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朗誦男

復旦大學的學生,因其在大學校園與課堂上經常朗誦而聞名。

“復旦朗誦男”是一名活躍在上海復旦大學校園中各種人文課程課堂上的奇人,該稱號得名於他酷愛朗誦,從《詩經》到穆旦的現代詩,從“古典詩詞導讀”課堂到校園詩歌會,且“語調誇張、聲情並茂、頗具震撼力”,其揮手、交叉手、斜砍的姿勢可以在一歷史名人的演講錄像里找到原型。他身高一米六左右,打扮奇特,天冷時常戴一圍巾且每日顏色不同。在各種人文類課上常見其身影,此外,他還愛好魔術,在課堂上有極強的表現欲,經常爭著回答老師提問,幾乎被其一人全包,以至於老師不得不禁止其提問。

他的一夜成名,源於2009年4月16日的一次《思想道德修養》課,任課老師讓其發言自我介紹,“朗誦男”登台演講了半小時。其演講實況被台下復旦學生完整錄下,發布到視頻網上,被廣泛轉載,在各大熱門視頻網站中點擊率奇高,人氣甚至直逼“小瀋陽”,而搜狐等部落格社區和各大高校BBS里,也驚現一篇篇熱議“復旦朗誦男”的文章:《胖老師算撒?大家知道復旦朗誦男伐?》《有人知道復旦朗誦男的內幕么?》……

實況

請保持安靜,除了掌聲以外,什麼聲音都不要有!”那天的演講一開始,朗誦男便擺出傲視群雄的氣概要求台下聽眾。

“我一直認為,咱們復旦大學是中國最好的大學,咱們復旦比北大清華要好很多!”台下一片掌聲。這句話在他的演講里出現了三次……“希望畢業之後我們不要做水貨,不要做次等品,我們更不是劣質品!”台下開始騷動。

“我要成功、我要成功,我一定要成功。”

“我能成功、我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

“我是我自己的老闆,我要做最好的自己!!!”

25分鐘內,“朗誦男”在台上發表他身為一個復旦人的自豪,卻始終沒有滿足老師與同學們讓他“自我介紹”的要求;他說自己“不講大話、空話、套話”,但台下卻叫嚷“沒有聽到一句有用的、實質的話”。

演講到了最後,“朗誦男”認為台下聽眾沒有配合他的演講,憤而狠拍講台,留下一句,“大家不給我面子,現在演講結束!”

身份之謎

儘管“朗誦男”在演講中力挺復旦,但多數復旦學生對其“復旦身份”表示質疑。“朗誦男”自稱是管理學院經濟系的,有時又自稱是新聞學院、歷史系和文博系的,但管理學院並無經濟系。又有傳言稱其曾在北大旁聽,真實身份是個打工仔。他常出沒在復旦的課堂,點名冊卻從未有其名。

自那次被“朗誦男”認為很失敗的演講結束後,一段時間內,他沒有再朗誦詩歌,沒有“雷人”提問,更沒有再發表演講。關於他的真實身份,朗誦、演講的目的在校園內依然猜測不斷。

為探明真相,上海交通大學《益友報》學生記者周宙和陳承近日在復旦大學課堂上,對這位拒絕多家媒體採訪要求的個性男生,進行了一次聊天式採訪。

“朗誦男”坦承,自己並非復旦學生。原籍河南商丘的他曾考上北京一所大學,上了幾個月的課後“覺得沒意思”,便跑到北大旁聽了4個月。2008年9月20日,他南下復旦,開始了一段新的旁聽生活。

他說自己喜好朗誦,是為了加深對詩歌的認識,“讀書千遍,其義自現”,也同時能鍛鍊膽量和能力,並非外界所猜測的“想紅”。他在北大旁聽時也在各種場合朗誦,但完全沒有產生如在復旦校園這般的轟動效應。

當問及為什麼最近不朗誦啦?“朗誦男”稱自己從此以後要保持“低調”,因為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引來特別的關注,所以他“不得不關注自己的公眾形象”。

對4月16日那場“失敗的”演講,他仍心有餘悸。“他們糾纏於我是不是復旦在校生,很膚淺!難道我不是就把我攆走,是就捧我?”“朗誦男”憤憤不平地將自己的“遭遇”與偉大領袖毛澤東相比,“當年毛澤東在北大旁聽時,北大的老師同學,像胡適都看不起他,排斥他。後來即使是北大校慶,毛澤東也沒再踏入北大,解放後國內還發動了對胡適的批判。這可是前車之鑑。”

儘管“朗誦男”沒有復旦的學生證,但他認為自己比復旦學生更有意志力、判斷力、敏銳的嗅覺和執著精神。他說自己讀書非常專注,從北大到復旦,已經一年沒回家了,連過年也沒有,就是為了能安心讀書。

他給自己定下遠大目標:至少花4年專心遊學,不與社會過多接觸,以免被污染。等從自己的“大學”畢業後,再乾一番事業。

各方觀點

一直在保持低調也不想出名的“朗誦男”為何在復旦大學能迅速躥紅呢?復旦大學某校刊的一位編輯認為,“朗誦男的成名並不在於他的古詩詞朗誦和演講是成功的,他的成名也許只在於他那被認為雷人的言行,以及同學對他身份的好奇。”

也有不少復旦學生對此不能理解。一名復旦學生在網路上發文質疑,“"朗誦男"的演講實在是沒什麼內容,但更沒有內容的表現是我們竟然得以讓這樣一個人在復旦紅了起來,難道這就是“自由而無用”的復旦靈魂?”“朗誦男”現象鏇即引發了復旦人對復旦精神的追問。

“為什麼當你享受完了你卻開始詆毀他了?為什麼當我們說嘲弄一個人不對的時候我們卻在嘲弄他?為什麼我們對人這么不包容啊?我們可是自由而無用的靈魂,是復旦人啊,不是說要自由嗎,為什麼我們要去嘲弄一個敢於表現自己的人,為什麼我們要把所有人都變成average(註:一般標準)?為什麼你自己沒有勇氣到前面來念詩?如果你念詩,你也羞羞怯怯,不敢如此大膽囂張。為什麼他這樣就不行呢?”與同學們極盡挖苦嘲諷之能事相反,思修課的陳果老師對學生們起鬨的做法提出了一連串的質問。

隨著近日“朗誦男”轉趨低調,關於他的一些尖銳評論也趨於緩和,相應的反思開始出現在復旦學生的部落格及復旦BBS上:“或許我們該辯證地看待他”;“至少他身上的膽量與執著還是值得學習的”;“他只是想成功,用過分自信來掩蓋自卑心理……”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復旦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主任曾群副教授也對復旦學生在“朗誦男”演講時的過激反應表示不滿。“朗誦男可能闡述的觀點意見在復旦學生看來"不合水準",但不應該是以起鬨的形式與他爭辯,而是應該以更理性的方式來表達。”曾群表示如果他的社會學課堂能有這樣主動進行互動的學生,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情況下,他是很歡迎的。“大學的精神在於平等、尊重、理性。在復旦校園,更應該創造這樣的氛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