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禪院

慈雲禪院

慈雲禪院又名沉香閣,位於上海舊城廂北部沉香閣路29號,為尼僧道場。它和玉佛寺、龍華寺、靜安寺、圓明講堂等五所上海的佛教寺院於1983年4月同時被國務院列入全國142所漢族地區重點寺院。沉香閣始建於明萬曆年間,重建於嘉慶二十年(1815年),改名為慈雲寺,但民間仍稱它為沉香閣。

 

概況

 慈雲禪院又名沉香閣,位於上海舊城廂北部沉香閣路29號,為尼僧道場。該院創建於明代,滬上信士潘允端迎奉沉香木雕觀音大士始建閣,額題南海飛渡沉香大士寶閣,二層前出抱廈,猶存精緻洗鍊的明代建築風格。它和玉佛寺龍華寺靜安寺圓明講堂等五所上海的佛教寺院於1983年4月同時被國務院列入全國142所漢族地區重點寺院。沉香閣始建於明萬曆年間,重建於嘉慶二十年(1815年),改名為慈雲寺,但民間仍稱它為沉香閣。整個寺院頗具規模,前有彌勒殿,山門石坊;中有大雄寶殿、沉香佛殿,還有造鶴軒、前殿禪堂及左右廂樓。閣的建築形式莊重典雅,在整座寺中顯得非常突出。閣在清代為邑城官員祈晴禱雨之處,上海在未建萬壽宮前,皇帝皇太后生日也在這裡朝賀。因而香火旺盛,譽滿上海城。
沉香閣以供奉沉香觀音而聞名。觀音由整塊沉香木雕就,精工細作,線條流暢,造型別致。觀音像呈坐勢,屈右足,右手垂於膝上,左手支撐,頭微側,作凝思之狀,姿態優美,故又名“如意觀音”,其文物、藝術價值極高。觀音像供奉於閣上,閣為明代所建,建築形式獨特,被列為全國重點寺廟之一,又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從庭院向上看,正中四根立柱架起一重飛檐,檐上一個懸空亭閣,東南西全部落地長窗。這就是全國聞名的沉香閣的“閣”,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為之題額為“南海飛渡沉香大士寶閣”。登兩側的樓梯而上,立即可聞到芳香馥郁,到此方是真正的沉香閣。雖然名稱為閣,實際上,閣只是凸出向外的10平方米的小閣,內放幾把明式單背的椅子和高腳花幾而已。由於它與老城隍廟豫園相鄰近,所以吸引著無數海內外的佛教信徒和遊客來此遊覽,已成為上海市的旅遊勝地。

圖片

慈雲禪院慈雲禪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