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冷卻水

循環冷卻水

循環冷卻水是指通過換熱器交換熱量或直接接觸換熱方式來交換介質熱量並經冷卻塔涼水後,循環使用,以節約水資源。一般情況下,循環水是中性和弱鹼性的,pH值控制在7-9.5之間;在與介質直接接觸的循環冷卻水的有酸性或鹼性(pH值大於10.0)的情況,一般較少。

由來

循環水的冷卻是通過水與空氣接觸,由蒸發散熱、接觸散熱和輻射散熱三個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

1、蒸發散熱:水在冷卻設備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滴或極薄的水膜,擴大其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延長接觸時間加強水的蒸發,使水汽從水中帶走氣化所需的熱量從而使水冷卻;

2、接觸散熱:水與較低溫度的空氣接觸,由於溫差使熱水中的熱量傳到空氣中,水溫得到降低;

3、輻射散熱:不需要傳熱介質的作用,而是由一種電磁波的形式來傳播熱能的現象。

水質標準表

項 目 單 位 要求和使用條件 允許值
懸浮物 Mg/L 根據生產工藝要求確定 <20
換熱設備為板式,翅片管式,螺旋板式 <10
PH值 根據藥劑配方確定 7-9.2
甲基橙鹼度 Mg/L 根據藥劑配方及工況條件確定 <500
鈣離子 Mg/L 根據藥劑配方及工況條件確定 30-200
亞鐵離子 Mg/L <0.5
氯離子 Mg/L 碳鋼換熱設備 <1000
不鏽鋼換熱設備 <300
硫酸根離子 Mg/L 對系統中混凝土材質的要求按現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規範>GB50021 94的規定執行
硫酸根離子與氯離子之和 <1500
矽酸 Mg/L <175
鎂離子與二氧化矽的乘積 <15000
游離氯 Mg/L 在回水總管處 0.5-1.0
石油類 Mg/L <5
煉油企業 <10

註:

甲基橙鹼度以碳酸鈣計;

矽酸以二氧化矽計;

鎂離子以碳酸鈣計。

1.密閉式系統循環冷卻水的水質標準應根據生產工藝條件確定;

2.敞開式系統循環冷卻水的設計濃縮倍數不宜小於3.0.濃縮倍數可按下式計算:

N=QM/QH+QW (3.1.9)

式中N 濃縮倍數;

QM 補充水量((M3/H);

QH 排污水量((M3/H);

QW 風吹損失水量(M3/H)

3.敞開式系統循環冷卻水中的異養菌數宜小於5×105個/ML粘泥量宜小於4ML/M3;

技術參數

1. 流量範圍: 40~2400 m3/h

2. 過濾精度:100~2000 μm

3. 工作壓力: 0.1~1.6 MPa

4. 壓力損失: ≤ 0.016 MPa

5. 排污閥口徑:DN 50 mm

6. 排污時間: 10~60 s

7. 排污耗水量:<1%

8. 適用溫度: ≤ 85 ℃

9. 電源: 交流三相380V/50Hz

10.控制界面: 數顯、旋鈕、開關

11.濾網類型:316不鏽鋼

處理方法

循環冷卻水的處理可以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1. 去除懸浮物:

增設旁濾裝置,旁濾流量一般為循環水量的1%-5%,過濾去除懸浮物質。

2. 控制結垢;

軟化除鹽或投加阻垢劑。

3. 控制腐蝕;

投加阻垢劑,使金屬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將金屬覆蓋起來,從而與腐蝕介質隔絕,防止金屬腐蝕。

4. 控制微生物

投加殺生劑。

技術背景與意義

循環冷卻水是工業用水中的用水大項,在石油化工、電力、鋼鐵、冶金等行業,循環冷卻水的用量占企業用水總量的50-90%。由於原水中有不同的含鹽量,循環冷卻水濃縮到一定倍數必須排出一定的濃水,並補充新水。一台30萬KW冷凝機組,循環冷卻水量要達到3.3萬噸/時左右,假定原水中含鹽量為1000mg/L,濃縮倍數為3,那么循環冷卻水的濃水排放約在6—8‰左右,即198—264m3/h,同時需補充的新水等於排水及蒸發損失等,補充水量大約為循環水量的2—2.6%,將為660—860m3/h左右,水資源消耗與污水排放的數量是很大的。

循環冷卻水由於受濃縮倍數的制約,在運行中必須要排出一定量的濃水和補充一定量的新水。使冷卻水中的含鹽量、PH值、有機物濃度、懸浮物含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允許範圍。對這部分濃水排放進行具體處理回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但能提高水的重複利用率,節約水資源,而且能極大的改善循環冷卻水的整體狀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