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諸家所說此類三昧之相狀、功能等雖皆通稱念佛三昧,然諸佛有三世、十方之異,並有法、報、應三身之別,故‘念’於觀、稱等有種種不同。據曇鸞之略論安樂淨土義、道綽之安樂集等所說,專注且相續不斷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狀或佛之神力,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願,稱名等,總稱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者,以念佛之心,證三昧之定,謂之念佛三昧。其中,念佛是一行之別目,三昧是禪觀之通名,通別合稱,故得此名。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諸佛現前三昧

《觀經》曰:“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指見阿彌陀佛), 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所以,能見十方一切諸佛者,即是妄伏真現,為正受也。

《觀經》曰“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諸佛現前三昧”也。

一行三昧

又“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以念佛之一行(菩薩萬行之一)。證入三昧故。《三藏法數·卷四》云:“一行三昧者,惟尊一行,修習正定也”。《文殊般若經·卷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不取相貌(非修觀想、觀象念佛故),繫心一佛,專稱名字(唯修持名念佛),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由上可見,修持念佛三昧之下手處,即是“惟尊一行,修習正定”“繫心一佛,專稱名字”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一行三昧也。

般舟三昧

又念佛三昧,亦名“般舟三昧”。以般舟之行,證入三昧故。梵語“般舟”譯中文為“佛立”。此法出《般舟三昧經》。期七日或九十日專念阿彌陀佛,常行不間斷,且無休息。以仗佛力,三昧力,自性功德力,故於定中,見十方佛,在其前立,如眼明之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復如是,故又名“佛立三昧”也。然般舟之行,說之是易,行之實難,若非過量聖人,末世實不易修,故印光大師《文鈔·復恆漸法師書二》云:“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說,其好高務勝耶?抑真為生死耶?如真為生死,當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擬效過量聖人所行之法,則必至著魔退道。且請息此念,庶可得益耳”。可見,般舟之行乃過量聖人所行之法,博地凡夫,不宜效法。

普等三昧

又念佛三昧,亦名“普等三昧”。《佛說無量壽經·卷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又《悲華經》稱其為“三遍至三昧”;《芬陀利經》稱其為“普至三昧”;

寶王三昧

《荘嚴經》稱其為“普遍三摩地”。如是等皆念佛三昧之別名也。《念佛三昧經·卷七》曰:“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蓋念佛三昧以總攝一切諸法故,而為三昧中王,故又稱“寶王三昧”也。

由上可知:“念佛三昧,別名甚多。稱雖不同,其義一也。蓋皆是以念佛心,於正定(三昧)中,見阿彌陀佛,以見阿彌陀佛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為此法之主本。

修行方法

稱名念佛

一心稱念佛名,達到一心不亂,本尊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東方藥師佛、阿閦佛等。

相關經典有《佛說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寶積經·不動如來會》《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觀像念佛

觀佛形象,一心繫念。

相關經典請參考《坐禪三昧經·第五治等分法門》

觀想念佛

一心觀想佛之相好。

相關經典有《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實相念佛

一心觀佛之法身實相。

相關經典有《佛說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經》

實相念佛境界高深,鮮有人涉及,其經典也不如稱名念佛的經典流通廣泛,特輯錄部分如下:

