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男快女教授

快男快女教授

快男快女教授是指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第2名譚維維、2007年快樂男生全國10強王錚亮返回母校四川音樂學院參加“回報師恩”見面會,並受聘擔任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新聞一出,爭議四起,很多評論認為:高校傍大明星,只能說明大學沒有底氣,高校和明星只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做明星的渴望在大學舞台上一展風采,而高校也渴望通過明星效應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有評論認為,快男超女做本行的教授工作應無大礙,不能將“明星當教授”一竿子打死。

事件簡介

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第2名譚維維、2007年快樂男聲全國10強王錚亮返回母校四川音樂學院參加“回報師恩”見面會,並受聘擔任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此訊息發布後,質疑聲不斷。有輿論認為,這和其他明星受聘擔任高校客座教授一樣,“有名無實”,高校和明星只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四川音樂學院通俗音樂學院院長楊士春解釋說,聘請明星當教授,各校的出發點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快男快女教授快男快女教授

“實際上,聘請譚維維、王錚亮為學校的副教授,是我們早就打算做的事。”楊士春在辦公室向記者介紹了事情的經過。“聘任工作早在今年暑假就已經開始醞釀。通俗音樂學院領導認為譚、王二人既是四川音樂學院的知名校友,在外又有較好的社會聲譽,於是向校領導匯報,希望聘請兩人為副教授。隨後得到了校領導的支持。”
楊士春表示,考慮到兩人的特殊身份,譚維維和王錚亮並不擔任日常的教學工作,他們的工作主要包括:回校給學生上公開課,對出專輯、參加各類比賽的特殊學生群體進行輔導,擔任學年考試的主考官等。
至於兩人的待遇問題,四川音樂學院黨委書記柴永柏表示,他們的薪資待遇將按照統一的標準,即基本工資加教學任務來綜合核算。據悉,按川音的標準,兩人的底薪大概是2000元,課時費每節課100多。

很少講課

“很多人不知道,王錚亮本來就是四川音樂學院的教師,譚維維畢業後也輔導過本校的學生。”楊士春說。王錚亮2005年成為講師。“實際上現在把王錚亮聘為副教授,都已經有點晚了。和他同年進校工作的教師,有的去年就被聘為副教授了。”

快男快女教授快男快女教授

而王錚亮說,在學校當教師期間,他平均每周3~4天有課,每天4節課左右。“2007年年底,因為參加快樂男聲,我就不能每周回去上課了,為此我考慮過辭職。”王錚亮說,這3年來,自己回校上過7次公開課,“一般從講師到副教授大約需要8年時間,而我從講師到副教授用了5年。”
而譚維維則表示,得知學校決定聘自己為副教授,“我感到很驚訝,因為我沒有多少教學經驗。”譚維維表示,10月母校將舉辦一個流行音樂方面的論壇,她已經確定要參加,算是履職的一個方面。

怎樣上課

“演唱會也是教學資源”柴永柏教授表示:“作為特聘教授,我們的硬性原則是至少保證一個月有一次課。因為譚維維、王錚亮還兼有藝人身份,所以我們將採取新的大舞台教學模式。比如他們開演唱會,可以帶學生去參與;或者通過網路進行視頻授課,如果有時間就可以回校上公開課……”柴永柏表示,如果特聘教授多次沒有按照規定完成相關課時,校方也將保留對其解聘的權利。“由於才剛開學,他們上課具體的內容還沒有確定。但是基本都應該和通俗音樂及唱歌相關。”

相關評論

“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第2名譚維維、2007年快樂男生全國10強王錚亮返回母校四川音樂學院參加“回報師恩”見面會,並受聘擔任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新聞一出,爭議四起,很多評論認為:高校傍大明星,只能說明大學沒有底氣,高校和明星只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做明星的渴望在大學舞台上一展風采,而高校也渴望通過明星效應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有評論認為,快男超女做本行的教授工作應無大礙,不能將“明星當教授”一竿子打死……”  

