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息縣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成果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責任單位:縣衛生局、各辦事處、縣直各單位)10.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服務,醫院門診、病房有衛生知識宣傳欄和資料。 (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旅遊局)20.建築工地管理組織健全,衛生制度落實。 (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五)公共場所衛生目標與任務31.認真貫徹《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有計畫,有檢查,衛生監督和技術指導規範,資料齊全。

基本信息

息政文〔2013〕56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現將《息縣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成果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創衛工作任務,認真貫徹執行。
息縣人民政府
2013年3月25日

詳細內容

息縣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成果工作實施方案
2008年我縣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創建的成功對加快我縣城市化進程,完善城市功能,最佳化投資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升縣城品位,美化生活環境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為保持創建成果,進一步提高我縣的衛生狀況,遵照省、市要求,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依據《省級衛生縣城標準》,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加強縣城現代化建設和管理,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全面提高全體居民的衛生意識,樹立息縣形象,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總體要求是: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在活動中,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做到領導到位、措施到位、經費到位、工作到位;重點突破、標本兼治、長效管理、全民動員、全面參與、依法治城;高標準、高起點、快節奏、全方位推進城市化建設,硬體上項目,軟體抓管理,鞏固創建成果上檔次;調動社會方方面面的積極因素,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共同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成果。
二、目標任務與工作責任
創建活動嚴格按照《省級衛生縣城標準》,結合我縣實際,全面完成鞏固創建成果任務,落實鞏固創建成果責任。
(一)組織管理目標與任務
1.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的決定》,將愛國衛生工作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縣、鄉政府領導親自負責愛國衛生工作,愛衛會各成員單位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落實責任。
2.縣、鄉政府把愛國衛生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工作有計畫、有部署、有檢查、有總結。
3.縣、鄉愛衛會組織健全,愛衛辦機構、編制、人員經費、任務落實,具備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工作條件及設備,能夠組織、協調各委員部門完成各項愛國衛生工作任務。縣愛國衛生活動經費、專項經費列入當地財政預算,縣愛衛辦配備微機、攝像機、傳真機、交通工具等必要的辦公設備。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各項工作檔案資料齊全,管理規範。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衛生檢查評比活動。
4.鞏固“創衛”成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措施得力,定期檢查落實。創建工作以城帶鄉、以鎮帶村、整體推進。
5.充分發動民眾參與鞏固活動,民眾與外來人員對鞏固衛生縣城工作成績與效果滿意率達80%以上。
(1-5項的責任單位:縣政府辦、愛衛辦、財政局、創衛成員單位)
6.大力開展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有部署、有落實。
7.各辦事處保持三個市級以上衛生村。
8.各辦事處建立愛衛組織,積極配合縣愛衛辦工作。
(6-8項責任單位:縣水利局、農業局、愛衛辦、各辦事處)
(二)健康教育目標與任務
9.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機構,有與工作相適應的人、財、物,能夠正常開展各項健康教育工作,健全完善全縣各級健康教育領導小組,有健康教育專職人員,工作有計畫、有落實、有總結。成立息縣健康教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縣疾控中心,配備2名工作人員,具體承辦日常健康教育工作。經常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和衛生科普知識宣傳活動。
