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症候群

微博症候群

患上了微博症候群,就是一刻都離不開微博,也就是微博成癮,其實是需要一種“被關注”的心理需求,是人類正常的一種深層次的心理需求。

微博效應

微博用戶微博用戶

微博,它在中國有一個很本土化的名字———“圍脖”,千頭萬緒、一呼百應、層層疊疊的關係網都是通過簡短的言語交織而成的,不是一對一,也不是一對多,而是口口相傳的網狀結構,藉助手機平台、形式短小精悍,不僅更激發網民的發言欲望,共享的龐大社會網路又使得這種互動有更為龐大的影響力。

“太好了,冬粉一個”、“求冬粉”、“買賣冬粉”、“恭喜自己,冬粉超過100!”、“真心互粉”,這些辭彙,句子估計在5年前很少有人聽得懂,但在現在卻是目前最流行網路交流工具微博里可以時常看到的辭彙。冬粉,FANS,一般擁有FANS者均為閃耀的明星和傑出的名人,而微博正是抓住了人人都需要“被關注”這樣的心理需求,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獲得如此多的註冊用戶。

出現原因

通常出現“微博成癮”的人群大多為在現實生活中自我價值感比較低的人,他們在工作、生活、人際溝通方面多感覺不如意,期待通過網路,這一虛擬的溝通形式獲得更多的傾訴及被關注,這樣的人大部分在3歲未獲得養育者足夠的關注及照顧,所以即便成年了,還有著猶如嬰兒般的不安全感及缺失感。要通過別人更多的關注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及存在感。

心理分析

微博用戶群分析微博用戶群分析

“被關注”本是人類正常的一種深層次的心理需求,因為人活在世界上更深層次的心理理由為“存在感”,為了獲得更多的存在感,在我們的生命經歷中,不停的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引起別人的關注,讓自己感覺到自己是存在著的。嬰兒通過哭泣讓媽媽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學生通過成績好來獲得存在於老師眼裡的殊榮、男人通過拚命在事業上取得更多的成就來獲取女人的注意,滿足於自己存在於這個時代的感覺。
被關注本是一種健康、正常的心理需求,微博的正常功能也是滿足忙碌的人群可以方便的獲取信息、交流、及時分享心情的心理需要。但如果過度,比如每天必須要登入微博才能入睡,冬粉過少、評價過少引起焦慮、煩躁的情緒,甚至在行為上出現坐立不安,強迫症狀;把更多的交流互動的對方限於網路而忽略了現實的人際關係及溝通,這樣的狀況如果持續超過1個月,這個時候,你就“微博成癮”了,需要找心理醫生做調適。

調節方法

微博症候群微博症候群

1、平衡好網路生活和現實生活,網路只是為使我們現實生活更加便利的一個工具,不要讓它過多侵略甚至代替了你的現實生活;
2、“被關注”有一個很的方法,就是你先去關注對方;
3、實踐至少兩個自己內心深處的愛好,這樣會讓你獲得“存在感”,減少“被關注”的欲望;
4、管理好自己上微博的時間,比如每天在某一個固定時段上網;
5、豐富現實生活中的人際溝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