快男快女教授快男快女教授

支持

又見明星當教授,網友“熱情高漲”。不過,網友關注的恐怕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明星”與“教授”這兩個有噱頭的辭彙,或許換做任何一個你我沒聽過名字的人,都不會掀起如此“波瀾”。從這我們知道,當此事被報導後,公眾關注時便已經戴著有色眼鏡了。
這也不能怪罪於公眾,當趙本山、成龍、周星馳、李湘等名人被聘為“教授”後,不見他們上課,沒見過“明星老師”成為不少學子的感嘆。在這樣的氛圍下,無怪乎網友狐疑滿地了。
其實,明星首先是一個公民,他們也有自己的權利選擇唱歌演戲之外的職業。換位思考一下,你我不是還會經常為生活而跳槽換職業嗎?明星就不能因或這或那的緣故不僅僅只唱歌演戲嗎?因而從情理上分析,明星當教授並無不可。
據透露,譚維維和王錚亮的工作主要包括:回校給學生上公開課,對出專輯、參加各類比賽的特殊學生群體進行輔導,擔任學年考試的主考官等。這從能力上分析,作為選秀明星的超女譚維維與快男王錚亮,對這些工作,顯然是有能力做好的。而且,王錚亮本來就是四川音樂學院的教師,譚維維畢業後也輔導過本校的學生。更何況,二人都表示,既然職責在身,那就一定會做好本職工作,故而,公眾應該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所謂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你是人才,具備相當的能力,大學聘你無可非議。
再說了,聘明星當教授在國外也並不少見。在德國流行音樂學院,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師是專職的,他們主要從事作曲、指揮、和聲等理論教學,而另外三分之二的教師則大多是流行音樂明星,他們遍布歐洲各地。當演出淡季來臨時,這些明星就會來學校,講授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需知,音樂是一種需要實踐與經驗打磨的藝術,這些明星的經驗,對學生而言,顯然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建議

對於明星當教授,沒什麼不可以。教授不等於論文遍地,不等於著作等身。教授,傳道授業解惑。只要品行端正,有育人意識;專業技能優異,能培養人才;掌握教育教學方法,能讓“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學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可以當教授。在某種程度上,一個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授,比一個只會製造“文字垃圾”的教授,要有用的多。
但是,當前流行的明星當教授,也確實存在問題,主要是教授沒有履行教授的義務和職責,沒有發揮出這些“明星”教授的育人功能,成了“空頭教授”。無論是成龍、牛群,還是譚維維、王錚亮,他們基本上都沒有擔任日常教學工作,而只是做一些形式上的講座、公開課,或者當一下指導教師、評審、考官。這也就難怪人們質疑了?因為當明星戴上“教授”這頂帽子之後,學生和其他教師衡量明星的標準便是教授的標準,而不再是明星的標準。
因此,明星不是不可以當教授,但要當就要當得名副其實。如果難以履行和其他教授同樣的義務和職責,明星就應該有自知之明,不要接過那個教授的聘書。如果一個明星不能和校內其他教授一樣教書育人,學校就不要委屈自己,不要輕易遞出“教授”的聘書,即使遞出了,也要及時地予以解聘。

反對

高校聘請演藝明星當教授,這些年早已不是稀奇事,一些著名藝人不管是論資歷還是功力,送一個教授的頭銜算得上當之無愧的,儘管他們或許無暇真的站在講台上教授一番,畢竟迎合了校方的媚星訴求和學子的追星熱情。可如今,超女快男也成了高校的座上客,就未免讓人覺得多少有些彆扭。
應當承認,超女、快男過五關斬六將,一路走來委實不容易,從一定意義上說恰恰顯示出其不凡的才氣。然而,誰都知道,快男、超女純屬炒作產物和娛樂產品,且不說其素質、內涵夠不夠教授的“格”,單就其一夜成名或一秀走紅的套路,顯然與崇尚嚴謹、持重的高校氛圍是根本搭不上邊兒的。
高校熱衷於跟快男、超女套近乎,不惜拿教授、副教授的頭銜相贈,表面看是借名人、紅人的名氣,給自己臉上貼金,進而也圖個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是個雙贏的交換行為,實際上,恰恰暴露出學術浮躁風氣盛行的當下,某些高校的超女、快男情結,試圖靠炒作、娛樂的方式提升形象,顯然是底氣不足的表現。
近年來高校瀰漫的虛浮風氣詬病,貪圖虛名甚至弄虛作假,缺少務實創新精神,過於追求表面浮華的包裝、炒作,由此引發了有識之士對未來高教人才素質的擔憂。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請快男、超女當副教授,不但不能提升高校的形象、品位,相反是一種自我矮化的愚蠢做法,令原本讓人景仰的高等學府,淪為街頭賣藝的草台班子,而且難免會誤導學子,不是潛心做學問,練內功,出成果,而效仿這種注定只能是鳳毛麟角甚至曇花一現的成名捷徑,這怎能不令人憂心!