(責任單位:縣衛生局、各辦事處、縣直各單位)
10.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服務,醫院門診、病房有衛生知識宣傳欄和資料。醫務人員採用口頭、文字、聲像等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屬開展健康教育。
(責任單位:縣衛生局、縣直各醫療衛生單位)
11.城區中、國小健康教育開課率100%,做到有教師、有課本、有教案、有課時、有評價。中小學生健康知識及格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80%和70%以上。
(責任單位:縣教體局)
12.積極開展重點行業和社區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動,認真實施“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規劃,縣城主要街道和各居委會設定固定的健康教育宣傳欄或板報,定期更新內容,每季度不少於一次。職工、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70%和60%以上。
(責任單位:各辦事處、縣直各單位)
13.縣廣播站、電視台設有衛生知識講座和健康教育欄目,每周至少播出一次,對創建省級衛生縣城活動進行輿論引導和新聞輿論監督。
(責任單位:縣文廣新局)
14.積極開展控煙宣傳活動,城區內無菸草廣告,人群吸菸率15歲以上男性控制在50%以下。縣城各公共場所(車站、商場、公車輛、賓館、學校)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會議室、辦公室必須有明顯的禁菸標誌。
(責任單位:縣菸草局、縣直各單位)
(三)市容環境衛生目標與任務
15.認真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有上級批准的縣城建設總體規劃,基礎衛生設施建設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保局、住建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
16.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市容和環衛管理法規,制定適合本縣市容、環衛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市容環衛機構健全,環衛經費落實。有縣城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的中、長期規劃,垃圾糞便處理技術檔案齊全。
(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環保局)
17.市容環境整潔,街道路面平整,硬化率80%以上,人行道鋪裝率達90%以上,路邊溝渠暢通,無污水坑凹,無殘牆斷壁,無垃圾渣土暴露,無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設攤點、亂掛衣物、亂寫亂畫現象;落實沿街單位、門店、居民戶“門前五包”責任制;沿街標語、廣告、門牌、門匾設定合理,圖案規範完整;臨街樓房陽台整潔,封閉規範;積極推行燈光亮化工程,沿街電訊線路暴露少;城區無衛生死角,無違章飼養畜禽。
(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住建局、環保局、工商局、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業局、文廣新局、公安局、各辦事處)
18.縣城區主要街道兩側每50米設1個果皮箱,居民區每60-80戶按服務半徑每50米設1個垃圾箱(池、屋),垃圾中轉站按服務半徑1.5公里範圍設定。環衛設備完好率達98%以上,做到定期清掃保潔、消毒,周圍整潔無蠅蛆;清掃保潔率達100%,做到夜間清掃,白天保潔,質量良好;城區垃圾容器封閉,垃圾收集運輸密封化,不遺撒,不滴漏;城區垃圾定時定點收運,日產日清,清運率達100%,並定點開展衛生處理,達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要求。
(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環保局)
19.按照《城市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及《城市公共廁所衛生標準》要求建設和管理公廁。公廁布局合理,數量足夠, 建成區每平方公里不少於3座,其中公共汽車首末站、 旅遊景點、繁華街道、重點城區和大型公共場所周圍設定的公廁不低於二類標準;水沖式公廁達80%以上;公廁規範管理,專人保潔,地面、牆壁乾淨,便池內無積糞、無尿鹼,基本無臭、無蠅蛆,糞便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
(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旅遊局)
20.建築工地管理組織健全,衛生制度落實。施工場地設定隔離護欄高度不低於1.8米,工地清潔,物料堆放整齊;車輛運輸無遺撒、滴漏;工地設定的職工食堂和臨時廁所符合衛生要求。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
21.縣城綠化、美化,城區綠地覆蓋率達20%以上,人均綠地面積4平方米以上;縣城街道有花、有草,行樹樹形整齊,有適量的街頭綠化美化景點;建成一批綠化先進單位和花園式單位。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林業局、縣城各省、市、縣級衛生先進單位)
22.按照《城鄉集市貿易管理辦法》,強化市場管理,取締占道經營;各類集貿市場管理規範,衛生制度落實,商品划行歸市,攤位擺放整齊,從業人員自身衛生良好;市場內設有專(兼)職衛生管理員、保潔人員,給水、排水設施完善、環衛設施齊全,有符合衛生要求的公廁和垃圾中轉站;經營食品的攤位和夜市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
