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潛能激發

對於心理潛能人們一般都狹隘地理解成意志的激發。的確,意志最能夠體現人的意識能動性,有恆心有毅力有信心人們往往能夠做到很多看起來不能做到的事情。 但是,心裡潛能不僅僅是意志,任何心理活動都還有相當多的能量沒有被挖掘。 這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任何心理活動都存在著潛能,這些潛能往往能夠通過特殊的訓練逐步釋放出來。 對於絕大多數人,能力發展是不均衡的,潛質也不均衡。每個人各有其特點。發揮自己的前提是認識自己,智慧人生。

認識潛能

是指人具有的但又未表現出來的能力。正是因為潛能的隱蔽性,許多人並不能夠有效地認識和開發自己或孩子、學生的潛能。

分類

潛能分為生理潛能和心理潛能。但在我看來,潛能的發掘和發揮都存在著極大的心理因素。人通過提高認識、學習技巧、培養感受力領悟力、堅強意志等方法都能夠發揮人的生理、心理潛能因此,從廣義角度,任何的潛能都屬於心理潛能。

心理潛能

在我身上就有典型的例子。

我的記憶力不好,經常丟三忘四,特別是對人名、電話號碼等很難記住,在記憶力測試中得分遠不如一般人。但是,由於採用系統學習法,多維網路理解記憶,儘可能以整體模組打開記憶通道,我學到的東西或用心記憶時記住的東西比人們遠遠為多,在和我談天和共事時您就可以發覺,以至於我說我記性不好時沒人會相信。

我認為世界是廣泛聯繫的,並且把廣泛聯繫作為心理潛能激發的第一步。聯繫是人的需要,感覺剝奪實驗並不是完全的感覺剝奪,但已經讓人無法忍受。

主講簡介

李勝傑

國際催眠激勵大師;美國NGH/AAH催眠協會頂尖催眠師;亞洲國際催眠師培訓學院院長;李陽瘋狂英語訓練營首席激勵導師;福建省情商研究會副理事長;團中央、國家婦聯、關工委“關注未來關愛孩子”活動演講專家具有華文講師中公認的第一魔力聲音的稱號。訓練足跡遍布中國各地,培訓了數十萬的學員,曾輔導教練的企業:德國ABB、中興通訊、摩托羅拉、中國電信、TCL、聯想、康明斯、香港瑞安、中國移動、勝利油田等數百家國內外著名企業。

《激活財富神奇潛能》A

第一輯 自信心

第二輯 成功與致富

第三輯 目標設定

第四輯 時間管理

第五輯 提高記憶力

《激活財富神奇潛能》B

第六輯 克服恐懼

第七輯 情緒控制

第八輯 身心健康

第九輯 魅力四射

第十輯 行動力

《德波諾思維訓練》各講主要內容:

CoRT 1:拓寬

第1課:對待觀點(PMI)有目的地檢查觀點正面的、負面的和有趣的方面,而不是馬上接受或者拒絕。

第2課:相關因素(CAF)儘可能廣泛地考慮有關情況的所有可能因素,而不只是考慮最直接的那些。

第3課:規則:基本的目的和相關原則,總結上面兩課。

第4課:結果(C&S)。考慮直接的、近期、中期和長遠的結果。

第5課:目的(AGO)找出並定義自己的目的,清楚自己的目的同時理解他人的目的

第6課:計畫。基本的性質和相關過程,對前面兩課的總結。

第7課:優先權(FIP)選擇不同的可能性和備選方案,按照優先權順序排開。

第8課:備選方案(APC)產生新的方案和選擇,而不要限制在原來的方案上面。

第9課:判斷。不同的方法,總結前面兩課的大部分內容。

第10課:他人的觀點(OPV)暫時放下自己的觀點,考慮所有其他人對相關情況的觀點。

CoRT 2:組織

第1課:識別。有意識的識別某個情況從而更容易理解和處理它。

第2課:分析。兩種分析方法。有目的地把情況分解開來更有效地思考它。

第3課:對比。為了理解情況而使用對比。檢查相同點和不同點。

第4課:選擇。有意識地尋找滿足要求的答案。從各種可能性中選擇。

第5課:尋找其它方法。探索解決問題的其它途徑。

第6課:開始。對實際情況開始進行思考。第一步該做什麼?

第7課:組織。組織解決實際情況的方式。

第8課:集中。考慮情況的不同方面。清楚當前所考慮的方面。

第9課:鞏固。目前取得了什麼進展。總結那些已經做了,那些還沒有做。

第10課:結論。得出一定的結論。即使最後得出沒有可行的結論也行。

CoRT 3:互動

第1課:同時考慮雙方(EBS)。在辯論中同時考慮兩個方面,而不是盲目的支持一方。

第2課:證據:類型。辯論中提出的證據的類型。區分事實和觀點。

第3課:證據:價值。訓練評定證據的價值。並不是每個證據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第4課:證據:結構。檢查證據:它是否獨立,是否依賴於另一證據,另一證據是否又依賴於其它證據,等等。

