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東日寺

恰東日寺

恰東日寺吉祥法輪洲位於多麥九大聖山之一的恰東日山下,甘德縣江乾鄉鎮內,屬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那裡雪山聳峙,綠草茵茵,寶殿輝光,令人心馳神往。

概況

恰東日寺吉祥法輪洲位於多麥九大聖山之一的恰東日山下,甘德縣江乾鄉鎮內,屬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那裡雪山聳峙,綠草茵茵,寶殿輝光,令人心馳神往。寺院始建至今,歷史悠久,占地面之大,兩個山頭(似象形),估計2000餘畝。現有300餘僧眾長年頌經,距離果洛州縣城30公里,距天府之國成都739公里。歷經九任上師們的艱辛護持、極力推動,已然頗具規模,祥和安靜的展現精神意義的至上至美。

恰東日寺恰東日寺

寺院人物

該寺歷代上師分別為,第一代為誕生在果洛阿什羌部曲果村的雪域持明上師多欽則益西多傑;第二代至尊喬治上師1981年給眾信徒灌頂所有佛經儀軌;第三代上師阿什羌活佛恰合美仁波切;第四代上師達瓦頭人俄尖仁增;第五代上師曲果喇嘛確知;第六代上師白玉沃瓊;第七代上師白玉至尊上師尕昂尼瑪仁波切1982年多次給信眾傳授灌頂、教導、傳承和比丘與沙彌戒。第八代上師白玉果嚓活佛更桑南加1986年開始擴建寺院,僧舍、億輪、頂噗噶三部刻石經、瑪尼堆、壽經石堆、薩埵石堆、八大佛塔等相繼建立,並擔任寺主活佛。此後開建小經堂、修習戒律本論、開創夏安居法會,在寺院後山新建拉則;第九代上師昂哇活佛班瑪特曲多傑擔任主持活佛後修建了大經堂和眾多三所依。

歷代堪布為:第一堪布普嚓喇嘛堅希、第二白玉堪布西里丹增、第三為佐欽堪布多代、第四為白玉堪布達瓦南卓、第五為白玉噶爾大堪布土旦隆多元旦尼瑪、第六為格西德勒然木傑、第七為白玉噶爾堪布洛桑慈城、第八為本寺東檫堪布加羊羅珠;還有許多無宗派活佛上師前來恰東日寺灌頂佛經儀軌。

寺院人物寺院人物

寺院現狀

現今的恰東日寺,殿堂林立,梵香裊裊。大經堂、護法殿內鈴鼓陣陣,是慈悲寬容的應允,允諾眾生所求願滿。佛學院和法堂內妙法弘宣,是智慧法雨的普潤,普潤含靈菩提芽熟。還有閉關院,安靜幽深,是端坐沉思的尋獲之旅,惺寂無邊,明光周遍。
願梵剎之所在,承載殊勝善緣,以延法道。以慰蒼生。

