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醫院

徐州中醫院

徐州市中醫院坐落於古彭雲龍山北麓,始建於1956年,是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省高校實習基地。歷經幾代人近半個世紀的努力,該院已發展建設成為特色突出、專科齊全、設備先進、環境優美的人性化醫療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全景圖全景圖

徐州市中醫院始建於1956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及社區衛生服務於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江蘇省首批基本現代化中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和江蘇省高校實習基地。
醫院現有在職職工502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41人,國家、省、市級名醫20人,省333工程重點人才2人,拔尖人才2人,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51人。醫院門診設28個臨床科室、15個醫技科室、45個專科、專病門診,住院部設18個病區,1000張病床,年住院病人逾2.3萬人次,年門診量100萬人次。醫院占地面積24301m2,建築面積36484.59m2,在市區開設了兩個院外藥店、一個中醫社區門診部、一個名醫堂門診和一個占地8000m2的製劑中心。

特色

醫院擁有一個國家級中醫臨床重點建設科室——心內科,一個國家級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協作學科——肛腸科,兩個省級中醫臨床重點示範專科——心內科和

徐州中醫院徐州中醫院

肛腸科,四個省級中醫臨床重點專科——肛腸科、腦病中心(針灸科)、心血管內科、皮膚科,五個市級重點專科——心內科、肛腸科、針灸科腎內科、消化科。

肛腸科在直腸腫瘤、環狀混合痔、高位複雜性肛瘺、直腸黏膜脫垂等病種的治療居省內領先水平。腦病中心在治療腦癱、肢體偏癱、語言障礙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優勢。心內科注重中西醫結合,已開展食道調搏、臨時和永久起搏器置入術、冠脈造影術、二尖瓣球囊擴張術、PTCA+支架術和射頻消融術、先心封堵術等新技術。皮膚科治療設備先進,既有飛頓一號雷射光子工作站、微波、冷凍等現代治療手段,也有神燈、梅花針、藥物冷噴、中藥倒膜等中醫特色治療。

內科系統作為醫院的支柱科室設有呼吸內科、消化、腎病糖尿病、腫瘤、肝病等專科。消化內科、腎病科為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消化內科開展了肝臟活檢,肝囊腫穿刺,內鏡下電凝電切及微波治療術。腎病、內分泌科在中西醫結合防治內分泌系統疾病、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甲狀腺疾病、痛風、風濕免疫病和腎臟疾病的診治方面達到淮海經濟區領先水平。

醫院外科蓬勃發展,尤其是普外、腦外、腫瘤、泌尿、微創外科、心臟外科治療水平在淮海經濟區處於領先水平。徐州市微創外科治療中心,運用腹腔鏡開展各種微創治療術,提高了醫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骨傷科近年來迅速崛起。先後開展了電刺激選擇脊神經後根切斷術治療腦癱,胸椎巨細胞瘤摘除加人工椎體置換術等。
婦產科為特色科室,廣泛開展各類手術及宮、腹腔鏡、介入診療微創技術。不孕不育專科在臨床治療中不斷創新,採用中西結合治療不孕症獲得了較高的受孕率。

推拿科是醫院對外交流視窗之一,該科在治療腰腿痛、肩周炎等方面深受患者的歡迎。醫院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口腔科、兒科等專科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優勢,充分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設備

醫院主要大型設備有:日立核磁共振、16排螺鏇CT、DSA(C型臂)、日本島津數字減影X光機、高壓氧艙、乳腺鉬靶X光機、體外震波碎石機、德國臭氧治療儀、德國拜耳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醫院開發研製的300餘種片劑、沖劑、袋泡劑、膠囊等劑型的自製製劑在患者中享有盛譽。

特色專科

徐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為國家級中醫臨床重點建設專科。該科創建於1994年,現已發展成為技術全面、特色突出的專業科室。該科目前為江蘇省重點中醫

徐州中醫院徐州中醫院

臨床專科、江蘇省示範中醫臨床專科、國家級中醫臨床重點建設專科。科室現有醫護人員30餘名,其中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2名。

該科年門診量在5萬次以上,年收治病人在800人次以上,5年來床位使用率平均在98%以上,治癒好轉率超過95%,社區外病人達20%以上。

科室設有普通心血管病房及CCU病房、心血管研究室、心導管室、臨床心臟電生理檢查室、動態心電圖室、心功能室、心電圖室、彩色心髒B超室、心內科實驗室等相關科室。CCU病房(床位8張)能進行心電、呼吸、血壓、血氣及血流動力學等監護,可收治各種危急重症的心臟病人,具備熟練的臨床心血管急症處理能力。

