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道坊茶油

御道坊茶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植物油,是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因營養成分高,被譽為“東方橄欖油”。

御道坊茶油簡介

茶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植物油,是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因營養成分高,被譽為“東方橄欖油”。

御道坊茶油精品套裝御道坊茶油精品套裝
美國白宮人類營養研究委員會主席評價茶油:“目前全世界完全符合國際營養要求的保健油只有中國的野茶油;其次比較接近的是地中海的橄欖油。”。茶油因其獨有的養生功效正越來越多的引起消費者的重視和青睞。御道坊茶油,產自古代皇宮御用茶油產地江西官山御貢坡野生油茶林一帶,因清乾隆皇帝南巡時留下“古道油香三千里,御道坊內養千年”的歷史名句,並賜名“御道坊”而得名。因御道坊茶油均出自江西官山御貢坡一帶的野生油茶樹,未經過任何人工培育改良,所以富含多種營養,被譽為“油中之王”。據2010年官山御貢坡收穫季完全統計:該地野生五季茶籽總產量不足116000公斤,能榨取不到20000公斤的御道坊茶油。

御道坊茶油歷史文化

彭祖茶籽煲湯 巧治堯帝體虛

中國傳統養生思想的博大精深與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土壤有著不解之緣。談及養生,先秦諸

彭祖茶籽煲湯巧治堯帝體虛彭祖茶籽煲湯巧治堯帝體虛
子、道儒兩家直至現代養生學子們無不提及一個名字,他就是有著中國“養生始祖”之稱的彭祖。
史載:彭祖生於堯帝時期,曾是堯帝最喜歡的御廚。堯帝因一生政務繁忙,終於七十歲時積勞成疾,臥病在床。彭祖根據自己的養生之道,立刻下廚做了一道野雞湯。湯還沒端到跟前,堯帝遠遠聞見香味,竟然翻身躍起,食指大動,隨後一飲而盡,次日容光煥發。從此,彭祖就成了堯帝的御用營養師,以後堯帝每日必食此雞湯,雖日理萬機,卻百病不生。
雉雞當時並不罕見,配料也無玄機,“疑點”便集中在彭祖的另一秘方上。《彭祖養道》上曾記載:“帝食,天養員木果籽”。一碗普通的雞湯能夠有點水成藥的養生功效也就來自這小小的員木果籽。彭祖正是知道員木果籽的養生功效,才會一招中的。堯帝在位七十年,終於118歲仙壽(公元前2377——公元前2259)的秘密也盡在這茶籽之中。史料記載:彭祖所說的“天養員木果籽”正是采自我國贛西北九嶺山脈西段——官山上的天然茶籽樹
乾隆食油八十不衰 賜命“御道坊”

史料記載:官山茶籽油最鼎盛時期出現在清乾隆時期。公元一七四二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來到官山一

乾隆食油八十不衰乾隆食油八十不衰
帶。乾隆見此處民生是:家家戶戶取籽榨油,男女老少油坊勞作。經貼身御廚一番詳說,才得知自己平日食用的御用茶油就是采自官山某一坡地上的天然野生茶樹,隨即賜名“御貢坡”。
乾隆經茶油古道(古代官山山區進貢朝廷御用茶籽油的專用道路)一路返京,一路上乾隆一邊聽著貼身御廚給自己詳說著御貢坡茶籽油“烹調肴饌、澤發生光,諸病不忌、百病不生”的養生功效,一邊聯想起彭祖當年以茶油為堯帝養生的故事。回到京城後,乾隆降旨,在御貢坡一帶建皇家榨油坊,並賜名:“御道坊”。乾隆皇帝揮毫提下:“古道油香三千里,御道坊內養天年”的歷史名句。自此,御貢坡的茶籽油就有了一個盛極一時的美名——“御道坊”。
御道坊茶油傳說典故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遣大將陳嬰平定江南。陳嬰勇猛作戰,可在一役中受傷,後大軍不得不在官山一帶安營紮寨。當地居民奉上糧草及當地特有的野生茶油,而陳嬰食後不出十日傷愈體健,大獲全勝。
相傳四大美女中的楊貴妃每晚洗澡後必叫宮女用官山進貢的野生茶油給她面部和全身按摩一遍,以此法保持肌膚紅潤不衰。
北宋皇帝仁宗曾降旨:辟園5畝,意將官山野生茶籽樹移種至宮廷後院人工培育。後因官山野生油茶樹水土不服,移種不到百日便全部夭折。但這也足以見出一代帝王對官山茶油別有一番青睞!

御道坊茶油營養成分

茶油富含非乾性不飽合油酸(84.2%)、亞油酸(8%)、亞麻酸(1%,即Ω-3脂肪酸)、角鯊烯、茶多酚、山茶草苷、基脂醇、王蕊醇、皂苷元、山茶皂元E、茶皂醇A.B.E、維生素A.D.E.K(Vitamin A.D.E.K)等。
作為我國特有的茶油,特別是古代皇宮御用的“御道坊”野生茶油的營養成分優於橄欖油,亞油酸、亞麻酸含量符合歐米伽膳食推薦的4:1的黃金比例。
非乾性不飽合油酸:是人體必需且無法自身合成的脂肪酸,具有降低甘油三酯、膽固醇,調節血壓、血脂、血糖的功效。茶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橄欖油;
茶多酚:具有強抗氧化性,延緩衰老,清除自由基,預防癌症的功用;
Ω-3脂肪酸:對大腦和視力發育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益智,助生長,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
角鯊烯:增加血氧含量,增強心肺功能,耐缺氧,營養神經,防止老年痴呆;
維生素E:又稱生育酚,能促進性激素分泌,提高生育能力,預防流產,可用於不育症、更年期綜合症、美容等,還可保護視力,預防近視。茶油中的維生素E含量是橄欖油的2倍。

