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梁

徐邦梁

徐邦梁,男,1922年12月1日出生,江蘇南京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東南大學教授。徐邦梁先生1947年8月廣東中山大學地質系畢業,以畢生精力為祖國的地質教育事業和地質科學研究事業作出了傑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徐邦梁,男,1922年12月1日出生,江蘇南京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東南大學教授。徐邦梁先生於2012年12月1日21時17分因突發腦溢血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1歲。

人物生平

徐邦梁先生1947年8月廣東中山大學地質系畢業,1947年9月至1949年2月湖南蘭田贛風中學教員,1949年2月至8月廣州沙灣象賢中學教員,1949年8月至1950年3月香港務實中學教員,1950年3月至8月南京龍潭建華中學教員,1950年8月至1951年8月南京龍潭華豐工廠工程師,1951年10月至1952年2月南京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工作,1952年2月至9月,江寧化工廠工程師,1952年9月至1953年12月南京市工業局技術員,1953年12月至1989年11月南京地質學校歷任教研組長、科主任、副教授、教授、副校長和學術委員會主任,江蘇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職稱評審會副主任;南京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9年11月退休。

人物成就

建國之初,徐邦梁先生回響黨的號召, 從香港回到內地,滿懷愛國情懷,立志報效祖國。他以畢生精力為祖國的地質教育事業和地質科學研究事業作出了傑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徐邦梁先生知識淵博,學術精湛,著作豐厚。他是我國利用生物地球化學方法進行找礦新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得到中國科學院化探研究所的高度評價。他先後發現銅礦指示植物——海洲香薷(rú)、鈾礦指示植物——箭葉堇(jǐn)菜、金的指示植物——野蚊子草;在國內首次成功地從煤灰中提取稀有金屬鎵,創建了色層分析微量金及野外快速鑑定沸石礦——三氯化鈦鑑定沸石岩的新方法,並在國內首先提出金的地電化學找礦法和金的離子暈的概念。他致力於非金屬礦產的開發和套用的研究,成功地從蛇紋岩等非金屬礦產中,製取白碳黑、硫酸鎂、硫酸鋁、高效脫色劑等工業產品。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過數十篇論文,出版《農肥礦產》、《沸石》等專著。

徐邦梁先生是一位傑出的地質教育家,他主編了《普通地質學》、《大眾地質學》等多部教材。他熱愛學生、教學嚴謹,精心培養學生,桃李滿天下。他為學校的專業建設和教學管理作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至1981年被評為全國地質系統勞動模範、江蘇省勞動模範及南京市勞動模範。1984至1986年分別被列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出版的《有成就的人》、《遠東澳洲名人錄》和美國傳記中心的《名人錄》。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