《佛說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經·正觀品第十》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欲得成就諸佛所說菩薩念佛三昧者,彼菩薩摩訶薩應當親近修習何法,能得成就思惟三昧耶?”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訶薩欲得成就諸佛所說念佛三昧,欲得常睹一切諸佛承事供養彼諸世尊,欲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住正念遠離邪心,斷除我見思惟無我,當觀是身如水聚沫,當觀是色如芭蕉虛,當觀是受如水上泡,當觀是想如熱時焰,當觀是行如空中雲,當觀是識如鏡中像。菩薩若欲入是三昧,當應深生怖畏之想,當念遠離譏嫌免他訶責,當念除去無慚無愧成就慚愧,當應成就奢摩他、毗婆舍那,當應遠離斷常二邊,常念一心精勤勇猛除去懈怠發廣大心,常念觀察三解脫門,常念先生三種正智,常念斷滅三不善根,常念成就諸三昧聚,常念成就一切眾生,常念等為眾生說法,當觀四念處,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當念四食過患,所謂摶、觸、思、識等,於是食中生不淨想,當念四無量,所謂修於大慈、行於大悲、安住大喜、具足大舍,當念成就諸禪而不味著。然復思惟一切諸法,常念不惜其身不保其命,捨身及心攝受多聞,念如是法,應如是護不得誹謗,多聞法財如所聞法如義受持,於諸佛所起尊重心,又於法僧生肅恭意,親善知識遠離惡友。除滅世間無義語言,不著世樂,不捨空閒,住於一切生平等心,於諸眾生無有退沒,無損害心亦無妒嫉。於一切法起稱量心,不作罪噁心無垢染,一切諸法無處可得。常求甚深廣大經典,於中恆起增上信心,莫生嫌疑無為異意,如是經典最勝廣大,常念誦持,常思演說。何以故?是為諸佛世尊道法,獨能生成佛菩提故,於當來世得彼無量諸佛功德,應當為他如法宣說。降伏憍慢莫亂正聞,恭敬尊重供養是法,舍諸欲求息諸諍競,除諸睡眠滅諸疑網,殄絕迷惑明識我見,不事戲論遠離尼乾、邪命自活遮羅迦波梨婆闍語言論等。常應善住檀波羅蜜中,圓滿屍波羅蜜,常念羼提波羅蜜,不捨毗梨耶波羅蜜,遊戲禪波羅蜜,具足般若波羅蜜,棄捨身命無愛惜心。如四大性不可改變,如於地界起平等心,水、火、風界亦復如是,成就身業心意精勤,無不活畏,不貪衣、食、湯藥、床鋪、房舍、殿堂一切眾具,樂行頭陀常住知足,不求利養,不事名聞,凡是愛著悉滅無餘。觀四念處斷四顛倒,不念惡刺永度四流,修四如意住四威儀,當具五根亦增五力,應滅五蓋不用五情,遠離五濁成五解脫,得入內自思惟廣大聖智,正觀五陰,不行六塵,降伏六根,亡滅六識,斷絕六受,除六渴愛,行六念處及六智分法,於六通中常求利益,修七覺分通達七界,滅除七使及七識住,離八怠惰除八妄語,明了世間八法所因,應得八種大人覺法,證八解脫修八正道,親近思惟廣大分別,專精遠離九眾生居,滅九種慢捐棄九惱,常思九種歡喜等法,親近修習九次第定,終不念行十種惡業,而勤造作十善業道,常求如來十種力智。

“不空見,我今為汝略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念佛三昧法門,諸所當得大利益事。若有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念佛三昧,如是修者名報佛恩。思惟是者即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當滿足彼諸佛法,乃至能為一切眾生作大依止,亦令成就無上種智故。不空見,斯諸菩薩摩訶薩有大智故乃能思惟,非彼聲聞、辟支佛人得觀察也。不空見,若人於此念佛三昧,或時親近思惟修習,若受持、若讀誦、若書寫、若教書寫、若教讀誦受持、若少開發、若為解說、若能廣宣,彼雖少時勤苦疲勞,然其所作終不虛棄,必獲果報得大義利。不空見,彼菩薩摩訶薩以為他受持法故,速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當來世決定作佛。不空見,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彼聲聞、緣覺二乘境界。若人暫聞說此法者,是人當來決定成佛無有疑也。”

爾時,世尊為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若人慾修此三昧,能念一切諸如來!

彼既思惟是法門,諸非法處當遠離,

亦當遠離無慚愧,破除斷見及與常,

復應安住三空門,當念勤修解脫智。

既拔三種不善根,即亦思惟三善本,

若知觀察三受處,得斯妙定良非難。

若人慾求勝三昧,先應持戒後修智,

自然遠離諸邪見,亦無戲論及語言,

次第觀受斯皆苦,然後觀察生滅心。

若人思惟三昧時,當應深念出世事,

諸法有疑鹹悉除,得此三昧甚為易。

亦應善通四念處,先當觀身不暫住,

恆求解脫及禪定,不愛壽命豈惜身?

