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凝聚法

復凝聚法

復凝聚法是指使用兩種帶相反電荷的高分子材料作為複合囊材,在一定條件下交聯且與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復凝聚法復凝聚法
復凝聚法是指以兩種帶相反電荷的壁材物質做包埋物,芯材分散於其中後,通過改變體系的pH值、溫度或水溶液濃度,使兩壁材相互作用形成一種複合物,導致溶解度下降而凝聚析出形成微膠囊

微型膠囊(簡稱微囊)系利用天然、半合成高分子材料(通稱囊材)將固體或液體藥物(通稱囊心物)包裹而成的微小膠囊。它的直徑一般為5~400µm。微囊的製備方法很多,可分為物理化學法,化學法以及物理機械法。可按囊心物、囊材的性質、設備和微囊的大小等選用適宜的製備方法。在實驗室中製備微囊常選用物理化學法中的凝聚法。凝聚法又分為單凝聚法和復凝聚法。後者常用明膠、阿拉伯膠為囊材。製備微囊的機理如下:明膠為蛋白質,在水溶液中,分子鏈上含有-NH2和-COOH及其相應解離基團-NH3+與-COO-,但含有-NH+3與-COO-離子多少,受介質pH值的影響,當pH值低於明膠的等電點時,-NH+3數目多於-COO-,溶液荷正電;當溶液pH高於明膠等電時,-COO-數目多於-NH+3,溶液荷負電。明膠溶液在pH4.0左右時,其正電荷最多。阿拉伯膠為多聚糖,在水溶液中,分子鏈上含有-COOH和-COO-,具有負電荷。因此在明膠與阿拉伯膠混合的水溶液中,調節pH約為4.0時,明膠和阿拉伯膠因荷電相反而中和形成複合物,其溶解度降低,自體系中凝聚成囊析出。再加入固化劑甲醛,甲醛與明膠產生胺醛縮合反應,明膠分子交聯成網狀結構,保持微囊的形狀,成為不可逆的微囊;加2%NaOH調節介質pH8~9,有利於胺醛縮合反應進行完全,其反應表示如下:

實驗內容

1.復凝聚法製備液體石蠟微囊

處方:液體石蠟(ρ=0.91)6ml、阿拉伯膠5g、明膠5g、37%甲醛溶液2.5ml、0%醋酸溶液適量、20%NaOH溶液適量、蒸餾水適量2.操作(1)明膠溶液的配製:稱取明膠5g,用蒸餾水適量浸泡溶脹後,加熱溶解,加蒸餾水至100ml,攪勻,50℃保溫備用。(2)阿拉伯膠溶液的配製:取蒸餾水80ml置小燒杯中,加阿拉伯膠粉末5g,加熱至80℃左右,輕輕攪拌使溶解,加蒸餾水至100ml。(3)液體石蠟乳劑的製備:取液體石蠟6ml與5%阿拉伯膠溶液100ml置組織搗碎機中,乳化10秒鐘,即得乳劑。(4)乳劑鏡檢:取液體石蠟乳劑一滴,置載玻片上鏡檢,繪製乳劑形態圖。(5)混合:將液體石蠟乳轉入1000ml燒杯中,置50~55℃水浴上加5%明膠溶液100ml,輕輕攪拌使混合均勻。(6)微囊的製備:在不斷攪拌下,滴加10%醋酸溶液於混合液中,調節pH至3.8~4.0(廣泛試紙)。(7)微囊的固化:在不斷攪拌下,將約30℃蒸餾水400ml加至微囊液中,將含微囊液的燒杯自50~55℃水浴中取下,不停攪拌,自然冷卻,待溫度為32~35℃時,加入冰塊,繼續攪拌至溫度為10℃以下,加入37%甲醛溶液2.5ml(用蒸餾水稀釋一倍),攪拌15min,再用20%NaOH溶液調其pH8~9,繼續攪拌20min,觀察至析出為止,靜置待微囊沉降。(8)鏡檢:顯微鏡下觀察微囊的形態並繪製微囊形態圖,記錄微囊的大小(最大和最多粒徑)。(9)過濾(或甩乾):待微囊沉降完全,傾去上清液,過濾(或甩乾),微囊用蒸餾水洗至無甲醛味,抽乾,即得。3.操作注意(1)復凝聚法製備微囊,用10%醋酸溶液調節pH是操作關鍵。因此,調節pH時一定要把溶液攪拌均勻,使整個溶液的pH為3.8~4.0。(2)製備微囊的過程中,始終伴隨攪拌,但攪拌速度以產生泡沫最少為度,必要時加入幾滴戊醇或辛醇消泡,可提高收率。(3)固化前勿停止攪拌,以免微囊粘連團。

實驗結果

1.繪製乳劑和微囊的顯微鏡下形態圖,並說明兩者之間差別。

2.記錄微囊的直徑(最大粒徑和最多粒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