(責任單位:縣工商局、市場發展中心、衛生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
23.城區各類交通標誌及管理設施規範,交通秩序良好;各類車輛定點停放整齊,無亂停亂放現象。
(責任單位:縣公安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交通運輸局)
24.各辦事處結合部主要道路、旅遊景點道路平整,兩側無暴露垃圾,無亂搭亂建,無露天糞坑,綠化、美化好。
(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住建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旅遊局、各辦事處)
25.綜合治理城區河道、渠道,城區內護城河、龍湖做到兩岸整潔、綠化、美化。河水清潔無污染,水面無漂浮物,河床、渠道疏通,無暴露垃圾。
(責任單位:縣水利局、住建局、林業局、環保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各辦事處)
(四)環境保護目標與任務
26.認真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有環境保護規劃、目標和年度工作計畫;有環保機構、監管隊伍,開展常規環境監測,監測資料齊全;無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態破壞事故發生。
(責任單位:縣環保局)
27.城區大氣總懸浮微粒年日平均值小於0.2毫克/標準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小於0.06毫克/標準立方米;建成區環境噪音和交通噪聲分別低於56分貝和74分貝;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地面水水質達標率達100%。
(責任單位:縣環保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
28.城區煙塵控制區覆蓋率達95%;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90%以上;醫源性污染水集中處理、排放達到國家標準;醫源性廢棄物焚燒處理率達100%;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80%。
(責任單位:縣環保局、工信局、衛生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
29.轄區內所有工業企業、鄉鎮企業勞動衛生必須符合《職業病防治法》及其相關規定的要求。
(責任單位:縣環保局、工信局、衛生局)
30.制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場的規劃目標和相關措施,完成生活污水處理場建設並投入使用。
(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
(五)公共場所衛生目標與任務
31.認真貫徹《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有計畫,有檢查,衛生監督和技術指導規範,資料齊全。各類公共場所持有有效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亮證經營,有行業衛生管理制度,室內外環境整潔。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證,衛生知識培訓率達98%以上,“五病”(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調離率達100%。
(責任單位:縣衛生局、工商局、各業主單位)
32.賓館、旅店、理髮店、歌舞廳、浴室等公共場所應有專用的消毒間和清洗消毒設施,有專人管理,有消毒制度,操作規範。顧客用具消毒措施落實,有定期的消毒效果監測報告。旅客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換,長住旅客一周一換;客房及衛生間配備專用清潔工具,每個床位所用臉盆、腳盆標誌明顯。公共浴室有禁止傳染性皮膚病、性病患者就浴的標誌和措施,無女用大浴池,有男用大浴池的浴室應有淋浴設施。
(責任單位:縣衛生局、各業主單位)
33.影劇院、車站、錄像廳、商場、舞廳等公共場所的衛生應符合國家和本行業衛生標準的要求,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有固定的衛生知識宣傳欄,有明顯的禁菸標誌和具體的勸阻吸菸措施。
(責任單位:縣衛生局、文廣新局、交通運輸局、工商局、商務局、各業主單位)
(六)生活飲用水衛生目標與任務
34.城區自來水普及率達90%以上,水廠實行統一管理。水廠室內外環境整潔、綠化、美化達到標準。工作人員持有有效的健康合格證和培訓合格證,“五病”調離率達100%。
35.水廠有嚴格的管理、消毒制度和操作規程,正常運轉;水源水符合有關衛生標準,出廠水和末梢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城區連續三年未發生因自來水污染導致傳染病暴發疫情。
36.水廠有完整的水源水、出廠水和末梢水水質檢測記錄,有完整的生產、質控資料,保證出廠水和末梢水水質合格率達90%以上。
37.有二次供水的單位,每年定期對供水設施進行清潔、消毒,有保證水質安全和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清潔、消毒記錄和水質檢驗記錄完備。
(34-37項責任單位:縣公用事業服務中心、衛生局)
(七)食品衛生目標與任務
38.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有計畫、有檢查,衛生監督、監測和技術指導規範,資料齊全。縣城區連續三年無重大食物中毒事故發生。