該科擁有國際一流、徐州市目前最先進、高清晰的飛利浦AlluraC臂數字減影血管成像系統、PM-9000Express攜帶型多參數監護儀、西門子SEQUOIA心臟彩色超聲儀、HP除顫儀、錦江LEAD2000型多道生理記錄儀、心臟射頻消融儀、心電圖機、臨時起搏器、食道調搏儀、美國BOSITE心梗心衰診斷系統、動態心電圖診斷系統等多種儀器設備。

該科堅持中醫特色,注重中西醫結合,善於吸收運用現代診療技術,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中西醫結合治療心功能不全有突出的特色。高血壓病從肝治論療效斐然。目前已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術(CAG)、PTCA+stenting、臨時或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單腔、雙腔)、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成形術(PBMV),射頻消融術等國內先進技術。並再此基礎上開展了冠心病PTCA+stenting術後中西醫結合防治再狹窄和無複流現象前期研究、起搏器綜合徵的中醫防治研究、積極開展PBMV術後中醫藥防治二尖瓣再狹窄的前期研究。

該科堅持中醫特色、注重中西醫結合。主治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功能不全、高脂血症、心律失常、肺原性心臟病、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對心臟驟停、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危重病的救治積累了一整套的中西醫結合搶救經驗。

該科注重科研和人才建設。以科研帶動臨床,積極申報課題,並爭取國家級立項。在科研方面省級課題1項已結題並獲市級科研成果3等獎,現有省廳局課題1項,市級課題2項。

榮譽

醫院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江蘇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衛生行風先進集體、江蘇省用戶滿意服務明星單位;徐州市“人民滿意醫院”、“文明單位”、“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經驗做法

樹立創新發展意識,搞好醫院服務發展定位

徐州市中醫院堅持把創新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係作為推進醫院建設的不竭動力,自覺強化創新意識,努力提高創新能力,積極投身創新實踐。在醫院的服

徐州中醫院徐州中醫院

務發展定位上,我們選擇了“差異化”的創新服務模式,突出特色學科,提升傳統學科,擴大交融學科,發展新興學科;以“絕、優、特”三字為理念。即:獨創技術,人無我有;優勢技術,人有我多;特色技術,人多我精,從而鞏固發展了醫院的優勢,帶動了全院整體的發展。具體做法是:在服務對象上,由病人群體向亞健康群體和健康群體轉變;在服務方式上,針對不同的社會民眾、不同的健康需求,採取了不同的服務措施,提供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包括預防、保健、醫療、康復、諮詢等不同的健康服務;在服務過程上,真正體現了人文關懷理念,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的優質服務;在服務流程上,加強了對服務流程的再造,建立高效、便捷、有序的診序路徑,縮短掛號、就診、檢查、收費、取藥、治療的等待時間;在服務信息上,建立了患者俱樂部,針對常見病、多發病、流行病、慢性病等社會人群普遍關心的疾病,開展進機關、進社區舉辦健康教育講座、健康諮詢等活動,普及人民民眾對上述疾病的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等相關知識;在醫患溝通上,設立了醫患溝通協調辦公室,實行專人負責接待,公示投訴電話,公開收受理程式,定期召開行風、物價等監督會議,增進了醫患之間的相互了解,構建了誠信、和諧的醫患關係。

