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頭村

金灶鎮徑頭村結合創建好班子活動,支部“一班人”聚力氣,強根基、謀發展、創和諧。走出一條農工貿並舉的經濟發展路子,有力促進了該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成為金灶鎮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基本信息

簡介

金灶鎮徑頭村屬純農半山區村,是解放戰爭時期游擊區。全村現有總人口3000多人,耕地面積400多畝,山地面積1000多畝,村民原來以農為生,收入微薄。為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做活“山”字文章,村里重新規劃後由村民承包,以果代林,種植高值果樹。800畝老叢橄欖樹承包給50多戶村民進行改良,村里7年免收承包款,但村民必須完成村里定下的任務,把老叢橄欖樹全部嫁接為高值的三棱橄欖。

【同期聲】徑頭村黨支部書記 林創文:“我村投資10萬元,著力發展三梭橄欖,把老樹叢的橄欖嫁接,落實承包,提高質量和創達率。”

村里還把700畝新開發的山地承包給40戶村民經營,種植三棱橄欖、楊梅等果樹。果農如遇上收成好的年頭,單楊梅就有近萬元的收入。

經濟發展

為加快經濟發展,該村著力築巢引鳳,大力招商引資。還爭取電力部門的支持,為企業解決用電問題。經過班子一班人不懈的努力,該村終於引進了投資3000多萬元,占地25畝的粵盛興鋼鐵實業有限公司,租地契約一簽30年,土地效益比原來提高了6倍,還解決村里50多個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該村班子抓住揭海公路從村邊穿過的有利條件,投資40多萬元,在公路邊規劃建設一個占地面積30畝的水果集貿市場,準備把有“水果之鄉”美稱的金灶鎮四鄉八里的水果集中到該鄉銷售,拓寬果農的銷售渠道。當前,該項目正在抓緊建設,做好“三通一平”工作。

經濟發展了,支部一班人沒有忘記民眾,而是把集體的大部分收入用在解決民生民安問題,建設和諧村居上。

基礎設施

【同期聲】村民:“近幾年來,我徑頭村的村容村貌的改變很大。”

【同期聲】徑頭村黨支部書記 林創文:“近幾年,為村民辦好事實事的是,一、智力投資,建學校,投資80萬元建教學樓一幢。工程元旦竣工,教付學校使用。第二,為使村民飲上優質的食用水,投資40多萬元,建了水廠。第三,整治村容村貌,排污道,建公廁,投資20多萬元,建水泥路,配套綠化、路燈。”

發展未來

窮則思變,多年來,該村領導不斷解放思想,積極謀求經濟發展路子,把原來連村幹部的工資都不能正常發放的貧困村發展成集體年收入60多萬元的富裕村,成為金灶鎮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