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赫伯特

赫伯特男爵,英國哲學家、詩人、外交官。人稱“自然神論之父”。1619~1624年任英國駐法大使。1624年出版的《論真理》一書,為宗教尋找合理的根基,影響甚廣。其《自傳》(1764)記載了至1624年的生平軼事。所作詩歌均集於《詩歌偶成》(1665)之中。‘、。在思想來源上,它不像後者那樣與以機械論和數學為代表的“科學思維理性”有密切聯繫,而是站在“新科學”的潮流之外,從柏拉圖主義、斯多亞主義等古代思想中引申和發展起來的。英國的劍橋伯拉圖主義、蘇格蘭常識哲學和理神論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赫伯特思想的影響,洛克也把他當作“天賦觀念”論的代表人物進行批判。

基本信息

生平

愛德華·赫伯特(Edward Herbert 1583-1648), 英國廷臣和學者。曾在牛津大學讀書,1603年受封巴思爵士,1619~1624年任駐法國大使,1624年受封愛爾蘭貴族,1629年晉升男爵。1624年在巴黎發表哲學著作《論真理》,認為理性是尋求真理時最可靠的指導。1645年發表《論謬誤的原因》和《論俗人的宗教》,進一步闡述了上述的看法。歷史著作有《萊島出征記》(1656)、《國王亨利八世的生平和統治》(1649);詩作有《詩歌偶作》(1665)等。其《自傳》出版於1764年

基本內容

愛德華·赫伯特(Edward Herbert 1583-1648),亦稱徹伯利.赫伯特,是英國哲學史上十分獨特的人物。雖然他與經驗主義者F.培根、霍布斯是同時代人,卻幾乎沒有受他們思想的影響,走了一條與經驗主義完全不同的道路:他貶低經驗,強調認識活動中的先天概念以及在此基礎上理智慧型力的作用,是英國近代理性主義的開創者。不過,他的理性主義與笛卡爾等人的大陸理性主義很不相同。在思想來源上,它不像後者那樣與以機械論和數學為代表的“科學思維理性”有密切聯繫,而是站在“新科學”的潮流之外,從柏拉圖主義、斯多亞主義等古代思想中引申和發展起來的。英國的劍橋伯拉圖主義、蘇格蘭常識哲學和理神論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赫伯特思想的影響,洛克也把他當作“天賦觀念”論的代表人物進行批判。總之,在談到英國近代哲學時不能不提到赫伯特,可是,我國的西方哲學史著作中卻基本將他忽略了,這顯然是一個不應有的缺欠。赫伯特的主要著作是《論真理》(De Veritate,1624)。它圍繞真理問題展開,涉及到廣泛的認識論問題,是一部系統的認識論著作。赫伯特因這部著作而被稱為“英國的第一位純形上學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