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成敗式目

御成敗式目,貞永元年(1232)由執權北條泰時制定,是武家最初所定的法律,制定時,以年號命名為《貞永式目》(じょうえいしきもく),共有五十一條條文。是日本武家的基本法度,影響了後世許多武家的法典。

概述

御成敗式目(ごせいばいしきもく)
御成敗式目,貞永元年(1232)由執權北條泰時制定,是武家最初所定的法律,制定時,以年號命名為《貞永式目》(じょうえいしきもく),共有五十一條條文。
式目根據源賴朝以來的先例、武家社會習俗等道理成文,涉及神社寺院,規定了守護地頭職分、御家人所領繼承等問題的處置。御家人所領關係的裁判占到了全部式目的三分之一,鞏固了幕府御家人的主從關係。
式目一出,朝廷的律令就被否定,式目適用於幕府勢力內的地區,朝廷支配下的律令系統被稱為“公家法”,莊園領主只為“本所法”效力。以後,幕府勢力擴大到全國,作為重視公平裁判的武家法度,影響增大之後,式目的做了少量修改,這種必要的個別法令修改發布時稱為“式目追加”。

意義

《御成敗式目》是武家的基本法度,影響了後世許多武家的法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