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閱讀

微閱讀,指藉手機短訊息、網文和短文體生存的一種新興的閱讀方式。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常常抱怨生活被工作割裂得支離破碎,沒有時間閱讀。而微閱讀提供了過去沒有的一種閱讀方式,使人們將垃圾時間利用起來成為閱讀常態。

背景

微閱讀閱讀

21世紀,一個國小生一天的閱讀量,包括文字、影像、廣告等,超過15世紀一個成人一年的閱讀量。

微閱讀,一種借短訊息、網文和短文體生存的閱讀方式正在盛行。車上翻看手機報成為一種習慣,內中新聞每條不過百字,未到辦公室前,我天下大事已知分曉。智慧型手機或將改變中國人的閱讀習慣與品味,一個改變5億多用戶閱讀習慣的數碼小東西。

近年,Twitter在美國的盛行,不僅改變網際網路生態,TwitterFacebook所代表的是關係網際網路,勢將改變美國人的溝通方式、總統大選方式,也會改變人們的閱讀方式。 口袋書手機報Twitter,都代表微閱讀。對此我們不能有過多微詞,因為這是人類在面對資訊爆炸下的自然選擇。要知道當今一個國小生一天的閱讀量,包括文字、影像、廣告等,超過十五世紀一個成人一年的閱讀量。一份《廣州日報》60個版近20萬字,就是當時成人一年的閱讀量。

趨勢

微閱讀微閱讀

第一,開機化生存,手機、電腦一開就意味著你與這個世界聯通了,資訊會無孔不入,這些資訊大都更微、更誘人、更聳人,極力抓住你的眼球。
第二,圖文結合的文章受歡迎,圖片可以是攝影、偷拍的,也可以是PS的。這意味著今後的寫手,不光會敲字,還得會扒圖,最好會用Photoshop
第三,長文須經編輯裁剪以適合新閱讀趣味,要加導語,摘引言,核心觀點變字型或加黑,功能性貼士不可少,將長閱讀切分成微閱讀。
第四,垃圾時間將成為閱讀常態,坐車、等人、等電梯都是閱讀場景,人類做到“我學習的時間不是犧牲了娛樂,而是填補了垃圾時間”。

多樣化

手機小說掀日文壇風暴手機小說掀日文壇風暴

等車時,習慣拿出手機看新聞;走路時,喜歡戴上耳機“聽”小說;陪老婆逛街,常常拿出i-Touch看電子書打發等待的時間……某天看到“微閱讀”的新聞,才知道自己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微閱讀”(微信ID:weireading)的忠實執行者。

過去常常抱怨生活被工作割裂得支離破碎,沒時間閱讀。而今,我在快節奏生活的縫隙,仍然可以利用“邊角料”時間閱讀新聞,接受資訊,乃至發布資訊。“微閱讀”(微信ID:weireading)讓我跟上了這個迅捷的時代。

微閱讀只不過提供了過去沒有的一種閱讀方式,並不適用於所有文本,也不能替代其他閱讀方式。因此,更願意將現在稱為閱讀多樣化的時代。

閱讀多樣化的時代中,對於不同的文本和資訊,可以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短小、碎片式的資訊,如快速更新的新聞、輕鬆淺顯的小說,利用碎片時間獲取。在捷運里閱讀手機報,在等待的間歇用手機上網看新聞,也用i-Touch看看最近流行的職場小說。然而,卻不能隨時隨地閱讀類似《劍橋中華民國史》這樣的嚴肅書籍,更無法想像,有人能夠在手機上啃完《資本論》這樣的皇皇巨著。

意義

“微閱讀”是一個對生命價值有深刻體察的人所提出的終極追求。不管是在20世紀50年代,還是在當下。

微閱讀令我們擺脫了許多生活中的“垃圾時段”。我們不再需要用玩手指頭來消磨等候的時光,任何場合、任何時刻,我們都能掏出一隻小儀器,輕鬆地營造起只屬於一個人的閱讀空間。
這種“鬧中取靜”的心境其實相當怡然自得,不過這種心境不知道何時會被打斷,何時又才能繼續———所以我們的思維得像Windows 7那樣擅長視窗切換,又得像移動硬碟那樣擁有超大記憶體。

影響

滲透到都市人業餘生活

微閱讀的影響可謂來勢洶洶。它的勢力不僅普遍深入認知能力尚不廣泛的青少年群體,更以高科技賦予的“便利”和“海量”滲透到都市人業餘生活的角角落落。捷運上、電梯裡、黃昏的車站,“埋頭苦讀”的人比比皆是。當我們欣喜于越來越多的人執著於通過“看東西”來消遣業餘時間時,我們也必須敏銳地捕捉到如此淺閱讀所帶來的種種併發症。