39.食品生產、經營者均持有有效的《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上崗健康檢查率、培訓率均達到98%以上,有有效的健康證明,“五病”調離率達100%;行業衛生狀況(包括個人衛生、環境衛生、生熟分開、工具售貨、防蟲防蠅防鼠、用具容器清潔、食品新鮮、從業人員必須統一著裝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等)達標率達85%以上。
40.食品衛生加工企業有健全的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保證食品質量,產品檢驗合格後出廠;定型包裝產品的標識達標率達100%。
41.各類飲食店、食堂有專用餐具消毒和保潔設施(消毒櫃、消毒桶),消毒藥物合格,操作規範;防塵、防蠅、防鼠及上下水設施齊全,並達到標準。
42.街頭飲食攤點應集中設定,統一管理,做到亮證(衛生許可證、健康證)經營,嚴禁無證、占道經營;直接入口食品不得露天製作;銷售食品應有防塵、防蠅設施,做到有工具售貨;餐具應嚴格按照要求清洗、消毒。
(38-42項責任單位:縣愛衛辦、衛生局、各業主單位)
(八)除“四害”目標與任務
43.有除“四害”規劃和年度計畫,目標明確,堅持環境治理為主的綜合防治方針,“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控制。
(責任單位:縣愛衛辦、農業局)
44.城區各單位除“四害”組織、網路健全,有專(兼)職人員,各部門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工作經費有保證。所用鼠藥和殺蟲劑科學合理,符合國家規定要求。
45.滅鼠、滅蚊、滅蠅、滅蟑螂工作至少有兩項通過上級考核鑑定;另兩項密度不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三倍。“四害”密度監測資料齊全,能充分反映日常工作開展情況。
(44-45項責任單位:縣愛衛辦、農業局、各辦事處、縣直各單位)
46.“滅鼠先進城區”效果鞏固,農貿市場、賓館、飯店、集體食堂、飲食店、副食店、食品加工廠、屠宰廠、糧庫、糧店、醫院等重點單位防鼠、滅蟑等除“四害”設施合格率達95%以上。
(責任單位:縣愛衛辦、農業局、糧食局、工商局、商務局、各辦事處、縣直各單位)
(九)疾病預防控制目標與任務
47.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傳染病防治法》和《實施辦法》,有制度、有措施、資料齊全。近兩年無甲、乙類傳染病暴發疫情,無醫院內感染引起的暴發疫情和死亡事故。
48.疾病控制機構建設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疫情報告網路健全,運轉正常。
49.醫療機構按要求開設腸道門診,法定報告傳染病漏報率低於2%;轄區內無脊髓灰質炎病例發生。
50.認真開展計畫免疫和B肝疫苗免疫工作,“四苗”接種率及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率分別達到90%和85%以上,預防接種工作規範、安全注射率100%。
(47-50項責任單位:縣衛生局)
(十)單位和居民區衛生目標與任務
51.有衛生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和衛生檢查評比活動。除“四害”措施落實。
52.環境整潔,庭院綠化美化,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下水道通暢。環衛設施完善,廁所符合衛生要求,有專人負責保潔,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無違章建築,車輛擺放整齊。
53.室內衛生狀況良好,樓道內整潔,無亂堆亂貼亂畫現象,門窗無破損。單位會議室有公用茶具消毒設施。
54.單位職工食堂符合食品衛生要求,居民區飲食、商業服務設施設定合理,經營符合衛生要求,無亂設攤點現象。
55.社區衛生服務達到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畫生育技術服務一體化的要求,為城區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健康保障服務,工作成效明顯。
56.各系統要深入開展創建衛生先進單位活動,力爭每年創建省級衛生先進單位3-5個,市級10-15個,縣級15-20個,使省、市、縣級衛生單位分別達到25%、45%、80%以上。有健全的衛生管理制度,堅持定期檢查評比制度,積極開展城區創建衛生戶活動。
(51-56項責任單位:縣愛衛辦、衛生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計生委、各辦事處、創衛各單位)
(十一)各辦事處轄村衛生目標與任務
57.大力開展農村衛生改水、改廁工作,有部署、有落實。以行政村為單位,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5%以上,無害化戶廁普及率達80%以上。
58.積極開展創建衛生村活動,20%的行政村創建成省、市級衛生村,並經省、市考核命名。
59.各行政村村級道路建設和養護達標,環境整潔。
60.村容村貌良好,農戶庭院清潔,物品堆放整齊,村民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家禽家畜實行圈養,村內無散放牲畜、家禽。
(57-60項責任單位:各辦事處、縣愛衛辦)
三、工作措施
(一)廣泛宣傳,統一認識,營造氛圍
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成果是得民心順民意的民心工程,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要加大宣傳力度,號召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廣泛參與,全力投入。一是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八大精神,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廣泛深入地宣傳創衛意義、內容、措施,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增強廣大幹部民眾衛生意識、發展意識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識,使鞏固創建成果工作成為每位幹部民眾的自覺行動。二是宣傳、新聞部門要利用新聞輿論的導向作用,開辦創建專欄,廣泛宣傳,大造聲勢,營造氛圍。要抓住創建工作中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大力宣傳好人好事,堅決批評行動遲緩、影響全局的現象,適時曝光措施不力、影響創建的單位,鼓勵先進,督促後進;三是積極組織開展“我為息縣添光彩、爭先創優作貢獻”、“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民眾性創建活動,形成全民聯動抓創建,愛家做貢獻的良好局面。