寺院文化

億咒萬佛閣立建通啟:蓮花生大士與末法時期的因緣和關係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劫,將有千佛出世;同樣的,也會有千位寶上師來成就其事業。在目前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這位上師的化身,就是蓮花生大士。
佛典記載:這位偉大的上師是古印度鄔金國人,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的身口意三密之應化身,他的化現是為了調伏凡夫與難纏的鬼神。同時,他也是藏傳佛教的創始人。
蓮師於西元八一零年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入藏,於此期間,不僅將現有佛經、密續典籍和大部分的論典譯成藏文,還迎請了無垢友等大德入藏,揚顯釋密,創建顯密經院及密宗道場,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礎。故此,人們尊稱他為“咕嚕仁波切”,意為“寶上師”或“珍貴的上師”。
儘管看起來,蓮師與當今的我們,似乎是跨越許多個世紀的間隔,然而依憑這位仁慈的閣下許下的諾言,其不可思議的殊勝加被,定然與相稱的,因緣注定的人們不期而遇!他說:“蓮師要去大樂洲,住於法身無死本尊中。觀想祝禱持咒祈證悟,無勤禪修圓滿之精髓,更無他法堪能勝於此。”
他說:“我身若聚寶之器,無論何人敬我身,即於器中領眾寶。眾寶不增亦不減,亦如功德無損減。若人頌我之真言,如意祈願自在現。”
由古至今,他與我們的大悲光明聯結從未中止,他允諾:“向我祈禱的孩子們,我一直就在他們面前。具有信心的人們,他們與我之間並沒有間隔。”
在火焰猖獗肆虐的濁世,蓮師的慈光將會迅速散布、光耀於外。化身無量,令諸有情,各取所需,遂願圓滿。
無子女人祈禱我,至誠身心而敬禮,障礙邪惡棄遠方,即獲可愛莊嚴子。
無財貧者祈禱我,我身嚴淨密義典,修持與我相應法,豐富財寶自然得。
不遂意者祈禱我,世間過失悉消散,自證法爾如意寶,全具本然而圓成。
若無上妙之供品,唯生敬重渴養心,真誠向我而祈禱,所求遂願皆滿足。
六道輪迴之苦痛,古汝蓮師予救度,見高行細微妙法,顯密二宗作修證。
崇高的蓮師,為一切有情廣施恩慈,每每思及此,敬畏之感油然而生,願眾浸潤於蓮師無比的澤佑中,生活因發起菩提心和悲心而轉化;願眾全然領受這位導師智慧又懇切的教導,粲然的佛性得以綻放。
壇城密意聖地,並非是嚴格的地理意義,佛教認為,在時空的流轉中,萬物無不相互依存,並體現著每一個因、緣與果法。因此,每一座寺院,壇城,以及聖像的所在地,都不僅僅是地理上的美學意義,更是極具深厚宗教內蘊的表達。
正如億咒萬佛閣的所在地,源於一段來自三百年前第一世多哲欽尊者,以及三百年後的大瑜伽士哲多仁波切,不約而同、不謀而合的預言——阿尼瑪卿雪山四周,應有蓮像之所在。因此,立像於此,是順應因緣的推動,更是隱秘的轉化,由現在轉向未來,由有形轉向無形,由心外轉向心內,終將轉向更深入的心內……壇城,是將佛教義理及精神,立體而真實的再現。
億咒萬佛閣就是基於清淨的內觀,以具象的形態向每一位觀者訴說著深遠的思想和生動的情懷,其建築理念是將蓮師身、語、意、事業完整結合而得以展現。
露天蓮師像,體現了佛陀之身清淨無暇,圓滿莊嚴。
宮殿內供奉的蓮師像,象徵蓮師的化身千千萬萬,應眾生所需不同而一一不同示現,幻化無量,尋聲而來,加被每一位渴求安樂的生命。在生死輪迴的險境中,拋下慈悲之鉤,令其轉向暫時以及究竟的坦途。一億蓮師真言,代表蓮師語之妙音演揚,圓融遍在。
當南瞻部洲遷流至暗濁之時,此一億不共金剛乘之蓮師語種子,將燦然綻放,花果蒂熟,救水火眾生於安樂之境,亦令六道眾生,智慧覺知,純淨無染。尊勝佛塔代表蓮師之意,智悲雙圓,福慧兩足。壇城內具格薩爾王小宮殿,象徵事業功德。即令法教鮮活,蒸蒸日上;任運利生,有情禎祥。億咒萬佛閣其外觀為紅色,呈現銅色吉祥山的表征。願眾生於淨土浸潤在佛教生活的芬芳中,終將體會無限的意義。
