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布筋骨草[忽布筋骨草]

忽布筋骨草[忽布筋骨草]
忽布筋骨草[忽布筋骨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四棱形,基部分枝,具短柔毛。葉對生,橢圓狀披針形、矩圓形至倒披針形。穗狀花序。小堅果,黑色,倒卵狀橢圓形,具網狀皺紋和微毛。種子卵形,黑褐色。花期7~8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20厘米。莖直立。四棱形,基部分枝,具短柔毛。葉對生,橢圓狀披針形、矩圓形至倒披針形,長2.5~8厘米,寬0.9~3厘米,先端圓鈍或尖,基部漸狹,全緣或具不整齊的鈍齒,兩面和邊緣均被柔毛。穗狀花序長3~11.5厘米;苞片卵形至橢圓形,長約3.9厘米,寬約2.7厘米,先端漸尖;花萼近鐘形,5齒裂,裂片近披針形。頂端漸尖,邊緣具柔毛;花冠白色,二居形,上唇小,2裂,下唇大,3裂,中裂片約等於側裂片2倍,花冠筒基部膝曲,長約1.2厘米,寬約2.3毫米,被柔毛;雄蕊4,2強,上面2枚與花冠的側裂片等長,下面2枚超過它,著生於花冠筒中部以上,伸出花冠外,花絲長5~8毫米,基部扁平,花葯丁字著生;雌蕊1,花柱長約1.8厘米,柱頭2裂。小堅果,黑色,倒卵狀橢圓形,具網狀皺紋和微毛。種子卵形,黑褐色。花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田邊地埂、河谷,及荒野陰濕處。

分布範圍

分布甘肅、青海、山西、河北、雲南、四川、西藏等地。

主要價值

【採集】6~7月采,洗淨,除去鬚根,晾乾。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藥》:"苦,寒。"

【歸經】《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感冒風熱,咽喉腫痛,咳嗽,吐血,高血壓,面癱,跌打瘀痛。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涼血降壓。治外感風熱,高血壓,咽喉炎,支氣管炎,尿路結石,瘡癰腫毒。"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鑑》:"解毒。治流行性感冒,中毒性肝臟損害及肝胃並病。"

③《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熱抗菌,活血消腫。治跌損瘀凝,面癱嘴歪,勞傷咳嗽,吐血,氣痛消毒,炭疽。"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