樹立文化品牌意識,構築良好的醫患關係

醫院文化對醫院建設發展起著導向作用,可以提高醫院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凝聚全體職工的創造力,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員工的歸屬感,建立和諧的內部環境。醫院每年都對職工進行全員培訓,開展醫院精神教育,舉辦各類培訓班,聘請服務行業的典型和專家學者來院傳授經驗和管理知識。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寓教於樂;通過評選先進人物,不斷鼓勵員工完善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通過舉辦各類講座及病友聯誼會,來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力求讓病人及員工強烈地感受到醫院的文化氛圍和獨具魅力的醫院文化。醫院充分利用《徐州健康》這一視窗,及時向員工報告醫院發生的重大事件,宣傳和介紹名醫、良醫,報導他們的優秀事跡,樹立他們的良好形象。同時,醫院利用網站,開闢了各種欄目,調動了醫務人員主動積極為患者服務的積極性,培養了醫務人員的主人翁意識,強化了他們對醫院的認同度和歸屬感。為了提高醫務人員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充分發揮他們在和諧醫患關係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醫院除了進行醫德醫風的教育與規範化的管理之外,還充分關心和保障職工的根本利益,使職工千方百計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帶著深厚的感情為民眾謀利益。醫療行為具有很強的合作性,醫院實行“臨床路徑”,強化了各個醫療環節之間的緊密協作,醫護之間、醫務人員與管理者之間、後勤與臨床一線之間,和諧相處,以增強醫務人員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營造一個良好的和諧工作環境。同時醫院還把重視人性化服務與加強醫院文化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病區內設有健康教育宣傳欄,病房內掛有溫馨的壁畫,使病人進入病房就能感受到一種文化的氣息,使病人在醫治疾病的同時能得到一種文化的享受和薰陶。各病區設立了開放的吧檯式護理站,實行站立、微笑式服務,同時醫院針對不同症狀病人的情況進行特殊護理,特殊照顧,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服務。增進了醫患之間的溝通,開放式的護理站,拉近了醫患距離,實現了“零”距離服務。醫院對出院病人發放愛心卡,為住院病人過生日等的人性化服務深受患者及家屬的讚譽,醫院在上級的多次問卷調查中病人及家屬的滿意度始終在96%以上。

樹立技術品牌意識,贏得病人信任

嫻熟的診療技術、先進的診療設備和設施是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的基礎保障,而技術水平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核心,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必須把提高醫務人員的診療技術放在核心的位置,通過樹名醫、建名科、創名院的品牌擴展,使患者形成一定的忠誠度、信任度和追隨度。

高超、精湛的診療技術是贏得患者信賴的基礎,是樹立醫院誠信形象的基礎。針對質量管理的各個環節,醫院領導分口把關,層層落實,實施動態管理,做到計畫周密,實施有力,檢查到位,整改及時。平時注重全員質量教育,積極培養高層次的技術人才,開展高精尖技術服務,在技術品牌的建設中,醫院注重學術品位,充分發揮醫院老專家的作用,做好傳幫帶;為有前途的中青年專家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創造進入專業學會的機會,建立了任期三年的科主任外出進修、培訓制度,擴大學術交流範圍,提高其在本專業的學術地位及知名度。同時醫院還嚴格規範醫療行為,嚴格執行醫療質量與安全的核心制度,加強“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的三合理管理,成立相關組織機構,明確管理部門與職責。門診部定期進行門診日誌、處方和病歷檢查。藥劑科會同醫務處、感管科聯合開展抗感染藥物檢查,規範抗生素使用,並將執行情況納入基礎考核。進一步強化臨床各科室的質量意識和規範意識,建立和完善醫療質量控制網路,組織醫療質控專家抽查在院、出院病歷及門診處方,檢查相關台帳,把質控工作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同時,為確保手術安全和手術質量,制定了手術分級管理規定;在此基礎上,又建立了醫療總值班和護理總值班督導制度,每天對醫療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加強三級醫護查房執行力度,護理部經常進行“三基”考核,保證護理質量。臨床重點專科最能反映醫院治療特色優勢。為此,醫院集中精力加強重點專科建設,產生名科效應,以典型引路,帶動其他專科建設,逐步形成專科俱全、療效顯著、特色優勢明顯的專科體系。主要做法是:首先,把肛腸科和針灸科和心內科三個省級重點臨床專科做強、做精、做優。

一是將肛腸科擴容,從原來單純診治痔瘺疾病,擴大到直腸、結腸常見病及腫瘤的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如便秘、慢性結腸炎的中醫藥治療;重症直腸脫垂、直腸結腸癌的手術及中藥治療等。不僅擴大了肛腸科的業務範圍,而且大大提高了綜合業務能力。目前,該科已發展成三個病區,180張床位,年收治病人4500次,手術4000餘台次,享譽淮海經濟區。二是將針灸科整合,將急診科、神經科、康復中心等科室整合成腦病中心,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腦血管病、腦外傷。整合後的腦病中心綜合實力和特色優勢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如對中風少量腦出血,用中西藥及針灸治療;大量腦出血,用微創鑽顱或開顱清除,康復期間用針灸、藥氧、中藥、功能鍛鍊等。目前,腦病中心設3個病區,開放150張床位,年收治2500人次。其次,對中醫藥臨床治療有優勢的專科做大、做強。比如心內科有中醫藥傳統特色,醫院通過引進人才、技術及先進的治療設備,從中藥調理、中西醫結合治療、介入治療到介入治療後的中藥維持治療一條龍服務療效明顯優於單純中醫或西醫治療,使心內科成為我院的中西醫結合最明顯的科室。中醫藥治療婦科常見病和不孕不育症有特色和優勢,我們就引進腔鏡技術,大大提高了能力和水平。骨傷科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中藥內服外敷療效好。