(二)規範管理,依法治縣,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針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城鎮管理中的突出問題,抓好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一是落實息縣城市管理辦法;二是落實城鎮集貿市場管理、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戶外廣告管理、城鎮垃圾處理和廁所管理等城鎮管理制度;三是認真執行市民衛生守則、文明公約和“視窗”服務行業“三優”服務守則;四是制定城鎮衛生檢查及獎罰制度,實施長效管理。加大《城市規劃法》、《環境保護法》、《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河南省愛國衛生條例》、《河南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使我縣衛生管理步入法制化、科學化、規範化的軌道。
(三)明確職責,實行目標管理,齊抓共管
按照“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原則,根據省級衛生縣城的要求,層層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一是把鞏固創建成果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管理。二是明確責任單位。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全縣省級衛生縣城標準的總體要求,將工作目標分解到各基層單位,明確工作目標,細化運作程式,嚴格工作標準,簽訂目標責任書,核定崗位責任,並向社會公開,使鞏固創建成果工作部門有規劃,單位有任務,層層有責任,人人做貢獻;三是公開工作進度。各級各部門要根據各自承擔的任務,制定具體的實施計畫和落實的措施,排出工作日程表,嚴格履行職責。要突出重點,狠抓薄弱環節,對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影響息縣形象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實行縣處級領導分工管理,行政部門一把手負責制,一個一個專項治理和解決,限期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實行報告制度,定期向縣六城聯創指揮部報告一次工作進度,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核查簽字,不得虛報和瞞報實際情況。
(四)多方籌資,拓展渠道,完善投入機制
圍繞硬體建設,本著“人民城鎮人民建、公益事業大家辦”的原則,積極拓展籌資渠道,完善投入機制,採取財政投一點、社會集一點、個人捐一點、義務乾一點的辦法,配套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並對有收益的公益項目實施市場準入機制,採取集聚遊資、吸納民資、引進外資等運作形式,多渠道籌集城鎮建設資金。積極爭取國家有關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的支持,使鞏固工作的硬體得到加強,城鎮形象得到改善,城市品位得到提升。
(五)加強領導,強化督查,做到獎懲嚴明
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鞏固創建省級衛生縣城成果的重要意義,把鞏固成果工作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擴大改革開放和招商引資、實現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將鞏固創建成果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切實加強領導,嚴格進行創建工作的督促檢查,對各項活動開展情況採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檢查方式,分層次、分月份、分季度進行考核評比,並在新聞媒體及創衛辦公示欄公布檢查結果。督查工作要深入細緻,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解決問題要負責徹底,處理問題要嚴肅認真。對好的單位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連續多次落後的單位通報批評並給予處罰,直至追究單位主要領導責任。各辦事處、縣直各部門要圍繞創建活動這箇中心,在領導、組織、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做出重點安排,確定專人抓創建,一把手負總責,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如期完成任務。要積極引入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上下共同努力,實現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成果、圓滿完成屆滿複審的目標,把息縣建成天藍、地綠、水清、城秀、人美的現代化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