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宗教改革

徐州宗教改革,2011年10月31日在彭城復興論壇發起的思想解放運動之一,是徐州復興運動的一部分,旨在復興古城徐州的宗教地位。

簡介

2011年10月31日在彭城復興論壇發起的思想解放運動之一,是徐州復興運動的一部分,旨在復興古城徐

徐州復興運動徐州復興運動
州的宗教地位。

意義

徐州是道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佛教的第一城、儒家文化的副中心,為建成東有徐州彭城、西有耶路撒冷的“東西方兩大聖城”的格局,彭城復興論壇版主天府之州於歐洲宗教改革紀念日(10.31)寫下“五十五條論綱”以倡導復興聖城徐州的運動。

論綱

徐州宗教改革五十五條論綱
(1)確立徐州“道家文化發源地”的地位,徐州是道家基地、天師故里。
(2)確立徐州“中國佛教發源地”的地位,徐州是佛教傳入中國第一地。
(3)確立徐州“儒家文化副中心”的地位,僅次於孔孟之鄉的曲阜、鄒城。
(4)確立徐州“中國基督教第一聖城”的地位,徐州是基督教傳入中國第一地。
(5)研究徐州市伊斯蘭教的沿革及現狀,公開徐州伊協編寫的《徐州回族、伊斯蘭教志》。
(6)擴建豐縣枌榆社,恢復沛庭蚩尤祠。
(7)打造徐州涿鹿廣場,立黃帝祠祭祀軒轅黃帝。
(8)恢復城牆遺址公園西北角的彭祖樓,祭祀彭祖。
(9)修建彭城路1號北大院的霸王樓,設立祭祀霸王、虞姬牌位。
(10)恢復城牆遺址公園東南角的拐角樓,奎樓祀奎星。
(11)修建呂梁山慶真觀遺址公園,將徐州市道教協會辦公地址遷於此。

徐州子房祠徐州子房祠
(12)子房山異地重建真武觀(即道教祖庭),觀前設道家菜一條街。
(13)奉親庵/念佛堂以孝悌文化為旨意。
(14)慈濟庵/五毒廟以端午民俗為主題。
(15)將果老洞作為泉山的標誌景點。
(16)將曹山亭作為泰山的首要亮點。
(17)在駱駝山前新建竹林苑紀念魏晉“竹林七賢”。
(18)在子房山上新建八仙館供奉曹景休韓湘子等。
(19)擴建古邳留侯廟,打造全國最大的“張良紀念館”。
(20)擴建土山關帝廟,再現“北有文聖孔府,南有武聖關帝”勝景。
(21)恢復浮屠仁祠,紀念第一位佛教信徒劉英。
羊山宗善寺羊山宗善寺
(22)恢復阿育王塔,使之重為東方兩大寶塔。
(23)確立豐縣永寧寺“民間第一寺”的地位,永寧寺為民間寺院之始也。
(24)宗善禪寺為九鏡禪寺的繼承者,停止在九鏡湖建設浮屠寺。
(25)確立下邳九鏡塔“天下第一塔” 的地位,九鏡塔是我國第一寶塔。
(26)將竹林寺脫離漢文化景區,與竹林苑合稱“晉文化景區”。
(27)將青山公園更名為龍華寺遺址公園,青山塔命名為法顯塔。
(28)保留戲馬台雄風殿,恢復“南朝四百八十寺”源頭的台頭寺
(29)保護與龍門還有雲岡石窟是同時代的雲龍山大石佛,擴大摩崖石刻。
(30)修建呂梁山白塔寺遺址公園,將徐州白塔寺定位為成實宗祖庭。
(31)搬遷徐州文廟至鳳冠山,原址用來恢復三楚故宮。
孔子觀道亭孔子觀道亭
(32)移位徐州市公安局,恢復徐州府城隍廟。
(33)恢復川上書院,作為徐州師範大學呂梁校區的圖書館。
(34)打造徐州儒家文化景區,將徐州師範大學(及孟子學院)外遷至呂梁山風景區
(35)支持彭城書院講座,以復興國學為己任。
(36)擴大雲龍書院影響,舉辦徐州作協活動。
(37)九里山建造劉向墓祠。
(38)故黃河建造龔勝墓祠。
(39)孔子觀道亭,恢復“古泗三洪”之一的呂梁洪。
(40)蘇軾望洪亭,建設“徐州八大寺”之一的洪福寺遺址公園。
(41)徐州耶穌聖心堂,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耶穌聖心堂耶穌聖心堂
(42)崇真堂,徐州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市基督教協會辦公所在地。
(43)邳城鎮天主堂,天主教徐州教區第二教堂,僅次於徐州主座堂。
(44)《漢代基督教福音銘文鏡》,考證基督教在漢代已傳入中國。
(45)徐州漢畫像石驚現聖經,基督教傳入我國可能提早550年。
(46)建國路清真寺又名旅徐清真寺,是徐州市回族穆民聚集禮拜、宗教活動的場所。
(47)旅徐清真寺周邊建設回民街,命名為伏羊街。
(48)將伏羊街確定為每年伏羊節的舉辦地點,為徐州特色小吃一條街。
(49)建造回族詩人薩都剌的詩詞園,以《彭城懷古》為代表。
(50)開辟回民坊,成為徐州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區。
(51)以上宗教景點一律不得收取門票,社會捐款需透明公開。
旅徐清真寺旅徐清真寺
(52)不得建造大佛、為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的寺院大興土木。
(53)提倡儒學,徐方,鄒魯舊地,猶有儒風。
(54)崇尚真善美,發揮宗教教人向善的作用。
(55)尊重回民等少數民族,尊重其民族信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