御道坊茶油標準

產地標準

江西官山位於湘、鄂、贛三省交界處,主峰麻姑尖海拔1480米。官山北麓的“御貢坡”地處亞熱帶,平

御貢坡御貢坡
均氣溫介於17.3℃之間,年均降雨量1720毫米,非常適於油茶樹生長;北緯28°的充足光照,造就了生長季足夠的積溫;冬季平均5℃的溫度,更是便於油脂凝聚。御貢坡雖不是官山險峰,卻具有高山氣候的明顯特徵,這裡的油茶樹長年在連綿疊嶂的群山包圍中天然孕育,每一粒茶籽都歷經秋、冬、春、夏、秋五季四百多天的雲滋霧潤,吸天地靈氣,采日月精華,是所有油料作物中受大自然孕育最長的。專家考證,官山御貢坡是我國已知的天然油茶樹最為集中的野生產地,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油茶樹原產地保護,是國家“茶油原產地標記認證”區域。選材標準

1. 天然野生油茶樹,珍惜細葉小果品種,未經人工改良;
2. 100年以上樹齡老油茶樹,樹冠寬達3米左右;
3. 樹體健康,無蟲害,樹皮光滑;
4. 油茶果經秋、冬、春、夏、秋五季成熟;
5. 全手工精選採摘,霜降時節後,品質最佳的新鮮油茶果。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範圍內御道坊茶油選材標準達標區域不足76畝。

榨取標準

為了完美保存茶油中的天然營養,御道坊茶油採用獨家保密榨取標準,僅知採用冷榨工藝,必須全程低溫製作。同時御道坊茶油作為宮廷御供品,所以僅取油茶籽的初榨精華,滴滴如金,營養豐富,品質高貴,是茶油中的極致之品。
觀:澄清透明,濃稠,金黃帶綠;
聞:淡雅的植物芬芳,清新怡人;
嘗:口感潤滑,甘香可口,清單不油膩;

御道坊茶油妙用

直接口服:每日早晚,口服10ml茶油,可補充多種身體必需營養素;
涼拌:無需加熱,直接涼拌各種菜餚、沙拉,色澤鮮亮,風味獨特,清爽可口。
煎炸:煙點高,含豐富抗氧化物,高溫長時間連續烹飪,不易產生致癌物,油脂依然清香透亮;
烘烤:烘烤食物時,在表面塗抹茶油,能保持食物鮮香酥脆,不易焦糊;
做湯:靚湯出鍋時,淋上一匙茶油,能使湯味更鮮美,入口清香不油膩;
清蒸:清蒸菜餚時加入一匙茶油,菜餚更加清香鮮美;
煮飯時倒入一匙茶油,可使米飯更香,且粒粒飽滿。
摔傷碰傷,跌打損傷,外抹茶油,能消腫止痛,加速癒合,安全有效,尤其適用於兒童;
浴後用茶油護理全身,增強皮膚彈性,可消除冬季皮膚瘙癢、乾裂;
睡前在眼睛周圍抹一點茶油,可消除眼袋;

冬季可用茶油護膚、潤唇,防止乾裂;
燙傷、燒傷、外抹茶油,可減輕疼痛,加速癒合;
體癬、慢性濕疹等皮膚病,可外抹茶油幫助恢復;
孕婦腹部皮膚拉伸,瘙癢、乾裂,外抹茶油,可滋潤止癢,消除妊娠紋;
分娩後食用茶油,可滋養身體,幫助傷口癒合,緩解孕產期不適感;
外抹茶油於肚臍,可緩解腹部脹氣;外抹於兩肋,可消除肝部不適;
嬰兒尿疹、濕疹,可用茶油塗抹於患處,安全有效。

御道坊茶油歷史文獻

清乾隆皇帝:“古道油香三千里,御道坊內養千年。”賜名:“御道坊”。
《本草綱目》記載:“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疾垢……”
《農政全書》記載:“茶油可遼痔瘡、退濕熱……”
《綱目拾遺》記載:“茶油可潤腸、清胃、解毒、殺菌……”
《農居飲食譜》記載:“茶油可潤燥、清熱、息風和利頭目……”
《隨之居飲食譜》記載:“茶油烹調肴饌,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澤發生光,諸油惟此最為輕清,故諸病不忌……”
《山海經》:“員木,南方油食也”(員木指油茶樹)
《中國中醫藥大辭典》記載:“茶油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重要的疾病預防價值,可概括為:增強血管彈性和韌性,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腸胃吸收功能,促進內分泌腺體激素分泌,防治神經功能下降。”

珍惜的木本植物油

日常生活中,人們所熟悉的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都是草本植物油,生長期短,便於種植,產油量高,經濟實惠。而對另一種油品較為陌生,那就是珍惜的木本植物油,如:茶油、橄欖油、核桃油等。
茶油是木本植物油中的“貴族”,之所以尊貴,因為野生茶油樹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且油茶果生長期長,產油量極低。自古以來,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一賞芳澤。
野生茶油樹生長在遠離塵世的山野之中,歷經風吹雨打,野生野長,不施肥,不噴藥,樹齡均可達200多歲,民間稱為“長壽樹”。
油茶果從開花、授粉到成熟,需要跨越秋、冬、春、夏、秋五季。因此“頭年果未熟,二年花已綻”,出現花果同樹的自然奇景,民間又稱“抱子懷胎”,寓意喜慶吉祥。
歷經一年多的陽光雨露,吸天地靈氣,采日月精華,油茶果中的營養成分已經充分凝集。在霜降過後的晨曦中,油坊人家的少女背上竹筐,上山採摘鮮艷欲滴的油茶果,只有這時的油茶果才能榨出最珍惜、寶貴的自然營養,成就油中“貴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