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晚熟

性晚熟和性早熟正好相反,性早熟發育提前,而性晚熟就是指發育延緩或錯後。嚴重的由於發育不成熟而終生不能生育。按照統計學處理,那次調查初潮年齡的95%在12~19歲,這句話的意思是100個正常少女有95個在12~19歲之間出現第一次月經,還有5個在12歲以前或19歲以後才出現第一次月經。一般地說,年齡到了14歲,仍然缺乏性徵發育的任何徵象,就應該考慮是不是有性晚熟的可能。性發育不良常見於性幼稚病,性腺功能減退,兩性畸形,垂體功能減退及松果體功能不全等。

基本內容

性晚熟和性早熟正好相反,性早熟發育提前,而性晚熟就是指發育延緩或錯後。嚴重的由於發育不成熟而終生不能生育。

性早熟和性晚熟都是針對正常發育時間來說的。可是正常發育時間都是一個平均數,例如對全國婦女月經生理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得出月經初潮年齡平均是15歲。是不是說15歲以前就是性早熟,15歲以後就是性晚熟呢?當然不是。

按照統計學處理,那次調查初潮年齡的95%在12~19歲,這句話的意思是100個正常少女有95個在12~19歲之間出現第一次月經,還有5個在12歲以前或19歲以後才出現第一次月經。實際上那次調查初潮的最小年齡是9歲,最大年齡21歲。所以,不能只用初潮來衡量發育的早晚,因初潮並不是青春發育的開始,在某種意義上說,倒是青春已經發育成熟的標誌。還得結合第一性徵和第二性徵發育的情況為根據。

一般地說,年齡到了14歲,仍然缺乏性徵發育的任何徵象,就應該考慮是不是有性晚熟的可能。正常人從第二性徵開始出現到具有成人的特徵,一般需要經過4年半的時間。如果從青春期軀體發育特徵的出現到生殖器官的生長完善,超過5年還沒有完成,也要考慮是不是有性晚熟的情況。

若到19~20歲仍無性發育,應視為性發育不良,常伴有睪丸、陰莖短小,顯幼稚型或無陰囊、睪丸缺如,前列腺小或缺如,並伴有泌尿系統和身體其他部位的發育異常,如果出現這些現象,應引起本人、家長及醫務人員的重視。

性晚熟的原因和性早熟差不多,多與基因遺傳病有關。此外全身性免疫病和營養不良,如結核病、糖尿病、吸收不良徵候群等也可使青春期延遲。性發育不良常見於性幼稚病,性腺功能減退,兩性畸形,垂體功能減退及松果體功能不全等。

不論性早熟還是性晚熟,都要想到和下丘腦、松果腺、腦垂體、性腺、腎上腺皮質、甲狀腺以及身體其它器官是否有先天或後天疾患。應及時請有關專科醫生診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