評判

為何要聘請超女快男當副教授?人家早就說得很明白了。“通俗音樂學院領導認為譚、王二人既是四川音樂學院的知名校友,在外又有較好的社會聲譽。”高校就是衝著人家的名氣而去。
高校傍大明星,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大明星在高校的舞台上一展風采,戴上一頂“學術帽”。你看,人家多“和諧”!大家各取所需,又心照不宣;都是奔著自己的利益小算盤,卻又顯得冠冕堂皇。高校畢竟是高校,明星畢竟是明星,將一切“私心”都可以“美化”和“包裝”成秀麗的“公心”。其實,我們對超女快男當副教授,大可不必憤憤不平。現在誰不知道教授已經貶值了,專家已經變成“磚家”了,超女快男當副教授,有何不可以呢?
超女快男當副教授,當的還是“偽教授”,因為不用擔任日常教學工作。據說,人家3年來,也只上過7次公開課,可人家卻照常被聘請副教授。據說,客座教授已經不吸人了,因為是形式。但副教授就不一樣了。有地位有待遇,“出門在外”還能在名片上印出來,讓人多拋一次媚眼,而當上副教授又沒有上課任務,這樣的“買賣”多划算。說起來,我們也別過多指責超女快男的“偽教授”身份。在高校,又有多少教授真正擔任教學工作?他們不是忙著“走穴”嗎?不是忙著外快嗎?
有“偽教授”,自然有“偽研究生”,然而,這些都是高校所需要的。高校要出名,不靠實力,只靠這些,顯然,還會伴生出太多的抄襲論文的“高校學者”。別跟我提大學精神,當大學身上充斥著太多的“垃圾文化”,“精英文化”就由此離開。還是王安石說得好,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遺憾

這樣的大學實際上是在透支理想。大學本身,是充滿理想主義、探求學問的場所,理想主義是大學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但當大學越來越功利與勢利,熱衷於迎合社會的時候,往往會失去文化的厚重並很難避免媚上、媚錢、媚俗。大學如果不克服工業化和商業化帶來的過度實用主義,其所崇尚的人文主義的理想和精神便可能喪失殆盡,最終,大學只能降格為一種庸俗教育的場所。這,正是透支理想的可怕之處。
對“快男超女”副教授的出現,眾多網友“很搞笑”的評價背後,既有對大學失范的無奈,也有不屑。大學不是秀場,“搞笑”請勿過度!

大學需要大師而非大腕

超女快男”再一次躥紅網路,不過這次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美妙歌喉,而是他們閃亮的新身份。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第2名的譚維維,和2007年快樂男聲全國10強王錚亮,受聘擔任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的訊息,成為了大家熱議的焦點。

快男快女教授快男快女教授

“超女快男當教授”。超女快男能不能當教授呢?校方給出答案是:藝術院校聘請明星當教師,有藝術類專業的特殊性。意思是,藝術類院校教學,要達到良好的效果,要有理論方面的基礎,也得有來自一線的實際經驗。像怎么和樂隊合作,怎么感染觀眾?類似這些問題,如果有來自一線的豐富實踐,在教學中會更有說服力。
這個解釋聽起來挺有道理,不過還是有更多的人表示質疑。有網友說了,說到經驗,平時躬耕不輟幾十年的農民伯伯比任何人種地的經驗都豐富的多,可也沒見哪個農業大學就因為種地經驗豐富,就聘請農民伯伯來當教授的。這位網友的意思很明白了:學校就是在打名人牌,搞名人效應。
持這種觀點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所以有人調侃,大學不僅需要大師,也需要大腕。他們還舉出很多的例子,比如,一些大家熟悉的明星大腕:唐國強是南開大學文學院的兼職教授,周星馳是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的客座教授,趙本山是國防科技大學客座教授,還有來自韓國的明星張娜拉是北京華嘉學院的副教授。還有,成龍是北京大學影視編導的“特座教授”。這兒出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新詞,別人叫客座教授,而他叫特座教授。另外還有很多名星,比如曾志偉、李湘……
這些“教授”有特座的,有客座的,還有兼職的,另外還有榮譽的,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它們有什麼區別,估計一般人都弄不明白,也很難弄明白。可是我還是想知道,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大學教授呢?換句話說,現在的大學評選教授,有沒有一個標準?即便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提拔,是不是也得有個尺度呢?還是說只要是腕兒就行?
對教師來說,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這首先是教師的職責所在。如果光考慮老師的名氣,而把學校的教學質量,學生的感受放在後面,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明星不是不能當教授,但既然有了“教授”這個神聖的稱號,就要負起責任來。尤其是明星教授,也許更要注意平時的言行。畢竟學校不是舞台,教學也不是走秀趕場。還是儘量把專業方面的經驗多多地和自己的後輩們分享吧,這樣才不負“教授”的名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