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抱學派

簡介

〖惜抱學派〗創始人姚鼐(1732—1815)。姚鼐,字姬傳,一字夢毅,清桐城(今屬安徽)人。其室名惜抱軒,學者稱惜抱先生,故稱此學派為惜抱學派。鼐受業於劉大□,曾歷主江寧、揚州等地書院凡四十年。鼐弟子眾多,其較著者有陳用光、管同、梅曾亮、方東樹、劉開、胡虔、馬宗璉、馬聰鹹、左朝第、姚椿等。其交遊者有戴震、任大椿、朱筠、程晉芳、翁方綱、秦瀛、謝啟昆、魯九皋、吳德旋等。鼐私淑弟子有呂璜、朱琦、龍啟瑞、王拯、馮志沂、邵懿辰、吳嘉賓、曾國藩、王先謙等。此派為學,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並重,大抵以程朱理學為依歸。姚鼐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張文章必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來闡揚儒家的義理。認為義理、考證、詞章不可偏廢,而以義理為質,而後文詞有所附,考據有所歸。提出“為經學者,所貴此心閎通明澈不受障蔽。為漢學者不深則不入,深則障蔽生矣”。他主張以陽剛、陰柔區別文章的風格,同時又發展了劉大□的擬古主張,提倡從模擬古文的格律聲色人手,進而模擬其神理氣味。姚鼐弟子陳用光“為文必扶植理道,緣經術為義法,治經宗宋儒,然不墨守門戶”。管同“有經世志,為學不守章句”,主張養士氣,蓄人才,反對好澳趨利之風。梅曾亮“少時文喜驕憤,既游惜抱門,乃一變能為古文辭,義法一本桐城”。方東樹曾主講廣東廉州、韶州書院,歸皖後又主廬州、毫州、宿松學院。他“容阮文達幕時,論學意不合,著《漢學商兌》,反覆申辨。又慮排漢學或變為空談性命,不守孔子下學上達之序,乃著《辨道論》,跋《南雷文定》,以貶姚江、山陰抵晤朱子之誤”。胡虞”平生勤學,留心掌故,撰述多他人主名,自著者罕卒業”,曾助畢玩分纂《兩湖通志》、《史籍考》等書。馬宗踏雖受學於姚源,而研經考史,不為方苞、姚孺傳派所圍,從而成為魯陳學源的創始人。張聰威“乎生銳於著述,博聞多識,曾博採眾說,參證其失,成《左傳杜注辨證》六卷,而於漢水、大別地境考訂最力”。姚椿“從學於借抱,讀藏洛關閩之書,屏棄風習,壹意求道”,“其解經,主兼通漢宋儒”。此學派代表著作主要有姚捕《借抱軒全集》、《古文辭類篡》,陳用光《太乙舟文集》,管同《因寄軒文初集》,梅曾亮《柏視山房文集》,方東樹《儀衛軒文集》,劉開《孟堡詩文集》,胡虞《戰國策釋地》、《諸史地理辨異》,馬宗族《左氏傳補註》、《公羊補註》、《毛鄭詩訪訓考證》、《周禮鄭註疏證》、《穀梁傳疏證》、《說文字義廣證》,姚椿《晚學齋文錄》、《通藝閣集》、《國朝文錄》等。徐世昌《清儒學案》評此派曰:“當乾嘉漢學極盛之際,斷斷以爭,為程朱干城,久之,信從始眾。湘鄉繼起,表章尤力,其說益昌。漢宋門戶之見雖難盡化,持平之論終黎然有當於休心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