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日齋叢鈔

《愛日齋叢鈔》,北宋葉寘著,五卷,一百五十三條,原書久佚。

北宋葉寘(生卒年不詳)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為書作者佚名。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卷十五考書作者甚詳。《愛日齋叢鈔》五卷,一百五十三條,原書久佚。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今本系輯自《永樂大典》、《說郛》。余嘉錫據明本《說郛》校錄自文瀾閣之守山閣本,有九條未收。《四庫全書》收於子部雜家類。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書中大旨主於離析名物,稽考典故”,“博引繁稱,證核同異。”其論詩可采處亦多。宋人魏了翁稱葉寘“屢屢恨柳惜韓,尊蘇慕黃”(《答葉子寘書》,《鶴山大全集》卷三十五)。大體可信。葉寘云:“靜中置心,真與見聞無毫末隔礙。”所謂“靜”,指構思過程中,凝神於對象之再現,方可“忽有好詩生眼底”,“忽見雲天有新語”,“無毫末隔礙”。境遇有別,詩人所感亦不同。同為父老過訪,杜甫《蕪村》即無陶淵明《飲酒》之閒適。形象刻畫,語言運用,即藝術表達,應如梅堯臣“不上樓來今幾日,滿城多少柳絲黃”之“逼真”,韓愈《野雉帶箭》之“妙”,蘇軾“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之入神。今景物宛在目前。詩貴“含蓄”,意味要“悠然無盡”,如“未須愁日暮,天際是輕陰”。作詩“要踏唐人最上關”,“欲過古人”。論及六言詩之難工,作品古今獨少,耐人尋味。言用事,重在轉化,“不為古事所使”。評蘇軾之“超然”、“壯偉”,考《緯略》之言“更”、“點”不引杜詩,亦可參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