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典實用主義到新實用主義:實用主義基本觀念的演變

實在論 塞拉斯論真理的意義與特性 杜威論科學的性質與作用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4月1日)
平裝: 554頁
開本: 32開
ISBN: 7010053197
條形碼: 9787010053196
尺寸: 21 x 14.9 x 2.3 cm
重量: 540 g

作者簡介

紀亮,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名譽理事長。著有《分析哲學及其在美國的發展》(兩卷)、《英美語言哲學概論》、《現代西方語言哲學比較研究》、《美同哲學史》(三卷)、《維根斯坦後期哲學思想研究》等論著,主編《當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十卷)、《現代歐洲大陸語青哲學》、《費爾巴哈哲學史著作選》(三卷)、《當代美罔哲學論著選譯》(四卷)、《語言哲學名著選輯》、《維根斯坦全集》(十二卷)等論著和譯著。

內容簡介

實用主義是美國本土產生的歷史是為悠久,影響最為廣泛的哲學流派,是“美國精神”的代表,自19世紀70年代誕生以來,除了20世紀30-50年代其風頭被分析哲學壓去之外,一直一目前在美國仍占據主導地位。本書重點考察了這一哲學流派的若干基本觀念的發展,分析了“實在”“經驗”“認識”“真理”“意義”“道德”“科學”“宗教”“社會”和“政治”等基本觀念在不同的實用主義哲學家那裡的異同,梳理了這些基本觀念一百多年來的發展線索。本書視角新穎,材料豐富,體例清晰易懂,內容簡明緊湊,適合研究者及學生研究學習之用。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實用主義與美國社會
第二節 實用主義的思想淵源
第三節 實用主義的歷史發展
第二章 實在
前言
第一節 皮爾士論實在的類型、客觀性和可知性
第二節 詹姆斯的認識論的實在論
第三節 杜威論實在與情境
第四節 米德論實在、知覺對象和科學對象
第五節 布里奇曼的操作主義實在論
第六節 劉易斯對“實在”的理解
第七節 蒯因論本體論的承諾
第八節 塞拉斯的科學實在論
第九節 戴維森的“無指稱”、“無對照”的實在論
第十節 普特南的科學實在論、內在實在論和自然
實在論
第十一節 羅蒂的反實在論
小結
第三章 經驗
前言
第一節 詹姆斯的徹底經驗主義
第二節 杜威的經驗自然主義
第三節 莫里斯的科學經驗主義
第四節 蒯因的自然主義的經驗主義
小結
第四章 認識
前言
第一節 皮爾士論懷疑、信念與科學方法
第二節 詹姆斯論認識的性質、方式與方法
第三節 杜威論認識對象與認識過程
第四節 米德論心靈與自我
第五節 劉易斯論先驗知識和後驗知識
第六節 蒯因的自然主義認識論
第七節 塞拉斯論觀察框架、理論框架以及“所與”神話
第八節 戴維森的整體論的認識論
第九節 普特南論心靈與世界
第十節 羅蒂的反二元論、反再現論和反基礎論
小結
第五章 真理
前言
第一節 皮爾士論真理的性質
第二節 詹姆斯論符合、證實與效用
第三節 杜威論真理與工具性、可操作性、可斷定性
第四節 布里奇曼的操作主義真理觀
第五節 劉易斯論先驗真理與經驗真理
第六節 蒯因對各種真理觀的評價
第七節 塞拉斯論真理的意義與特性
第八節 戴維森的絕對真理理論
第九節 普特南的內在論真理觀
第十節 羅蒂的實用主義真理觀
小結
第六章 意義
前言
第一節 皮爾士論指號與意義
第二節 杜威論意義與社會交往
第三節 米德論“有意謂的符號”
第四節 布里奇曼的操作主義意義理論
第五節 劉易斯論意義及其形式
第六節 莫里斯論指號與意義
第七節 蒯因的行為主義意義理論
第八節 塞拉斯論意義與概念形成
第九節 戴維森的真值條件意義理論
第十節 普特南論語詞的意義
小結
第七章 道德
前言
第一節 詹姆斯論價值、人生與道德哲學
第二節 杜威論價值、善、負責與美德
第三節 劉易斯論價值與正當
第四節 莫里斯論偏好行為與價值情境
第五節 蒯因論道德價值
第六節 普特南論事實和價值
小結
第八章 科學
前言
第一節 皮爾士論科學與哲學
第二節 杜威論科學的性質與作用
第三節 布里奇曼論科學及其影響
第四節 胡克論科學與科學方法
第五節 蒯因的整體論的科學觀
第六節 普特南論科學主義
第七節 羅蒂的反科學主義
小結
第九章 宗教
前言一
第一節 皮爾士論宗教與科學
第二節 詹姆斯論宗教體驗、宗教皈依與上帝
第三節 杜威論宗教、宗教經驗與上帝
第四節 羅蒂論宗教信仰
小結
第十章 社會
前言
第一節 杜威論人性和社會發展
第二節 米德論人性與社會改革
第三節 莫里斯論封閉的社會和開放的社會
第四節 羅蒂論人性、文化與烏托邦
小結
第十一章 政治
前言
第一節 杜威論民主、自由與平等
第二節 胡克論民主、平等與自由
第三節 莫里斯論美國建立開放社會的必要性
第四節 普特南論民主與平等
第五節 羅蒂的自由主義
小結
第十二章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