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古斯河

1. 《平定準噶爾方略》記載:愛古斯河在18世紀已成為當時準噶爾與哈薩克的邊界。塔拉斯以南的疆界,《皇輿西域圖志》中說:“又一支經圖斯庫勒南,西北行,至吹郭勒南,又一支亦西北行經塔拉斯郭勒南,皆屬準部舊疆”。18世紀初,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就疆界問題向俄國提出抗議,指責俄國在準噶爾的領土上建立比斯克和比卡圖斯克要塞,並聲明托木斯克、克拉斯諾亞斯克和庫茲涅茨克是準噶爾的領土。(見附圖2)雍正七年(1729年)準噶爾與俄國就疆界問題舉行談判,準噶爾首領再次抗議俄國的入侵。噶爾丹策零繼位後,繪製了準噶爾地圖[6]。後來,準噶爾人又獲得了清朝繪製的西北疆域圖[7],這幅地圖的地名以蒙古托忒文標註,是我們很少見到的漠西衛拉特人使用托忒文標註的地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1.平定準噶爾方略》記載:愛古斯河在18世紀已成為當時準噶爾與哈薩克的邊界。塔拉斯以南的疆界,《皇輿西域圖志》中說:“又一支經圖斯庫勒南,西北行,至吹郭勒南,又一支亦西北行經塔拉斯郭勒南,皆屬準部舊疆”。18世紀初,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就疆界問題向俄國提出抗議,指責俄國在準噶爾的領土上建立比斯克和比卡圖斯克要塞,並聲明托木斯克、克拉斯諾亞斯克和庫茲涅茨克是準噶爾的領土。(見附圖2)雍正七年(1729年)準噶爾與俄國就疆界問題舉行談判,準噶爾首領再次抗議俄國的入侵。噶爾丹策零繼位後,繪製了準噶爾地圖[6]。後來,準噶爾人又獲得了清朝繪製的西北疆域圖[7],這幅地圖的地名以蒙古托忒文標註,是我們很少見到的漠西衛拉特人使用托忒文標註的地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2.自沙賓達巴哈以西,至乾隆朝並無明確的邊界線。西北地區與俄國接界處居住著喀爾喀蒙古賽音諾顏部所屬的十三佐領和烏里雅蘇台將軍直轄的十佐領,以西是阿勒坦淖兒烏梁海,北部均接俄羅斯界。再往西往南,大致沿鏘格爾圖喇、愛古斯河、巴爾喀什湖、塔拉斯河、蔥嶺構成了一道邊界線。但從西北地區卡倫的設定上,儘管數量龐大,但除了額爾齊斯河沿岸的和尼邁拉虎和輝邁拉虎卡倫外,幾乎都屬於內地卡倫,其設卡的目的並不象邊境卡倫那樣單一,如松筠所說:“新疆南北各城皆設卡倫,而伊犁為最多。伊犁境內東北則有察哈爾,西北則由索倫,西南則有錫伯,自西南至東南則由厄魯特,四營環處,各有分地,其禁在於私越;又有銅場、鉛場、屯工、船工,安置發遣罪人,其禁在於逋逃;至於境外,自北而西則有哈薩克,自西而南則有布魯特,壤界毗連,其禁在於盜竊。故設卡置官,派兵巡守”[30]由此可見,西北地區的卡倫具有稽查遊牧、屯田、採礦、貿易、盜竊等多項功能,並多與內政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