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斯登歌劇院

德勒斯登歌劇院

德勒斯登歌劇院,是德國極重要的歌劇院之一,其前身為薩克遜皇家歌劇院。這座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 建築風格的歌劇院,使德勒斯登一舉成為音樂的中心。其中德國交響樂團,演出歌劇時改稱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1548年創建於德勒斯登,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

(圖)德勒斯登歌劇院德勒斯登歌劇院

德勒斯登歌劇院,是德國極重要的歌劇院之一,其前身為薩克遜皇家歌劇院。這座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 建築風格的歌劇院,使德勒斯登一舉成為音樂的中心。其中德國交響樂團,演出歌劇時改稱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1548年創建於德勒斯登,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

簡介

該歌劇院有2000個座位,首演很多著名歌劇,如華格納的《黎恩濟》(1843年)和《唐豪森》(1845年);理查·施特勞斯的《莎樂美》(1905年)、《玫瑰騎士》(1911年)和《沉默的女人》(1935年)。1945年被炸毀後,劇院改在市政廳繼續演出,1948年重建,減至1131個座位。肯佩康維奇尼蘇伊特納桑德林庫爾茨布羅姆施泰特等曾先後擔任指揮。1816年韋伯(CarlMariavonWeber)接任經理,並予整頓改組,而極力注重德國歌劇的演出。

特徵

德勒斯登歌劇院的外立面由三層(外觀上)的文藝復興風格的拱廊和壁柱構成,最上一層向內收入,形成二層頂部
有屋頂平台的外觀特徵。類似柏林皇家劇場的形體構成手法,建築主體的兩側“插入”了兩個折衷風格的古典神廟(希臘或者羅馬)。德勒斯登歌劇院的最大特徵在於,它的平面(觀眾廳外側輪廓為弧形)直接反映了觀眾廳和其外側休息廳的形狀。這一特徵,使德勒斯登歌劇院在從古典建築到現代建築的演化過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演出史

(圖)德勒斯登歌劇院德勒斯登歌劇院

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迄19世紀中葉,仍以演出義大利歌劇為主。1816年韋伯(CarlMariavonWeber)接任經理,並予整頓改組,而極力注重德國歌劇的演出。

1841年,該公司興建一歌劇院。1843年10月20日,華格納的傑作《里恩濟》(Rienzi)首次在德勒斯登歌劇院公演。翌年1月2日,該院在華格納指揮下,又予其傑作《漂泊的荷蘭人》一劇首次演出。自1843年起,華格納任該院指揮6年,是該院藝術復興的主要動力。

1869年歌劇院被一場火災焚毀,後根據原樣重建。1878年,在布希(FritzBusch)的藝術指導之下,德勒斯登歌劇 院成為德國最進步的歌劇院之一,與歐洲各歌劇院相比,毫不遜色。

理查·施特勞斯(R.Strauss)的歌劇大部分都在該院上演,其他在此首演的著名歌劇有:亨德密特(PaulHindemith)的《卡地亞克》(Cardillac)、沃夫·費拉里(Wolf—Ferrari)的《醫生之愛》(L'AmoreMedicoDec,4,1913)、布索尼(FerruccioBusoni)的《浮士德》 (DoktorFaust1925)、蕭克(OthmarSchoeck)的《彭特西利亞》 (FiihrerdurchPenthesileal928)、多納伊(ErnstvonDohndnyi)的《湯特·西蒙納》 (TanteSimona1912)等歌劇的傑作。

該院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部分被毀。重建之後,於1948年9月22日,演出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的《費黛里奧》 (Fidelio),阿彭(Appen)為新任藝術指導,凱爾貝特(J.Keilberth)為音樂指導。1950年,由肯佩(R.Kempe)接替,戰後重整其歌劇聲威與榮譽。

劇院的現任音樂指導,是漢斯·封克。

圖片鑑賞

德勒斯登歌劇院 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
德勒斯登歌劇院 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
德勒斯登歌劇院 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
德勒斯登歌劇院 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
德勒斯登歌劇院 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
德勒斯登歌劇院 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