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多發性齦膿腫

急性多發性齦膿腫,指一種比較少見的臨床症狀較重的牙齦急性炎症,局限於齦乳頭,主要發生於青壯年男性。患病前大多已有全口性的慢性齦炎,當身體抵抗力減低,如在感冒發熱、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等情況下,局部細菌大量繁殖和毒力增強,便可發生本病。

臨床表現和診斷

1.多發於春秋兩季,多數起病急,發病前有疲倦、發熱、口乾、感冒、扁桃體發炎等症狀。

2.早期牙齦乳頭鮮紅、腫脹、發亮,唾液粘稠。隨即廣泛的多個牙間乳頭有紅腫和跳痛,每個紅腫的齦乳頭內有小膿腫形成,此時病人感到劇烈疼痛,數日後膿腫可自行破潰,病情不易控制,膿腫常此起彼伏,有時同一牙的頰舌側齦乳頭各形成一個膿腫,患牙及鄰牙均對叩診敏感。

3.牙齦以外的口腔黏膜往往也充血發紅,但無潰瘍和假膜形成。

4.局部淋巴結腫大、觸痛,輕度口臭,可有發燒,大便秘結,全身不適,白細胞增多。服用抗生素大多無效。

鑑別診斷

與常見的牙周膿腫相區別:

1.本病發生於非牙周炎患者的齦乳頭。

2.膿腫位於齦乳頭內,並可波及同一牙的內外側乳頭。

3.全口多個牙同時或先後發病,病程可長達一至數周,甚至更長。

4.治癒後牙齦恢復正常,無明顯的組織破壞。

疾病治療

1.全身套用抗生素治療效果常不明顯,病程可長達數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優於單純用抗生素者。全身症狀明顯者可內服清熱瀉火通便為主的湯劑。止痛、全身支持療法、休息等也有助於本病的康復。

2. 局部清洗、洗牙、引流為輔,避免過多刺激。初起時可用1%~3%過氧化氫液或0.12%~0.2%氯己定沖洗齦袋,用抗菌消炎藥物。膿腫形成後應及時切開引流,並給予漱口液含漱。

3. 急性症狀控制後,應進行徹底的牙周局部治療,消除炎症,防止復發。對於牙齦膿腫反覆發作且療效差者,應檢查血糖及尿糖,以排除糖尿病等全身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