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性精神病

感應性精神病

感應性精神病是一種以系統妄想為突出症狀的精神障礙,往往發生於同一環境或家族中兩個或兩個以上關係極為密切的親屬或摯友中,如母女、兄妹、夫妻、師生等。繼發者多為內向性或癔症性格的人,他們情感不穩定,易受暗示,意志薄弱,缺乏主見,一向處於被支配的地位。一人患癔症後,周圍的人目睹了發病情況,由於對疾病不理解,受迷信或不科學解釋的影響,產生情緒緊張,再加上自我和相互暗示作用,多數人相繼出現與原發者症狀相同的癔症發作,如痙攣發作、軀體不適、呃逆、癱瘓、附體觀念等,這就是癔症的集體發作或癔症流行。

釋義

感應性精神病感應性精神病

精神病的病因儘管尚未十分明確,但精神病不是由細菌傳染的,目前病毒感染學說也沒有說服力。我們偶爾可見到精神病有近似“傳染”的現象。其實,這不是精神病的傳染,而是特殊素質的人相互感應造成的,稱為感應性精神病。

感應性精神病是一種以系統妄想為突出症狀的精神障礙,往往發生於同一環境或家族中兩個或兩個以上關係極為密切的親屬或摯友中,如母女、兄妹、夫妻、師生等。原發者和被感應者長期生活在一起,表現相親相愛,互相關懷,同情體貼,甚至相依為命,有深厚的感情基礎。其中,原發者在家族中多為威信較高、受人尊重、影響較大、占主導地位的人。繼發者多為內向性或癔症性格的人,他們情感不穩定,易受暗示,意志薄弱,缺乏主見,一向處於被支配的地位。在文化程度偏低、迷信保守的環境中,在遺傳、病前性格等因素影響下,相互暗示、彼此影響,故出現了類似的精神症狀。多是一個人先出現精神症狀,然後把它傳給別的人,繼發者對原發者的精神症狀很快相信,不加分析的吸收,產生相應的妄想內容,致使出現了感應性精神病。

另外,有一種癔症流行現象,多在集體場合下,如學校中,多數人集體同時或前後發作。一人患癔症後,周圍的人目睹了發病情況,由於對疾病不理解,受迷信或不科學解釋的影響,產生情緒緊張,再加上自我和相互暗示作用,多數人相繼出現與原發者症狀相同的癔症發作,如痙攣發作、軀體不適、呃逆、癱瘓、附體觀念等,這就是癔症的集體發作或癔症流行。偶見於偏僻地區中國小中的女性學生,但成人也可發作。有人將此也歸於感應性精神病的範疇。

症狀

(1)起病前已有一位長期相處、關係密切的親人患有妄想症狀的精神病,繼而病人出現精神病,且妄想內容相似;(2)病人生活在相對封閉的家庭中,外界交往少。被感應病人與原發病人有思想情感上的共鳴,感應者處權威地位,被感應者具有馴服、依賴等人格特點;(3)以妄想為主要臨床相。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嚴重受損。病程標準病程有遷延趨勢,但被感應者與原發病者隔離後,被感應者可緩解。排除標準排除偶然同時或先後發病,但彼此沒有明顯影響的病例。說明偶爾一位存在妄想症狀的精神病人,可導致多個與之長期相處、關係密切的親人發生類似病症。

危害

感應性精神病感應性精神病

精神病是指一部分腦神經功能受損的特殊群體,其中不乏擁有高文化的教育背景或者是某一方面的高智商優勢。因為一部分腦神經零部件的異常使他們被劃入脆弱的一方,不少患者由於得不到及時醫治而給自己和身邊的親屬留下了終生的遺憾。精神病不治療沒關係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目前世界上精神病人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到2020年精神病將成為使人喪失勞動能力的五大疾病之一,將嚴重影響世界的發展。因此,精神病治療宜儘早開展,精神病究竟有哪些危害?

1、改變性格

患者得病後,性格往往會發生某些改變,表現出諸多異常,是最明顯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原來熱情合群的人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語,好獨處,躲避親友並懷敵意,生活懶散,不守紀律。或原來很有教養的人變得出言不遜,好發脾氣,對人無禮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緒變化常表現為情緒高漲,洋洋自得,趾高氣揚,管閒事,說大話,誇誇其談,做事有始無終,愛發脾氣,都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

2、神經精神危害

患者還會出現一些類似於神經疾病的症狀,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也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如頭痛、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工作學習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樣表現等都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的表現。用腦時精神容易興奮,有時對聲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難,睡後夢多,且醒後感到不解乏,終至睡眠感喪失,睡眠覺醒節律紊亂。

3、影響家庭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不僅因病態行為給家人造成身體乃至生命上的傷害,還會造成家庭經濟狀況及家人生活質量的下降、精神負擔加重等情況,尤其對未成年人的心理發育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4、危及社會

精神疾病由於受到病理心理的影響和支配,患者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危及社會的行為,他們中有的患者難以走出心理誤區,偏執記恨於政府、社會。有的甚至採取過激行為,會出現危險的衝動行為,攻擊他人,多會對被攻擊者的心理和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而且被攻擊者往往是患者周圍熟悉的人,甚至親人居多。儘管精神病的危害嚴重,但只要人們掌握一些心理衛生知識,及早發現精神心理異常,採取有效措施,讓病人得到及時、系統的治療,精神疾病的危害是可以防範的。

5、患者身心健康

假如長時間不能治癒精神病,或者病情多次復發,患者就會出現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精神病的危害。此時,患者智力相對正常,卻生活懶散,對家人缺少親情,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打算,整天呆坐不語,喪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這就是精神衰退,從社會功能的角度講,就叫做精神殘疾。此外,自傷自殺是對精神病的危害最大的一種行為方式。據臨床調查,自殺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鬱症,其自殺危險高於一般人的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約占13%。

療法

感應性精神病感應性精神病

BN腦神經介入平衡療法引進當今世界最為先進的腦神經遞質檢測技術,打破了傳統的診療手段,採用全球最尖端測量設備,結合BN腦神經介入平衡療法開創精神科領域檢測治療新標準。

BN腦神經介入平衡療法專業診治:失眠、抑鬱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礙、植物神經紊亂、癔症、多動症、癲癇症、帕金森綜合症、神經官能症、抽動症、強迫症、神經衰弱、疑病症、恐懼症、自閉症、更年期綜合症、網路成癮症。

注意事項

感應性精神病感應性精神病

病程有遷延趨勢,但被感應者與原發病者隔離後,被感應者可緩解。

作為家屬親友須注意的是,不要過多看望而干擾他的休息;無須出於好心而提及事情的經過及看法;不要沒完沒了的開導;儘量避免與事件有關的人與患者接觸,減少或避免對事件的聯想。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寧靜的環境讓患者感悟和休息。若有尋死輕生、害人等危險意念,急送專科醫生就診或住院,至關重要。

鑑別診斷

排除偶然同時或先後發病,但彼此沒有明顯影響的病例。

相關說明

偶爾一位存在妄想症狀的精神病人,可導致多個與之長期相處、關係密切的親人發生類似病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