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秘方

(2)乳瘡丸:每次9g,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

急性乳腺炎是細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絕大多數發生於產後1個月內的哺乳婦女,尤以初產婦為多。病原菌或直接侵入乳腺管,或自乳頭皸裂破損處侵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葉間的脂肪、纖維組織,引起化膿性感染,繼而發展為膿腫乳汁瘀積是發病的主要原因,乳汁瘀積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輕度感染者乳汁排泄不暢,乳房出現脹痛性腫塊,有觸痛。嚴重感染者全身症狀明顯,高熱,局部紅、腫、熱、痛明顯,腋窩淋巴結腫大及膿腫形成。淺表膿腫可見皮膚紅腫,有波動感;深部膿腫局部紅腫不明顯,但患處發硬,有深壓痛。預防本病應在妊娠後期保持乳頭清潔,經常用溫水肥皂水或酒精洗擦乳頭、乳暈,以加強皮膚的堅韌。乳頭內陷者,應向外牽拉,使之突出。哺乳期要定時哺乳,不能吸盡時應擠盡乳汁。乳頭有皸裂或破損時宜停止哺乳,並使用吸乳器吸出乳汁,皸裂處用抗菌素軟膏,待傷口癒合後再行哺乳。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乳癰”、“石乳”的範疇。其病是因肝氣不舒,熱蘊滯,復感外邪,經絡阻滯,以致乳汁不通,氣血失調所致。以桃梔玉竹膏輕輕按摩於乳腺疼痛部位,溫和的草本有效成分,通過皮膚透皮吸收,迅速作用於患病部位,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活血行氣,緩解乳腺疼痛。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1.肝鬱氣滯型:證見乳房發生硬結、疼痛,紅腫不甚明顯,乳汁不通,畏寒伯冷,伴有脘悶暖氣、食欲不振、情緒抑鬱,舌苔薄黃,脈弦數。
2.胃熱壅盛型:證見思乳腫塊增大,紅腫瀰漫,疼痛劇烈,惡寒發熱,或寒熱往來,舌苔黃膩,脈滑數。
3.氣陰兩傷型:證見潰膿後大多腫痛
減而趨愈,毒隨膿解,熱退身涼,腫消癰減,殘有創面,體質虛弱,舌紅,苔薄白,沉細。
一、可選用的西藥
1,終止乳汁分泌的藥物:
(1)乙烯雌酚;每次1—22mg,一日口服3次,連用3日
(2)苯甲酸雌二醇:每次2mg,一日1次,肌肉注射,至收乳為止。
2.抗生素:選用有效的抗生意控制感染
3.局部用藥:可用25%硫酸鎂溶液,濕熱敷於患處。
二、可選用的中成藥
1.肝鬱氣滯型:
(1)活血解毒丸:每次3g,一日2次,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2)乳瘡丸:每次9g,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
(3)蒲公英片(沖劑):片劑每次3—5片,一日4次,溫開水送服。沖劑每次15g,一日3次,開水沖服。重症者可酌情加大用藥量。
(4)如意金黃散:外用,用清茶、酯、植物油或蜂蜜調敷患患處。
(5)牛黃解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6)銀翹解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7)柴胡疏肝丸:每次6—9g,一日3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8)四逆散;每次4.5—9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2.胃熱壅盛型:
(1)生肌玉紅膏:外敷患處,用於膿淨後。
(2)連翹敗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3)清胃黃連丸:每次9g,一日l一2次,溫開水送服。
3.氣陰兩傷型:
(1)四妙丸;每次6g,一日1—2次,溫開水送服。
(2)八珍丸(補汁、沖劑):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2次;或濃縮丸每次8丸,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煎膏劑每次口服15-20g,一日2次。沖劑每次1袋,一日2次,開水沖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