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宋元思書

這篇文章以書信短札的形式,描寫了富陽至桐廬一百里範圍秀麗的山水景物。文體駢散相間,筆致清新雋永,歷歷如繪,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與宋元思書

創作年代:南北朝時期  

作者:吳均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1)。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2),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嶂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3),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4);好鳥相鳴,嚶嚶成韻(5)。蟬則千轉不窮(6),則百叫無絕。鳶飛唳天者(7),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8),窺谷忘返。橫柯上蔽(9),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出自明代刻《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吳朝請集》。)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富陽:今浙江富陽縣。

桐廬:今浙江桐廬縣,兩縣相隔百餘里,均在富春江邊。

(2)縹(piǎo)碧:青蒼色。

(3)互相軒邈(miǎo):即互相比高比遠。軒,高。邈,遠。

(4)泠(líng)泠:流水清脆聲。

(5)嚶嚶:鳥鳴聲。

(6)轉:同“囀”。原指鳥婉轉地啼鳴,這裡指蟬鳴。

(7)鳶(yuān)飛唳(lì)天者:語出《詩經·大雅·旱麓》:“鳶飛唳天,魚躍於淵。”鳶,鷂鷹。唳,到達。這裡是比喻在仕途上飛黃騰達追求功名的人。

(8)經綸:原指整理絲縷。引申為籌劃、治理之意。

(9)柯:樹枝。

作品譯文

風塵煙靄全部散盡,天空與山峰顯露出同樣清澄的顏色。讓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任憑它或東或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異的流水,天下獨一無二。江水全都呈現出一片青蒼之色,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遊動的魚和細細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湍急的流水快于飛箭,洶湧的江浪勢如奔馬。兩岸夾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耐寒常青的樹木。山依恃地勢爭著向上,互相比高比遠。爭著向高處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巒。泉水衝擊著石塊,發出泠泠的聲響;好鳥彼此和鳴,織成嚶嚶的諧美鏇律。蟬兒則無休止地鳴叫不停,猿猴則千百遍地啼叫不絕。在仕途上鷹一般沖天直上的人,望一眼這么美的峰巒就會平息熱衷名利的心;整天忙於籌劃治理世俗事務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黃昏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會漏下一些光斑。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以書信短札的形式,描寫了富陽至桐廬一百里範圍秀麗的山水景物。文體駢散相間,筆致清新雋永,歷歷如繪,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宋元思,一作朱元思,是錯誤的說法。

作者簡介

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家世貧寒,好學而有才華,為沈約所稱賞。南朝梁時官至奉朝請。因私撰《齊春秋》免官,後來奉封詔撰《通史》,尚未完成就去世了。他所寫的詩文,多描繪山水景物,文辭清拔,格調雋永,當時的人紛紛仿效,號“吳均體”。所著《後漢書注》、《齊春秋》、《廟記》等都已經散佚,今傳《續齊諧記》一卷、《吳朝請集》輯本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