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市人矜巧智

《感遇•市人矜巧智》作者唐代陳子昂,這首詩是組詩《感遇三十八首》的第五首。此詩寫集市商販只知道為了功名利祿而勾心鬥角,夸豪爭富,渾然不知神仙世界的快活逍遙,瀟灑自在,諷刺了人的世俗與功利,表現了對神仙生活的羨慕,也蘊含著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

作品信息

【名稱】《感遇•市人矜巧智》
【年代】初唐
【作者】陳子昂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感遇
市人矜巧智⑴,於道若童蒙。
傾奪夸侈⑵,不知身所終。
曷見玄真子⑶,觀世玉壺中。
窅然遺天地⑷,乘化入無窮。

作品注釋

⑴矜:自負。
⑵侈:奢侈。
⑶玄真子:泛指仙人,這裡指壺公。
⑷窅(yǎo):深遠。

作品簡析

這首詩是組詩《感遇三十八首》的第五首。此詩寫集市商販只知道為了功名利祿而勾心鬥角,夸豪爭富,渾然不知神仙世界的快活逍遙,瀟灑自在,諷刺了人的世俗與功利,表現了對神仙生活的羨慕,也蘊含著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前二句說市井商販們自以為技巧聰明,對神仙道術的了解不如小孩子。三四句說商人們對財富的行為:傾軋爭奪並相互誇耀自己的奢侈,根本沒有考慮自己最後的結果。五六句引用了仙人壺公的故事。根據《後漢書•費長房傳》記載,仙人壺公在街頭懸壺賣藥,到了晚上就跳入壺中,只有費長房能夠看見。於是費長房也跟著跳入壺中,發現裡面別有洞天。這兩句說,難道這些市井商販們沒有看過得到神仙,到壺中觀察世道。這裡蘊含當局者迷之意,要看清人世人生的本質,要跳出這個世界才能看清。最後兩句進一步說明這個道理,要拋棄塵世,才能達到高深莫測的境界,才能順應天道規律,才能適應宇宙的無窮無盡。

作者簡介

陳子昂

陳子昂像陳子昂像

(659~700)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慷慨任俠。成年後始發憤攻讀,關心國事。24歲時舉進士,直言敢諫,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兩次從軍,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有較深的認識。後因父老解官回鄉,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有《陳伯玉集》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