在堅持中醫藥特色優勢的基礎上,引進西醫骨科專家,添置先進的診療設備,開展難度較大的骨科手術,中醫藥參與治療,使我院骨傷科的能力和水平上了新台階。呼吸內科發揮中藥外治特色採用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為所有病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定期回訪,使病人成了醫院的忠實客戶,形成了一大特色。內分泌科、腎科充分利用人才優勢、技術優勢,運用中西醫結合開展新業務、新療法,形成品牌效應。皮膚科開發了22種自製製劑並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形成特色優勢,醫院同時加大高精尖設備的投入力度,提升醫療科技含量,近兩年,醫院先後引進了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超、DSA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還建設和裝備了病房等一批基礎設施,為民眾就醫提供了較為可靠的技術保障。醫院近年先後投資6000萬元資金建造17000平方米智慧型化病房等設施,為患者就醫提供了優良、舒心的環境。

樹立溫馨品牌意識,贏得患者滿意

醫院是實行醫療健康服務的場所,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醫務人員處於主體和主動的地位,在醫療服務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要落實到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行動上。現階段處在同一檔次的醫院之間,常規醫療技術不存在顯著差異,況且85%的疾病只需要普通的醫療技術就可以解決。因此,服務品牌是醫院品牌的重要支持者,服務已成為當今醫療市場競爭的焦點,為病人提供優質、完善的服務是接近患者、打動患者的有效捷徑,也是醫院樹立品牌讓社會滿意、人民滿意、患者滿意的途徑。近年來,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務”和“差異化服務”,樹立“您的健康是我們的責任、您的滿意是我們的目標”的服務理念,堅持凡來醫院的人都當成親人來對待,對每一位親人的服務做到實實在在、細緻入微,讓每位親人滿意作為醫院工作的目標。按照“看好病、花錢少、服務好”的原則,用優質高效、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贏得患者。為了不斷滿足人民就醫和保健的需求,醫院轉變服務觀念,改變服務模式,拓寬服務內涵,把對病人由單一醫療的救治轉化為生理、心理、健康教育、人文關懷等方面的綜合性服務,把人性化的東西滲透到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處處都體現了工作人員對病人的真情和博愛。如冬天給病人做心電圖檢查時,醫護人員用溫水為病人擦拭身體;在給病人檢查身體時,醫護人員先將聽診器的鏡面放在自己手中暖一下,然後再給病人檢查等等。下雨天,醫院為患者準備好雨傘,抽血後,一杯熱豆奶送到了患者手中。就是這點點滴滴的人性化舉措,贏得了患者心。
醫院還堅持服務立院的方略,努力打造“溫馨中醫院”的服務品牌,建立了醫前、醫中、醫後全程優質服務新體系。“醫後服務”中工作人員必須在五天內對所有出院病人建立醫療檔案,對病人的基本情況及愈後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並根據病情在10到20天內進行電話回訪,了解病人康復的情況,提出複診的時間;預約電話掛號、專家門診、各種檢查;提供醫療護理、健康指導等服務;及時了解病員在就醫流程中有什麼意見或建議等等。“醫中服務”,醫院在病區成立了溫馨服務站,負責接送入、出院病人;給住院期間過生日的病員贈送蛋糕;送住院病人至各檢查治療科室、手術室;為病人提供各項檢查報告及治療藥品的取送服務等。手術室的服務更具人性化,全程陪護病人,包括給病人蓋上大單,握住病人的手,術前詳細告知安慰患者等服務細節。“醫前服務”,導醫護士熱情周到,不厭其煩,及時巡視安排病人就診及有關檢查,對行動不便的病人給予輪椅接送等特需服務。向病人提供輪椅、擔架車、雨傘、針線、老花鏡;為門診病人分發各類化驗單及檢查報告,為外地病人代寄各類化驗單和檢查報告;免費供應開水,為空腹抽血病人送去豆奶,發放各種健康教育材料等。

