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西站

惠安西站,是福廈鐵路建設中的預留站點,原計畫於福廈鐵路開通5年後再考慮建設。預計於2011年底建成並試運營。

基本信息

簡介

安西站原規劃為福廈鐵路緩開站,是福廈鐵路建設中的預留站點,原計畫於福廈鐵路開通5年後再考慮建設。預計於2011年底建成並試運營。

車站建設

簡介

鐵道部於2010年3月底正式簽批同意惠安西站開站申請。2010年5月20日,惠安西站的設計方案確定為中鐵二院的1號客運站方案。2011年1月18日,惠安西站一類變更設計獲鐵道部批覆。車站建設工程包括開站工程、站前廣場和連線線三大組成部分,總投資84215萬元,採用BT融資模式,建設期限為2011年至2013年。

開站工程

按照設計方案,

建設前的惠安西站所在區域建設前的惠安西站所在區域
車站為客貨混運站,採用橫列式布置,設到發線4條(含正線),站房建築面積3693平方米,拓寬鐵路2.436公里,設基本站台、中間站台、旅客進出站天橋各1座。按計畫,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開站工程,開始場地平整和路基施工,第四季度主體工程建成,施工期約1年。
惠安西站在功能設計上力求體現閩南文化;在地方文化設計方面,主要體現惠安的乾掛石材、石雕藝術和惠女民俗。站前廣場

站前廣場總用地面積10557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724.9平方米。

入口廣場局部效果透視圖入口廣場局部效果透視圖
廣場設計融合了閩南元素與惠安文化,運用現代設計手法,設計了“惠女情”入口廣場和“以惠安民”集散廣場等。
廣場分為七大功能區:入口廣場區、綠化休閒廣場一區、綠化休閒廣場二區、集散廣場區、公共運輸停車區、社會車輛停車區、規劃區。連線線

惠安西站至惠安縣城的連線線總長8.589公里,路基寬50米,按照市政道路標準設計為雙向六車道。
根據方案,連線線起點位於縣城南陽路世紀大道環島,利用舊南陽路200米,到惠安技術學校北側新建1600米隧道穿越山體至好新厝南側山麓後,經紫山鎮好新厝、大石佛、林坑、翁後,再利用紫山大橋及680米連線線,到坑邊、仕尾,最終連線福泉高速擴建工程的仕尾分離立交橋。

開站意義

截止2011年初,惠安縣域內對外通道僅有漳泉肖鐵路、國道324線、福廈高速公路和在建的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線。漳泉肖鐵路惠安站僅承擔貨物運輸,國道324線已經飽和,福廈高速公路正在進一步擴建。惠安西站的建設開通,可為惠安及周邊地區提供集疏運服務,利於惠安及周邊地區民眾選擇更便捷、更有利的出行方式,進一步改善沿線地區交通和投資環境,充分發揮惠安區域優勢、港口優勢、開放優勢,對於促進惠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惠安新城區建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可輻射至環泉州灣核心區內的其他相鄰區域。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初步匯總數據顯示泉州常住人口超過800萬人,人口數量位居福建省首位,也是福廈鐵路沿線人口最多的地級市。據預測,2015年泉州中心市區人口將達150萬人,而隨著泉州市行政中心的東移和環泉州灣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將有部分泉州客運流量由南向北分流,新泉州站作為福廈鐵路泉州中心城區和泉州北部、東部地區旅客出行的惟一高鐵通道,難以滿足出行需求。惠安西站的建設開通,適應了逐漸增多的客流量需求,可分流新泉州站的部分客運流量,緩解新泉州站的客流量壓力,進一步貫通城際間快速運輸通道,充分發揮高鐵的經濟社會效益,是打造環泉州灣980平方公里區域北冀新城的一個重要門戶。

