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藝馨芳

德藝馨芳

《德藝馨芳》於2006年出版,本書收錄了“中國文聯和中國劇協在應試舉辦紀念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兩位大師的弟子、家人和有關學者的發言,以及各地戲劇研究者為紀念他們所擬定的研究文章。全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紀念梅蘭芳先生的文章,第二部分是紀念周信芳先生的文章,第三部分則是探討梅蘭芳和周信芳兩位大師藝術追求、創造精神的綜合性文章。

圖書簡介

本書收錄了“中國文聯和中國劇協在應試舉辦紀念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兩位大師的弟子、家人和有關學者的發言,以及各地戲劇研究者為紀念他們所擬定的研究文章。全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紀念梅蘭芳先生的文章,第二部分是紀念周信芳先生的文章,第三部分則是探討梅蘭芳和周信芳兩位大師藝術追求、創造精神的綜合性文章,具體包括梅葆琛的《懷念父親梅蘭芳》、李玉芙的《音容教誨永難忘》、曹明的《為何成為傳世之作》、小王桂卿的《先生的恩德》、沈鴻鑫的《麒派的形成和麒派的特徵》等31篇文章。

目 錄


絕藝長傳德為先――深切懷念梅蘭芳先生
懷念父親梅蘭芳
戲劇改革的先驅――紀念先父梅蘭芳誕辰110周年
恩師教誨 終生受益
音容教誨永難忘 李玉芙
慈父心 思師情――陳正薇回憶恩師梅蘭芳先生二三事
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俞振飛憶梅蘭芳
胡適與梅蘭芳
梅蘭芳在前線――憶1958年梅蘭芳先生赴福建前線慰問軍民
紀念大師的另一面
人隨心動 戲隨神移
梅蘭芳的老唱片 榮俊為
《霸王別姬》為何成為傳世之作
全面地認識梅蘭芳
1913年-2003年研究梅蘭芳之成果綜述
周信芳的藝術成就與演劇思想
周信芳談流派
先生的恩德
京劇與上海
麒派的形成和麒派的特徵
周信芳的政治熱情與藝術創造
京劇流派演員――從學譚鑫培最好的是周信芳談起
袁派、裘派與麒派
麒派者,氣派也!
從《斬經堂》感受到的“麒派”風範和周信芳的創造精神
麒派藝術在東北的發揚光大
中國戲曲藝術家的傑出代表――在紀念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傳承大師風範 開創京劇新紀元――寫在紀念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10周年之際
紀念他們 學習他們――為紀念梅蘭芳、周信芳110周年誕辰而作
向梅蘭芳、周信芳二位大師學習 正確認識和處理京劇的承傳和革新
梅蘭芳、周信芳的現代意識與美學精神
編者的話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6-12-01
·版次:1
·總頁數:276
·印刷時間:2006-12-01
·印次:1
·字數:170000
·ISBN:9787104024699
·大小:大23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紇藝長傳德汐免――深切懷念梅蘭芳先生
馬少波
梅蘭芳同志的藝術成就譽滿全球,絕藝長傳,我不贅述了。自1949年6月23日他作為南方代表團的成員,我作為華東代表團的成員同車相識一起進京,出席第一次全國文代會後共事交往,直到他1961年病逝,我們朝夕相處,長達十餘年。他為人溫文爾雅、柔中含剛、是非分明、正直勇敢、謙虛謹慎、克己從人、俠肝義膽、珍重友誼,而且善於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努力自我超越。他的道德情操,由於我身感膚受,終生不能忘懷。發言時間所限,我只能略述一二記憶猶新、鮮為人知的事例,以窺全豹。
一、1956年,中、日關係由於近60年侵略與反侵略的交惡,加以當時的日本統治當局對新中國採取敵視態度,廣大日本人民因為不了解而存在隔閡和疑慮,周恩來總理以和平睦鄰為重,按照他創建的人民外交的政策,組成了以梅蘭芳為團長,歐陽予倩為副團長兼總導演,馬少波為副團長兼秘書長,劉佳、孫平化為副團長,歐陽山尊為副秘書長的中國訪日京劇代表團,由國家派遣,以民間形式出訪日本。全團由中國京劇院和梅劇團的名演員選拔組成,一共86人,大小劇目25出。行前,周總理親自接見指示,做了極具體的組織工作和思想動員,並指示我和孫平化同志要嚴防反動勢力的破壞,告知已聯繫好我們到日本後通過蘇聯駐日商務辦事處的電台和他聯繫,他把該辦事處的聯繫方式告訴我們,並囑嚴守機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