科室介紹

徐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為國家級中醫臨床重點建設專科。該科創建於1994年,現已發展成為技術全面、特色突出的專業科室。該科目前為江蘇省重點中醫臨床專科、江蘇省示範中醫臨床專科、國家級中醫臨床重點建設專科。科室現有醫護人員30餘名,其中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2名。
該科年門診量在5萬次以上,年收治病人在800人次以上,5年來床位使用率平均在98%以上,治癒好轉率超過95%,社區外病人達20%以上。
科室設有普通心血管病房及CCU病房、心血管研究室、心導管室、臨床心臟電生理檢查室、動態心電圖室、心功能室、心電圖室、彩色心臟B超室、心內科實驗室等相關科室。CCU病房(床位8張)能進行心電、呼吸、血壓、血氣及血流動力學等監護,可收治各種危急重症的心臟病人,具備熟練的臨床心血管急症處理能力。
該科擁有國際一流、徐州市目前最先進、高清晰的飛利浦AlluraC臂數字減影血管成像系統、PM-9000Express攜帶型多參數監護儀、西門子SEQUOIA心臟彩色超聲儀、HP除顫儀、錦江LEAD2000型多道生理記錄儀、心臟射頻消融儀、心電圖機、臨時起搏器、食道調搏儀、美國BOSITE心梗心衰診斷系統、動態心電圖診斷系統等多種儀器設備。
該科堅持中醫特色,注重中西醫結合,善於吸收運用現代診療技術,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中西醫結合治療心功能不全有突出的特色。高血壓病從肝治論療效斐然。目前已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術(CAG)、PTCA+stenting、臨時或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單腔、雙腔)、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成形術(PBMV),射頻消融術等國內先進技術。並再此基礎上開展了冠心病PTCA+stenting術後中西醫結合防治再狹窄和無複流現象前期研究、起搏器綜合徵的中醫防治研究、積極開展PBMV術後中醫藥防治二尖瓣再狹窄的前期研究。
該科堅持中醫特色、注重中西醫結合。主治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功能不全、高脂血症、心律失常、肺原性心臟病、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對心臟驟停、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危重病的救治積累了一整套的中西醫結合搶救經驗。
該科注重科研和人才建設。以科研帶動臨床,積極申報課題,並爭取國家級立項。在科研方面省級課題1項已結題並獲市級科研成果3等獎,現有省廳局課題1項,市級課題2項。

專家介紹

張義勤
主任醫師教授心內科主任
南京醫科大學教授、中國礦業大學教授、江蘇大學教授。徐州市優秀專家。1977年畢業於南京醫學院醫學系,一直從事心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工作。任江蘇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介入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徐州市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徐州市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市中醫院心內科主任。率先在徐州開展風心、先心等心臟介入技術,率先獨立開展的心臟起搏器單腔、雙腔、三腔安裝技術,率先在徐州開展了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狹窄的球囊擴張、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的封堵術等介入技術。
李家嶺
主任醫師教授心內科副主任
畢業於徐州醫學院醫療系,曾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臟科進修一年,多次在上海、北京等地培訓,對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功能不全、內科常見病及冠心病介入治療方面有較豐富的經驗,曾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十餘篇。
邱勇

主任中醫師教授心內科副主任

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省中醫協會及省中西醫結合協會會員。從事中醫臨床工作20年余。擅長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血脂症、高纖維蛋白原症、各種原因導致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在心腦血管病、老年病診治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耿健 

主任中醫師教授老年病科主任

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淮海經濟區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康復學會常務理事。在心腦血管病、老年病診治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心復康合劑治療慢性充血性心衰臨床觀察》、《藥氧針刺治療老年期痴呆臨床觀察》等科研項目,曾獲徐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王如俠

江蘇省名中醫主任中醫師教授

原徐州市中醫院院長。省中醫學會理事、省內科學會心血管學組副理事長、市中醫學會理事長。1999年4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2年11月,被確定為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擅長中醫心血管系統疾病防治工作,對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風濕性心臟病及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內分泌失調而引起的各種臨床表觀,如眩暈、頭痛、失眠、不明原因水腫等,有較突出的治療經驗。從事中醫臨床四十多年來,在多類學術雜誌、專業會議上發表論文或專著數十篇,在省內外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

劉啟松 

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教授

原省中醫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內科主任。長期從事內科臨床工作。擅長治療:高血壓病、高血脂、糖尿病及各種心臟病,如:冠心病心絞痛、肺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等,對失律失常(房顫,“早搏”,病竇等)的治療有一定臨床經驗。中西結合治療心力衰竭、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的頭暈、頭痛有很好的療效。對失眠、單純性肥胖、脫髮及一些亞健康疾病、內科雜症有一定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