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忽視

情感忽視

情感忽視可以被視為一種在正常關係中缺乏某些東西的虐待。在涉及孩子時,拒絕愛或培養會導致多方面發育或情感問題,因此情感忽視在撫養權官司中被看的非常重。情感忽視也可能存在於其它關係中,但兩個成年人之間的忽視往往不被視為問題,因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退出關係。正在經歷或目睹情感忽視行為的人未必都能說清楚這種行為為什麼錯或令人煩擾,因為他們沒有被教導以正確方式說出這些問題,因此請專家診斷並確定發生了什麼很重要。

基本信息

問題

情感忽視情感忽視
經歷情感忽視的孩子會在以後生命過程中出現嚴重問題,因此這種忽視在打撫養權官司時被看的很重。然而,它很難證明。不像剋扣食物藥物等實物很容易記載,剋扣愛很難找出證據。為了證明這一問題,證實這種忽視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很重要,因為表達愛的方式在不同家庭和文化中各有不同。指控這種忽視的人應記住:這些指責非常嚴重,並會毀掉一個家庭。

在成年人之間,情感忽視往往是解除婚姻等關係的原因。在成年人關係中經歷這種忽視的人往往很難精確表達伴侶這種忽視行為的危害。對於被忽視或情感虐待的成年人來說,應知道一個人解除有害關係不需要理由,因此不需要證明忽視同伴的公正性。

偶爾也有成年人經歷情感忽視,但沒有辦法擺脫的情況。在這些案例中,需要法律介入。例如,被另一個成人照顧的年長者可能會經歷這種忽視,但由於缺乏資金或幫助而無法終止這種關係。很難證明這類情況存在的情感忽視,但這類忽視往往伴隨很多物質忽視,因此不需要證明情感成分。

應對技巧

1.培養對情緒的積極認識:三條“情緒法則”

情感忽視情感忽視
許多在情感忽視中成長起來的人,會壓抑與否決自己的情緒。而如果人們要先能做到識別與承認自己的情緒,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應對它們。而如果能夠對情緒有更積極的認識,人們對情緒的抗拒也會隨之降低。

法則1: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所有情緒都是有用的。

有些人會說:“我不想要感到憤怒,憤怒是種‘壞情緒’,會讓人變得衝動。”但實際上,情緒沒有“好或壞”、“對或錯”,“道德或不道德”的區別。所有人都有可能感受到暴怒、嫉妒、痛恨等等。而這些讓人不舒服的情緒,也有它們的價值。有時情緒可能是一種“警告“,比如噁心感能促使你儘快迴避或是擺脫潛在的危害。如果你抗拒你的情緒,你也就無法從感知情緒中獲得提示。

法則2:

有時你會覺得情緒來得“不可理喻”,厭惡情緒的“無理取鬧”,但每種情緒的產生都有理由。

情緒的產生不遵循邏輯。有時你會覺得有些情緒來得莫名其妙。為了迴避這種不可控、不可預測的情緒變化,人們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而實際上,如果你努力地找,總能找到情緒產生的緣由。舉個例子,A莫名地討厭伴侶大聲說話的腔調。A試圖壓抑這種不快,但沒有成功。直到有天A認真分析,才意識到是因為曾經自己討厭的親戚也大聲說話。明白了緣由後,A就學會在伴侶之後大聲講話時,告訴自己“伴侶≠親戚”

法則3:

我們的情緒可能會非常激烈,但我們能管理它。

有時一些情緒過於強烈,會讓你覺得“我快被這種情緒壓垮了”。有關專家認為:我們要比自己的情緒強大的多,我們要鼓勵自己嘗試去管理情緒,而不是放棄、進而成為情緒的奴隸。

2.學會管理情緒:識別-接受-歸因-行動

既然情緒的產生有背後的緣由,那么找出情緒產生的原因,能夠提升人們的情緒管理能力。對此,專家建議當你感受到某種情緒時,可以採取“識別-接受-歸因-行動”的步驟來應對它:

第一步:識別(Identify)情感。說出自己的情感是什麼,是快樂、悲傷、還是愧疚等等。可以試著從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學習更多用來表達情緒的辭彙。

第二步:接受(Accept)情感。用不評判的態度去觀察自己的情感。不要對自己說:“我現在的情感不好”,而是問自己:“我現在感受怎么樣?我身體是什麼感覺?如果情緒有顏色,它是什麼顏色?”等等。

第三步:對情感進行歸因(Attribute)。問自己: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剛才哪個因素讓我產生了這樣的感受?如果你一下子找不到理由,你可以想想上一次有類似情緒時,是什麼情境。

第四步:考慮是否將情緒變為行動(Action)。首先,感受一下這種情緒讓你有哪些行為衝動,比如是不是想打眼前的人,或是想要唱歌。隨後,仔細地觀察周圍,在內心描繪看到的情境,比如“我看到對方身邊有許多幫手”,評估自己的行為衝動是不是合適。如果不合適,考慮用其他行為代替,比如將打人,變為踢路邊的石子等。

3.用“充滿愛意而堅定”的方式進行自我對話

在情感忽視中長大的人們不擅長自我撫慰。當他們遇到挫折時,他們不會寬慰自己,反而會加倍自責。於是,日常生活里不斷的自我攻擊,持續地折磨他們,更加影響之後在學習、工作中的表現。

建議人們去學會用“充滿愛意而堅定”的方式來自我對話。其中,“充滿愛意”意味著當你失敗後,用溫和的言語自我鼓勵,至少不要用惡劣的語句攻擊自己(“你真笨!”)。並且,當你事後回顧失敗之處時,用客觀、不帶評判的方式去描述它,分析其中出錯的地方。

而“堅定”指的是:在我們嘗試積極的自我對話時,腦海里時常還是會冒出負面的聲音,比如“你只是在騙自己”、“不要狡辯,你就是個失敗者”。在這時,你需要堅定地繼續自我鼓勵,並對那些聲音說:“你們只是我的念頭,不是事實。”來減少這些負面聲音的影響。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如果你是一個情感忽視者,你還可以多靠近能夠關懷我們情緒的人,向他們學習如何照顧情緒需求。試著篩選你的社交關係,從中選出那些會關心你的情緒的人:他們會在你遇到挫折後,不僅僅給予建議,也會提供情感的支持。和他們在一起時,你會逐漸感到他們能夠理解你的感受,並且會回應你的情緒變化。

如果你是一個情感忽視者,希望你知道,可能長久以來,你身上很重要的一部分並沒有得到關注。有時你也許會聽見自己內部微弱的呼喚,好像在提醒你缺少了什麼。正視這個聲音,學著接受和承認自己的情緒需求。雖然在你的童年,它們沒有被家人注意和滿足,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做自己的父母,為自己的需求負責。

而如果,你發現自己的伴侶是一個情感忽視者,那么,與其讓自己陷入無助中,不如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幫助。打開他們情緒的大門並不容易,但一旦你成功地幫助了Ta,你們之間的連結會更深刻,你也會成為那個對Ta來說最特別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