微閱讀微閱讀

“微閱讀”文本的短小、迅捷營造了一種令人倍感舒適的淺閱讀氛圍———翻開這樣的文本並不需要太多的背景鋪墊,不需要過多的感情投入,甚至不要求閱讀經驗的前後連貫。可以說,當今的社會被籠罩在一種表面的“閱讀盛況”中。它已經或者正在改變傳統的閱讀方式。

或可催生當代經典文體

“微閱讀”則主要傳遞信息,契合了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需要,也與現代人“開機化生存”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單單將之與時髦、膚淺相聯繫,實在有失公允。

“微閱讀”不是一種顛覆,而更像一次推動,或許,這種新的閱讀模式可成為激發新文體的動力。我國唐詩宋詞無比絢爛,創造了文學史上的里程碑。細細想來,唐詩宋詞可算作古代“微閱讀”的流行文本。今天的“微閱讀”,或許會催生“唐詩”類文體,留下當代的生活記憶,成為數百年後的當代經典。

未來,人們會在方寸螢幕閱讀純文字小說嗎?會閱讀完一份深度報導嗎?那將是大大疑問。微閱讀也好,淺閱讀也罷,都將顛覆傳統閱讀方式。而書,將以更古典的儀態榮登藝術殿堂。就像書法成為權貴們的品味標誌一樣,讀書將成為文化晉階的身份符號。

相關評論

重要的是如何看待閱讀

在普及閱讀、掌握諮詢等方面,技術手段的革新勢必會產生深遠影響,可是閱讀載體和閱讀方式的改變卻未必導致閱讀質量的提升。排山倒海的信息,常常使人“幸福”得不知所措,容易產生蜻蜓點水般的“淺閱讀”。“淺閱讀”固然有實用性和消遣性的好處,卻無形中消解了需要深入閱讀時的沉潛心態,而人們智識的進展,很大程度上,並非取決於單純信息量的累加。另一方面,閱讀目的也不會因閱讀手段的變化而發生質的改變。雖然在閱讀目的上,可謂仁者見仁,各取所需,然而不能否認,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是,閱讀不僅僅有助於我們的工作和事業,更重要的是與我們生命的融合,相伴我們心智的成長。

閱讀不必謹“小”慎“微”

每一個新的閱讀方式的出現都伴隨著恐慌,這不再是頑固派和學院派的擔憂,而是涉及某個行業的變化。網際網路讓報業恐慌過,“讀圖”的讓“讀字”的恐慌過,這次的“微閱讀”也毫不例外,就像有人說的,在微閱讀時代,“就像書法成為權貴們的品位標誌一樣,讀書將成為文化晉階的身份符號。”
閱讀有大開本有小螢幕,有隻言片語有長篇大論,不過是各有所取。 不必對此謹“小”慎“微”,“微閱讀”不過是多帶給人們另一種選擇,你可以在擁擠的車廂里一面抓牢扶手一面看著手機,也會在某個愜意的下午來杯卡布奇諾一頁一頁品聞書香。

“閱讀量”不等於“閱讀質量”

調查顯示,如今一個國小生一天的閱讀量超過15世紀一個成年人一年的閱讀量,這並不值得自豪。“閱讀量”和“閱讀質量”之間並不存在簡單的正比關係。正如一首美妙的唐代詩歌的含金量比相當字數的天氣預報更具魅力一樣,古人潛心吸收的宗教、哲學經典自然是現代人“淺心”一瞥所無法比擬的。

無論在校園裡還是在社會中,紙質媒介、經典文本的地位永遠無法被替代。那些認為“微閱讀”意義重大的人們不妨試著讓眼睛片刻留白,仔細反省一下大腦接收到的信息到底是媒體垃圾還是心靈雞湯。

閱讀新方式

簡介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是作家塞萬提斯和 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據資料表明,自“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已有超過 10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此項活動。很多國家在這一天或者前後一周、一個月的時間內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圖書館、媒體、出版商、學校、商店、社區等機構團體在這一段時間裡 都會做一些贈書、讀書、演戲等鼓勵人們閱讀的事情,把讀書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慶。
時尚閱讀指塊搬移、塊覆蓋式的閱讀,其特點是大量的信息被接受又被覆蓋,非常容易上癮。
經典閱讀通過長時間的閱讀一本書,從而能夠給閱讀者帶來精神上的升華。
移動閱讀

運用你能想到的所有移動設備邊走邊讀。

低碳閱讀通過各種方式減少紙張消耗,實現了“低碳閱讀”。
微閱讀借短訊息、網文和短文體生存的閱讀方式,渠道和體裁多種多樣。
親子閱讀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在學生課外閱讀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分級閱讀按照兒童的心智成長規律,提供大體適合某個成長階段孩子特性的作品。
公民閱讀公民閱讀具有大眾理性選擇的閱讀;公民閱讀還是一種自律的閱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