億咒萬佛閣的存在,更像是一種啟示及依託,它觸及精神之所在,為眾生在塵世間營造了一個美好的彼岸世界,無論現在抑或未來,都將照亮人們在庸常和迷惘中日漸淪落的心。這一座集蓮師三門之壇城,似在堆積著千年塵土的地上鐫下永恆的誓言——每個信仰者面前,皆有一位蓮花生。願這座勝妙之宮,吸引著渴望解脫苦惱的眾生,尋往諸佛法界之地,終將完美善妙,至臻無暇。
修建之緣起在黑暗的時代中,無所畏懼的菩薩勇士們,領受千古不變的秘密誓言,如日出東方,高揚如來法教之旗幟,喚醒落日世界之沉溺,亦如輝光普照,永不倦怠於利他成就。關注世界以及眾生的方式,向來多元非一。於我而言,亦非獨獨熱衷於土木累積之功德。然而,這無懈可擊的緣起力量,已然掀起良善的利他巨浪,那么我也義不容辭的順應心靈之道的本懷,以及菩薩精神的意旨。
寧瑪派的大瑜伽士桑吉繞燈,是我修行路上的良善友伴,他曾預言:“你此生應修建一億的蓮師心咒,如此,弘揚正法於世間的事業將有所助益。亦可去除末法時期眾生修法障礙。”當這段預言自他口而出,即如一粒不毀金剛種子,根植我心。
2016年7月,尊敬的特旦龍多尼瑪堪布仁波切,不畏舟車勞頓,由青海來到阿壩,促成了我們間隔十年的相聚。久別重逢之情懷,銘感於心。他慈語而言:“我們相晤於蓮花生大士之本命年,並且我也在多哲欽仁波切的預言當中看到,在我寺院之側,你將會塑建一尊蓮師像,令人心生敬信,並於荒亂的末法時期,令正法得以久住。”
第一世多哲欽仁波切預言文:
名健陽者之願力,前無所出建蓮敬,法眾障除興法升,迎來新盛作賓客。
再云:
阿駕花瓣括勒處,健陽慧權之勝力,立蓮昔乏啟誠敬,末世除障佛法等,
越越勝如須彌頂。
另有哲巴瑜伽士,於青海弘法時,於眾中公然宣講:“若於阿尼瑪卿雪山四周修建四尊蓮花生大士像,將有利於末法時期的弘法事業,以及延長正法住世的時間。”
目前,尊貴的頓珠仁波切、格日仁波切、以及丹貝旺旭仁波切,這三位具德之師,經由不辭辛勞的努力,已將燦爛之蓮師,供奉於雪山三方。
而我自認無法與令人敬仰的仁波切們相提並論,但出於因緣和合的推動,以及認為在這場圓滿吉祥的殊勝緣起之中,應該貢獻一份力量,承擔一份責任的發心,願以蓮師身口意三門所成之鄔金剎展現為億咒萬佛閣壇城,以啟信於眾生,以惠澤於後世。就個人現有的人脈,以及經濟能力來說,並非是在最合適的時期完成此事業。
然,尊敬的特旦龍多尼瑪堪布仁波切已古稀之年,其利生之心久懷殷切,他說:“或許我無法等到五年之後,或許諸多因緣也並不一定具備。”
因此,一段空行文字的祝福、一位偉大人物的預言、一位老者的願望,皆是盛德之至。以此為緣,我亦悄焉動容,遂願速圓此事。
眾善之緣
恰東日寺吉祥法輪洲位於多麥九大聖山之一的恰東日山下,甘德縣江乾鄉境內,屬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歷經九任上師們的精心修建,竭力護持,以及無畏貢獻,寂靜蘭若已頗具規模,各類殿堂淨潔有致。常聞鈴鼓陣陣,是護法殿內僧侶們時刻為佛法之常興,眾生之安樂而祈願祝禱。而閉關院寂靜幽深,於此靜坐禪思,便種下了證悟的種子——如此梵剎,美好殊勝。
1978年,第三任嘉哇仁波切公秋久美尊者赴青海果洛處弘法,與祿.大堪布羅桑慈誠及堪布特旦龍多尼瑪法王相晤談,並以毫無偏私雜染,純潔利他之發心,而認證特丹龍多尼瑪堪布的侄子土登俄熱為第三任嘉哇仁波切根本上師之轉世。此時起,兩位尊者與嘉哇家族善緣深結。
時至今日,猶與第四任嘉哇仁波切健陽旦必尼瑪親密無間、生心印法情。縷縷不絕之共同宏願,亦令菩薩們累生累世互為助伴。一段美妙的預言,聯結著兩端慈柔之心,為令佛日增輝,為令有情得度,第四任嘉哇仁波切與白玉恰東日寺吉祥興盛院上師、活佛、堪布、寺主、寺管人員及全體僧眾,同心協力,於寺淨塑蓮像,為此殊勝因緣,寺內全體僧眾歡喜融融,通力支持。願吉祥聖妙之願心,寄蓮師之應化,澤護含生,源遠流長。

