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死亡率

患者死亡率

患者死亡率,是國家衛計委下發的“二、三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標準”徵求意見稿中,對於住院患者死亡率的標準規定。通過限定死亡率指標來告訴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在執業中要加強管理,重視人員培訓,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但部分民眾由此質疑新規可能導向醫院拒收危重病人,甚至對死亡數據造假。

制定標準

標準擬在醫院“服務質量”一節規定:三級醫院住院患者死亡率≤0.8%,住院手術死亡率≤1.4‰;二級醫院住院患者死亡率≤4.0‰;住院手術死亡率≤0.28‰。

統計方法

中國二、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線調查,覆蓋全國700多家醫院。國家衛計委也公開表示,二、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標準,是從醫院基本設定、運行績效、疾病/手術覆蓋、臨床科室服務能力、醫技科室服務能力五方面,用客觀數據來衡量醫院各方面的真實水平;客觀數據來源於《二、三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線調查》。但國家衛計委尚未公布《基線調查》的詳細情況。

質疑

重病人是否會被醫院拒收?

患者死亡率患者死亡率

微信名為@馬醫生的網友根據媒體報導,整理了“說說衛計委最新政策會對老百姓產生的影響”圖說新聞,直指限定死亡率,將導致本來就人滿為患的大醫院拒收危重病人。

很多網友擔憂:以前醫院為了控制醫保總額,拒收醫保病人;以後醫院為了控制死亡率,會不會拒收危重症病人?

新規逼醫院趕走快死病人?

@急救醫生賈大成說,衛計委新規規定患者死亡率指標,“各級醫院只要把快死病人趕出院,或對危急重症患者採取拒診、不入院措施,或玩數字遊戲,患者死亡率都可低至為零……”

@謝子大夫則連發質疑:“醫生治病不救命,哪個醫生能控制死亡率?控制死亡率唯一辦法就是作假,都是自動出院……醫院是許多人選擇死亡的正常場所,幹嘛取締?”

官方回應

2014年7月29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吐槽者、質疑者,能仔細看看“二、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標準(徵求意見稿)”。

“不管我們規不規定,事實上的死亡率就是這樣的。”該負責人表示,標準中顯示的住院患者和住院手術患者死亡率數據,只是對二、三級醫院基線調查獲得的客觀情況、行業平均水平的實際表述,並非要求達到的目標,不會導致醫院為此拒收重病人。

該負責人還指出,目前醫學界的很多吐槽,主要源於最初的媒體報導,將二級醫院兩個死亡率指標中的千分號誤報為百分號,顯示二級醫院住院患者死亡率比三級醫院還高,與檔案本意相差太遠。

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趙明剛說,限定死亡率不會讓醫院拈“輕”怕“重”,推諉、拒收重症患者,讓生命垂危的病人“回家等死”。

他說,政府和社會各界會對醫院進行有效監管。衛生計生部門對醫院要進行客觀、科學、規範地管理。對醫院的評價,既要看工作量,又要看收治的病種。希望大醫院回歸功能定位,更多地收治疑難重症患者,把恢復期、康復期的患者下轉到基層醫療機構,目的是在中國形成分級醫療的格局,減輕民眾費用負擔。

他說,如果有個別醫療機構違反規定,推諉患者,我們一定會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設死亡率指標是通行做法

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趙明剛說,患者死亡率全世界都在關心。任何國家和地區,對醫療質量的管理都通過終末指標、過程指標和環節指標等一系列的指標來衡量和引導。例如,美國加拿大英國的衛生行政部門,都有相應指標供醫生和醫療機構在執業過程中對照檢查自己,而且這個指標是個大樣本的統計、過程的統計,並非某個時間點或某些特殊情況下的統計。美國在醫院排名時也考核住院患者死亡率、手術患者死亡率等醫療指標。
設定死亡率指標在我國也並非首次。趙明剛說,我國1989年出台的《醫院分級管理辦法》配套檔案《醫院評審標準》中,就對死亡率有了規定,供各醫療機構參照和比對。

專家說法

死亡率可參考但不應限定

北大人民醫院院長、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醫療服務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杉指出,在國際醫學界,通常也會對某些重大疾病、手術指定一個平均水平的死亡標準,供行業參考。此次國家衛計委制定的“死亡率指標”是否值得爭議,關鍵看它們是規範、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參考性標準,還是強制性標準。如果是參考性標準,無可厚非,各醫院在衡量某個科室、某個手術團隊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時,可以有一個平均水平的客觀參考。“但對於同一病種,不同時間段、不同醫院收治的病人輕重程度不同,死亡率也難以被強制限定”。

媒體評論

客觀的、“事實上的”死亡率反映的是當前醫療條件下住院和手術治療的平均情況,而作為考核指標,則需要考慮科學性、可比性、差異性等因素。在理想化的同等條件下,患者死亡率的差異確實有可能反映醫院在醫療水平、服務質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但這樣的同等條件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同為三等醫院,可能某家醫院在當地影響力更大,收治危重病人的比例要遠高於同類醫院,這樣其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也就較高,或者某種專業醫院如腫瘤醫院,與一般醫院的患者死亡率情況也會有較大差異,而如果某家醫院承擔重大意外事故的緊急救治任務,其患者死亡率在短時間內都可能會有明顯提升。

基於這些廣泛存在、無法平衡的差異性考慮,顯然,將患者死亡率作為衡量醫院醫療能力的指標是行不通的。

醫院醫療服務應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既需要考察患者及家屬的主觀評價,也需要有更專業、客觀的指標,但像患者死亡率這樣的“客觀指標”,恐怕是一種一廂情願。它與交管部門的闖黃燈罰款、公安部門從前的命案必破一樣,體現了某種目標優先的行政思維,其最終會在現實中碰壁。有必要吸取教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