第5課:同意,不同意,不相關。增加支持觀點的證據,去掉不支持觀點的證據。

第6課:保持正確1。兩種保持正確的方法:(1)檢查觀點本身,它的套用和效果。(2)參照事實、權威和感覺。

第7課:保持正確2。另外兩種保持正確的方法:(1)使用名字、標籤和分類。(2)判斷,包括使用評價詞。

第8課:錯誤1。誇大――錯誤地下結論,走極端。僅僅把結論建立在部分情況上。

第9課:錯誤2。另外兩種錯誤的方法:誤解和偏見。

第10課:總結。辯論完後得到了什麼?不能達成一致的7種可能的結果。

CoRT 4:創造力

第1課:正確,錯誤和PO。“PO”,是說明在沒有經過判斷或者分析的情況下就得出的有創造性的觀點。

第2課:手段。不只是利用觀點本身,還有他們引出的其它觀點。

第3課:隨意的輸入信息。那些輸入的無關的謬誤會使情況發生改變。

第4課:概念質疑。檢驗概念的“唯一性”會導致用另外的方式做事。

第5課:支配性觀點。大多數情況下都有占統治地位的觀點。為了具有創造性,必須擺脫這些觀點的束縛。

第6課:定義問題。對問題進行定義會使它更容易解決。

第7課:剔除謬誤。從觀點中找出謬誤並去掉它們。

第8課:聯合。通過考慮表面上沒有聯繫的觀點的性質,可以用融合或者結合的方式來創造新觀點。

第9課:要求。理解要求可以對創造性的觀點產生影響。

第10課:評價。某個觀點完全滿足要求嗎?它有那些優點和不足?

CoRT 5:信息與情感

第1課:信息。分析信息並評價它的完整性。考慮丟失了哪些有用信息?

第2課:問題。熟練使用問題。問題的目的和方向。開放性問題和封閉性問題。

第3課:線索。線索、推論和暗示。對給定信息的極大外推。把兩種線索結合起來。

第4課:矛盾。錯誤判斷,錯誤結論和其它錯誤的使用信息的方式。

第5課:猜測。信息不完整時使用猜測。好的猜測和差的猜測。

第6課:信任。可信性。如何評價我們獲得的信息。證明,確信,信任,一致同意,權威,媒體,奇聞,等等。

第7課:已有的觀點。通常代替個人的思考――老套,陳詞濫調,偏見,大眾觀點,等等。

第8課:情緒和自我。情緒對思考的影響。通常的情緒和利己主義(必須正確,試圖扮滑稽,要面子,等等)。

第9課:價值。價值決定著思考和最後結果的可行性。正確地評價價值而不要試圖改變它。

第10課:簡化和清晰化。最後歸結為哪一點?情況是什麼?思考的是什麼?

CoRT 6:行動

第1課:目標。思考要做的第一件事。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它將作為思考的主題。儘可能明確和集中的選擇“思考目標”的重要性。

第2課:擴展。目標選好之後,下一步就是對它在深度、廣度和多樣性方面進行擴展。這是開放性思考。“對於......儘可能多的思考”。

第3課:濃縮。第三步是把擴展思考濃縮成更切實、有用的東西:要點、摘要、結論、選擇。

第4課:TEC(TARGET-EXPAND-CONTRACT)--目標―擴展―濃縮。按次序使用上面三個工具。訓練確定目標,思考主題並提取出可行的結論。

第5課:目的。搞清楚思考的確切目的。到什麼時候為止:作出決定,得到行動計畫或者觀點?思考的一般目標和特定目的。

第6課:輸入。要考慮的情況、情景、框架、可用信息、因素和人。所有應該考慮的情況。

第7課:解答。各種備選的解決方案,包括最明顯的、傳統的和最新的。產生解決方案和補救缺陷的方法。

第8課:決定。決定的過程。從備選方案中選擇最好的。選擇的優先權和標準。決定的結果和評價。

第9課:實施。執行。得出思考的最後結果。制定實現最後選擇的步驟。把思考付諸實際行動。

第10課:TEC-PISCO。套用整個PISCO過程:目的―輸入―解答―決定―實施(Purpose-Input-Solutions-Choice-Operations)。合併所有的TEC-PISCO框架,使用前面的三個工具(TEC)來詳細定義PISCO的每個階段。

激活腦、眼潛能 提高閱讀速度

人腦的優勢

● 人腦由140億個腦細胞組成,每個腦細胞可生長出2萬個樹枝狀的樹突,用來計算信息。人腦“計算機”遠遠超過世界最強大的計算機。

● 人腦可儲存50億本書的信息,相當於世界上藏書最多的美國國會圖書館(1000萬冊)的500倍。

● 人腦神經細胞功能間每秒可完成信息傳遞和交換次數達1000億次。

● 處於激活狀態下的人腦,每天可以記住四本書的全部內容。

● 人類對於大腦的研究有2500年的歷史,然而對自身大腦的開發和利用程度僅有10%。

人眼的優勢

● 人的每隻眼睛有1億3000萬個光接收器,每個光接收器每秒可吸收5個光子(光能量束),可區分1000多萬種顏色。

● 人眼通過協調動作,其中的光接收器可以在不到1秒鐘的時間內,以超級精度對一幅含有10億個信息的景物進行解碼。

● 要建造一台與人眼相同的“機器人眼”,科學家預計將花費6800萬美元,並且這台“機器人眼”的體積有一幢樓房那么大!

眼腦直映

● 速讀訓練記憶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閱讀者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的飛躍。由於人眼、人腦的器質優勢,只要通過訓練,源活潛能,要達到一目一行、一目十行就不是難事。

● 科學研究表明:在低等動物中,動物的器質結構差異決定了某些動物即使通過訓練也不會具備某些技能,就如家犬很難被訓練成優秀的獵犬一樣;但作為高級動物的人,其器質結構的先天差異是十分微小的,這就好比一個搬運工和一個學者,搬運工成不了學者並不是先天決定的不可能,而是後天的不訓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