宗教影響

願力願力

吾之願力
當虔誠之心的太陽照耀在蓮師您三身之雪山,您遍在慈柔的加持亦如暖流般傾下……我出生在川藏阿壩地區的一個小村落,那裡瑞草蓊鬱,繁花似錦,人們虔誠又可愛,我在這裡僅僅生活了四年。由於西藏特有的轉世制度,我在四歲的時候,繼血脈傳承的傳統成為第四任嘉哇仁波切。無一例外,這樣的孩子要交還給寺院和眾生。同年,我被送進賽格寺接受一系列特殊又嚴格的活佛養成和訓練計畫。
在這期間,我經過九年的閉關,我認為這個經驗對我的一生有著非凡的影響和啟發。同時,生活和學習的經驗告訴我,僧人們所有的知識與覺受,都由導師直接傳授給學生。很有幸,經劫累積的福德在此一生中蒂熟成果——我值遇我的恩師,在覺囊派有日月之稱、為祖師更欽.篤布巴轉世的賽格寺第四任金剛上師喇嘛圖吉華尊者,並依止他閉關三年,圓滿修持受學時輪金剛教法。但是密集的禪修,並不全然的向尋求解脫之道而走向僧途的人們,提供安度一生的方式。正如諸佛,正如蓮師,橫越整個大地,以同感之悲和善巧方便,潤化了世界的固執和強硬,滌盪了眾生的塵勞及障蔽。他們都窮盡一生,一路遊蹤……
二十歲,我擔任賽格寺總法台。當然,這是眾人期望的結果。他們熱忱的期望我可以成為佛教事業的承擔者和推動者。這也帶給我另一個啟示和思索——如釋迦佛以及蓮師這般不朽的精神導師,皆是對於艱難時代眾生的苦惱感同身受,才綻放了慈悲與智慧的光華。他們都具有無與倫比的特質,即:任何人祈求他,他就立刻給予加持;無論向他祈求什麼,他就當下遂願。
因此,我做了承擔責任的第一個決定,離開寺院,來到漢地。我將不再只聽說苦的文字,卻不知苦的意義。
同時,我提供了《了義靜室》這個平台,毫無偏見與教派分別的,提供給所有對佛教、對眾生滿懷熱情的人們,希望能有效給予人們幫助,解決人們的各種苦惱。正如,“了義”為“究竟”之意,願“靜室”成為大家的便捷修行途徑,直至通達究竟!
我始終相信,當人在路上,心向光芒,終究將與一切的美妙不期而遇。因此,對珍貴的蓮師我依然懷揣全然的敬仰,也一如既往的願皈依在其足下,成為美好又真切的佛教徒。
那么,無論歷經何種艱難境遇我仍在未來的歲月中,為末法眾生以及如來教法傾盡綿薄之力。只願蓮師不共的價值,以及多哲欽仁波切的預言,如蓮花綻放,芬芳著一顆顆凡俗之心,向著菩提之境徐徐盛開。
刻石之功德
昔日蓮師諄教大眾,應修習上師瑜伽相應之行,否則無法解脫。應一心念誦我之真言,具有快速加持之力。
對於具信者而言,我常臥睡於門口……今日雪域藏地,虔誠的信徒們,為令蓮師高潔的悲心得以遍布,為使一切眾生得以無條件的造作功德,為傳達並再現佛之身、語、意的表征與啟示,將這一串美妙的真言,化作獨有的心靈之語,鐫刻在堅穩的磐石,願所求的一切皆可成就。
若將心咒雕刻於石,此石銷毀之前,眾生與你所獲功德,亦如石不滅。
若堆真言於特殊地點,所處之地豐順和平,過往眾生,利益無量。
若捐資產刻寫真言,無論轉生六道中何處,均可獲得加持。
若有人或觸石、或供奉、或瞻仰、或繞行,乃至隨風吹拂而觸真言,其現世病者痊癒,安康吉祥,增上福報,累世不失。
若為亡靈刻石,可罪業消除,中陰無懼,得生善趣,善因不退,數數增廣。
擁有不可摧毀之遍知的偉大持明者——鄔金仁波切,透過純淨的祈願,願我等有情領悟您的精華心滴,願我等所敬供養堪配容受,願您的秘密真言與具有完善因緣的眾生相會遇,願具有圓滿力量的“咕嚕貝瑪悉吽……”如甘霖普潤,遍處花開。
願行之美
三世諸佛由初發心直至成佛皆以菩提之願行貫穿始終。
何謂菩提之願?欲求究竟佛果,普濟十方含靈;何謂菩提之行?上供三世諸佛,下施一切有情。蓮師,這位聖賢菩薩,為諸佛功德智慧之總集,亦為諸佛教法之總集,秉承著三世諸佛同等之菩提願心,而救度於身處濁世的我們。
但忖眾生生老病死之問題,雖人人慾登美滿優勝之地,獲常住周遍之安樂,卻極盡艱辛而不得。終日牽涉於事勢,顛倒於情倩,馳逐於名利,奔走於衣食。昧乎因果,積妄成性,何曾有過片刻的自由與自覺?而這一切,皆因妄執“私意”而喪真常。流轉於此,苦不可言。猶思及此,菩薩遂願將身心塵剎奉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財寶莊園,車乘樓閣……一一盡獻。謂,法身本寂,如如安穩。
而究竟施身,即為根除“我”與“自我”幻覺之迷障。願以此身分,化為雲聚,奇珍異玩,花果妙香,上妙八寶,幢幡華蓋……無量佛前,一一無量供養。祈願諸佛之輝如日月不墜,恩澤眾生,令其安樂吉祥,領悟增長。蒙佛加被,而降甘霖,願諸有情貧者得寶、病者得瘥,衣食豐足,歡喜無憂。更願有情,念三寶之德。

億咒萬佛閣

億咒萬佛閣億咒萬佛閣

“億咒萬佛閣”:由1億個心咒和1萬個蓮花生大士像組成。占地約2畝,總高約18米。由第四任嘉哇仁波切全程修建。本塔是原老寺廟新增第四個大佛塔,位於該寺廟象形地的口鼻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