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九中學

德州市第九中學

德州市第九中學始建於1978年8月,從兩個教學班,90餘名學生,發展到現有的60個教學班,在校生達到4200餘人。九中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凝聚了九中人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勵精圖治多年的風雨歷程。 教育思想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學校根據黨的教育方針,確立了“教學生三年,想學生三十年”的教育理念,明確了“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教育價值觀,形成了“同心同樂、向上向善,明德重道”的校風、校訓。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設施

德州市第九中學 德州市第九中學

先進的教學設施是培養學生成才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2004年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投入4600萬元,對學校進行了全面改造,新的綜合教學樓,內部寬敞明亮,主體面積達31548平方米,能容納60個教學班,4000餘名學生,擁有校園網路,11個高標準的實驗室,有大型室內體育館、舞蹈形體訓練房、2個美術專用教室、3個音樂專用教室,2個多功能會議室,2個勞動技術教室和2個科技活動室,以及3個計算機教室,室外擁有300米塑膠環型跑道,人工草坪足球場及6個塑膠籃球場、2個塑膠排球場,是目前全市設施最完善的初級中學。

師資隊伍

學校薈萃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德州九中現有教職工174人,平均年齡35歲,學歷達標率100℅,本科比率97%。擁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2人,全國、省級骨幹教師11人,省級教學能手6人,市、區優秀教師、教學能手59人,國家級優質課獲獎2人,省級優質課獲獎19人,市級優質課獲獎37人。學校教育科研氣氛濃厚,是“全國勞動技術教育先進學校”、“全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整合實驗研究”的實驗學校和“全國合作教育重點實驗基地”。《新課程中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校本培訓》是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的立項課題。《“新課程中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校本培訓”階段性研究成果報告》獲得國家“新課程師資培訓”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一等獎;教師的科研成果和課改論文12人在全國獲獎,在山東省2005年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評比中,該校有51人參評,全部獲得省級一、二、三等獎。《關於“服裝發展過程”的研究》活動案例被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編選進《“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國中卷)是我省唯一入選的國中學校。該校現有國家級課題5項,省級課題3項,其中《國中生合作探究學習的實驗研究》(項目編號:105GGL14)是該校獨立承擔的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

相關

榮譽

該校連續五年獲得國中教學質量評價綜合得分第一名,國中升學考試人數百人比第一名,國中升學考試總分優秀人數百人比第一名,國中升學考試學科優秀人數百人比第一名,國中畢業考試人數百人比第一名,國中畢業考試總分平均分第一名,國中學生競賽得分總分第一名。物理競賽中獲國家級獎的有110人,獲得省級特等獎的有4人;生物競賽獲得省級獎的132人,市級一、二等獎31人;化學競賽中獲得國家級一、二等獎24人,省級一、二、三等獎共64人,市級一、二等獎17人;英語競賽獲得國家一、二、三等獎117人,2006年該校初三(14)班孫凱雯同學在全國中學英語能力競賽山東省賽區總決賽中獲“十佳”稱號,是歷年來德州市最好成績;數學競賽獲得國家一、二、三等獎30人,省級一、二、三等獎215人;在勞動技術創新發明中,學生的科技作品獲得國家獎1人,省級獎5人,市級獎7人。各科競賽獲獎總人數高達758人。

學風

德州九中教育觀念先進,注重學術自由,倡導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學習氣氛濃厚。但學校學生眾多,導致有些管理措施受到爭議。

九中風貌 九中風貌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征帆不落,再起航程。我們九中人定會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思維方式,改進工作方法;解放思想,務求實效,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形象,創造一流的具有實驗性和示範性的山東省名校。

學生事跡

天衢東路與德興北路交界處的小花園內發生一起傷人搶劫案,德州九中4名學生在緊急時刻挺身而出,勇斗歹徒,挽回了受害人的損失,弘揚了當代中學生的雷鋒精神。
事發時,韓玉兵夫婦正在散步。忽然一名歹徒躥出,用木棍從身後將韓玉兵敲暈,欲實施搶劫。德州九中的蘇方正、朱冉、任士偉、嚴維寧4名同學恰巧從此經過,見此情景,他們一同上前,齊心協力將歹徒制服,並撥打了110和120電話。很快,歹徒被繩之以法,受害人也得到了及時救治。韓玉兵康復後,特意定製了錦旗送到九中,向4位同學表示感謝。
這幾位同學的行為,展現了我區學生嶄新的精神風貌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弘揚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不怕犧牲的精神,為當代中學生做出了行為典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