福廈鐵路

作為《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福廈鐵路是我國鐵路“十五”規劃“八縱八橫”路網主骨架之一,為國家Ⅰ級雙線電氣化鐵路幹線,是福建省第一條高速鐵路,也是福建省第一條城際間快速客貨運通道,具有速度快、高密度、大能力、安全、舒適、節省運費等優勢。福廈鐵路全線長274.9公里,全線設14個車站,北起福州南站至廈門西站,途經福清、漁溪、涵江、莆田、仙遊、惠安西、泉州、泉州南、翔安、廈門北、杏林、高崎等站點。其中惠安西站預計於2011年底建成使用,預留漁溪設站條件。
福廈鐵路於2005年9月動工,2009年9月30日鋪軌左線貫通,2009年10月18日鋪軌全線貫通,2009年12月31日全線開通,並於2010年4月26日開通動車客運,客運採用公交化運輸方式。

和諧號動車組和諧號動車組
鐵路設計時速250公里,在16輛列車編組的條件下,最小追蹤列車間隔時間為4分鐘,最高開行時速可達到300公里/小時,最高峰設計為一天發車65對,即不到10分鐘可發一趟車,全程行車時間1小時30分鐘,較高速公路節約2-3個小時。其北接外福線和溫福線,南接鷹廈線與向莆、龍廈、廈深鐵路。該線所經地區地質條件複雜,工程量大,橋隧占線路總長的45%。鐵路屬南昌鐵路局管轄。
福廈鐵路的開通結束了福州至廈門沿海發達地區之間沒有鐵路的歷史。福廈鐵路的建成開通,對密切海峽西岸經濟區與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區的交流合作,加快海西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福廈鐵路泉州段

福廈鐵路泉州段北起泉港區界山鎮與仙遊縣楓亭鎮交界處,南至南安水頭鎮與廈門翔安區交界處,途徑泉港、惠安、洛江、豐澤、南安、晉江6個縣(市、區),15個鎮(街道),71個行政村(社區),境內正線長86.97公里,漳泉肖聯絡線長2.85公里。設有惠安西站(惠安縣紫山鎮赤塗村)、新泉州站(豐澤北峰肖厝自然村與豐州董埔之間)、泉州南站(晉江市內坑鎮前洪村)三個站點。從泉州到福州只需1小時,到廈門只需30分鐘。
在總長274.9公里的福廈鐵路里程中,泉州段占總長近1/3。

福廈鐵路泉州段三個站點示意圖福廈鐵路泉州段三個站點示意圖
泉州段於2006年5月開工,鐵路鋪軌工程是從福州和廈門兩端向中間雙向鋪軌,福州段於2009年3月8日開始鋪軌;廈門段自4月23日開始由洪塘特大橋往福州鋪軌,並於6月21日鋪入泉州。
福廈鐵路全線共有27個控制性工程,其中泉州段有8個,分別是:天馬山隧道,尾嶺隧道,崎連頭橋,陳壩隧道,雙溪大橋,朋山隧道,金雞水閘上游的晉江特大橋,晉江紫嶺隧道。

安全常識

速度快是動車組列車的一大特點。動車組列車運行時,時速為250公里,而通行的普通列車時速僅為50-60公里。由於慣性作用,列車剎車之後還要向前滑行。動車組列車制動後,向前滑行1200米後才能停下,普通列車僅需800米。因此,當行人在行走或者跨越高速鐵路時,即便在200-300米人的視線範圍內發現火車也難於倖免。另外,動車經過時會掀起8-10級渦旋大風,行人在鐵路邊2-3米的範圍內可能被吹倒吸入車輪。因此,在高速鐵路運營之後,行人是不允許從鐵路線上跨越的。
眾所周知,列車的向心力是保證列車運行的速度和平穩的關鍵要素之一。根據科學實驗,當列車運行時速達到127公里時,任何外力的作用都會使列車的向心力參數發生變化,在同等的作用力下速度越快,向心力變化越大。所以,在軌面上置放石子、金屬、木塊等,都會危及列車的安全,嚴重的將造成列車脫軌、顛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