依靠透析維持生命。常可因高血鉀、腦水腫、肺水腫、心功能衰竭而突然死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