弗以多聞陵侮人,寧當誹謗於正法?

聞正法已能思惟,晝夜受持身所誦,

尊重諸佛深敬法,承事僧眾不敢輕,

善知識所常念恩,遠離一切諸惡友,

不與惡人同坐起,除彼為眾說法處。

為求最上菩提故,終勿舍離阿蘭若,

一切眾生皆平等,於諸法中莫分別。

欲求彼法真實際,諸法相中無著心,

彼輕慢意悉能除,不久必得此三昧。

明識我見及疑心,亦當覺察諸調戲,

不得起於惡欲意,應滅諍競與睡眠。

若不學彼外道法,諸是戲論自然除,

但能隨順佛法言,求此三昧須臾獲。

常行布施及戒忍,勇猛精進無倦時,

恆處禪思及智慧,自然得斯三昧行。

能施頭目無愛畏,舍余諸物終不疑,

彼趣菩提無艱難,亦速獲斯凝靜定。

若能持心如大地,又同水火及與風,

更等虛空無邊崖,彼人速得此禪定。

若有精誠身口意,彼不貪食及衣財,

其於眾具既無求,能如是修證三昧。

應常專念四正勤,亦當成彼諸神足,

速須遠離顛倒想,煩惱棘刺先斷除。

當念杜絕四流河,亦思乾消諸渴愛,

具足五根及五力,分裂破壞五蓋衣。

五種欲事不俱懷,內心幻偽亦宜舍,

復當願求五解脫,思惟五身三摩提。

應速觀知五陰處,正心和敬於六緣,

彼不恭慎應遠離,亦當減損六觸身。

於六受處心正觀,常念斷除六種愛,

復以六通成就世,亦修六念及智明。

勤求七覺七聖財,必須舍彼疑惑處,

欲得三昧恆若斯,漸當散滅諸煩惱。

彼常遠離七識住,斯八顛倒亦拔除,

若能住於八正道,自當速證此深定。

恆住八大丈夫行,復以八解自娛心,

不染八法離世間,獲最勝智當不遠。

於他人所無嗔心,先應除此九種慢,

思九歡喜根本法,得彼次第九種禪。

絕此十惡不善因,應修智人十種善,

若能修行十種力,得是三昧終無難。

當念攝持諸善法,放舍不善眾惡緣,

前後勤求彼正念,證此三昧豈能久?

若住如是三昧已,當轉智力不思議,

遍見諸佛金色身,所生常得聞正法。

若欲見彼諸世尊,或已滅度及現在,

當來一切愍世者,應思惟此勝三昧。”

印光大師開示不可舍持名而修觀法

切不可謂持名一法淺近,舍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法。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墜。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與徐福賢女士書)

然念佛法門,亦有多途,求其妥當,惟有持名。即如觀像、觀想,亦有流弊。以心地不明,觀法不知,或起魔事。若觀實相,則誰能徹契?是故念佛之人,不可務為高遠,當事(奉行)實行也。緬甸一後生,念佛甚切,頗現淨妙境界,自以為得。光令但期一心,勿希境界,否則難免著魔。今年四月間來信,所有境界,極其險惡。光與彼書,當攝心靜念。所有境界,皆作幻化。好勿歡喜,惡勿怖畏,自可消滅。須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若到心佛相應之時,有境界無境界皆可。未到心佛相應之時,妄欲即見勝妙境界,即是招魔之根。(淨業社開示法語)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攝機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觀,必須熟讀《觀經》,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淨佛現,境非外來,唯心所現,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則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則觀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體是妄,與佛與心皆不相應,即伏魔胎。因茲(此)妄欲見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現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業所現,遂大生歡喜,情不自安,則魔即附體,喪心病狂。縱令活佛現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以致求益反損也。善導和尚云:“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繼即生。”誠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詳審。又至誠懇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盡心力以行之則幸甚。(復吳希真居士書一)

觀雖十六,行者修習,當從易修者行。或作如來白毫觀,或作第十三雜想觀。至於九品之觀,不過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與後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為作觀也。觀之理,不可不知。觀之事,且從緩行。若或理路不清,觀境不明,以躁心浮氣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觀境現前,若心有妄生喜悅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復致退前功。故《楞嚴》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為千穩萬當之行。待至心歸於一,淨境自會現前。(復崇明黃玉如書)

觀想本佛所開示,但以世人每每不能徹底息滅妄想,以躁妄欲得之心修觀,則甚危險。古今來著魔者,多坐(因,由於)此故。故古德謂,境細心粗,觀難成就,或起魔事。非謂絕不許人修觀,亦非謂修觀通皆著魔也。今以馬君一人有效,遂並從上祖師真實為人之語而疑,可見汝與諸友,同皆在重今輕古之流派中。似此見解,必致見異思遷,以求所謂奇特玄妙者。異日有提倡高超玄妙之餘法惑人,於少時間便成佛道之誑言,定當隨之而舍此修彼。(復慧昭居士書)

念佛必須攝心,使雜念無由而起。若欲攝心,則當諦聽。若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自然心不至於大散。雖不作觀,亦同作觀。若心不能攝,觀境不清,理性不明,妄欲得生上品,任己意以作觀,則著魔發狂者多多矣。往生上品,豈作觀方能哉?念至一心,並有大菩提心,又復自行化他,廣行六度,誰不能登上品?而以作觀為上品之因,亦一往之說也。攝心念,為上中下共修之道,其得益則隨人而分大小。作觀,則不知所以然者,斷斷不可盲修,以其或致著魔也。(復李吉人居士書)

一往:一時。

以上摘自印光大師《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故事典故

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余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嗔;有能除嗔,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

複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是諸菩薩欲度眾生,諸餘三昧,無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滅諸罪。

複次,佛為法王,菩薩為法將,所尊所重,惟佛世尊,是故應常念佛。譬如大臣特蒙恩寵,常念其主。菩薩亦如是,知種種功德、無量智慧,皆從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

常欲不離諸佛者,菩薩世世所生,常值諸佛。

問曰:菩薩當化眾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未入菩薩位,未得阿稗跋致,受記別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不能自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又如少湯投大冰池,雖消少處,反更成冰。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聲聞辟支雖有涅盤利益,無一切智故,不能教導菩薩。諸佛一切種智故,能教導菩薩。如象沒泥,非象不能出;菩薩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

複次,菩薩作是念,我未得佛眼,如盲無異。若不為佛所引導,則無所趣,錯人余道。設聞佛法、異處行者,未知教化時節、行法多少。

複次,菩薩見佛,或眼見心清淨。若聞所說,心則樂法,得大智慧,隨法修行而得解脫。如是等值佛無量益利,豈不一心求欲見佛。如嬰兒不應離母,行道不離糧食,大熱不離涼風、冷水,大寒不離火,度深水不離船,病人不離良醫,菩薩不離諸佛。過於上事,父母、親屬、知識、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諸菩薩離諸苦處,住世尊之地。

問:云何得不離諸佛?

答:眾生有無量劫罪因緣,雖行福德,智慧薄少;雖行智慧,福德薄少。菩薩求佛道,要行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眾生中,發慈悲心,滅無量劫罪,得無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諸法無明,得無量智慧。二行和合,世世不離諸佛。

複次,菩薩常愛樂念佛故,捨身受身,恆得值佛。如眾生習欲心重,受淫鳥身;嗔恚偏多,生毒蟲中。菩薩不貴轉輪聖王人天福樂,但念諸佛故,隨心所重而受身形。

複次,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如般舟三昧經中說,菩薩入是三昧,即現生阿彌陀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