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波羅申科

彼得·波羅申科

彼得·波羅申科,烏克蘭政治人物、企業家,現任烏克蘭總統。1965年9月26日出生於烏克蘭敖德薩州,1989年畢業於基輔國立大學。1996年,他創建了如勝(Roshen)公司,並將其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糖果製造企業之一,被譽為“朱古力大王”。他1998年首次當選議員,2002年3月任議會預算委員會主席。2005年2月至9月任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2009年10月9日擔任烏克蘭外長。 當地時間2014年5月26日,烏克蘭選舉委員會公布大選結果,波羅申科贏得了近54%的大選選票,遠超競爭對手。 烏克蘭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奧亨多夫斯基2014年6月2日正式宣布,億萬富翁波羅申科在5月25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當選烏克蘭總統。 2014年6月7日,波羅申科在烏議會正式宣誓就任烏克蘭總統。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彼得·波羅申科 彼得·波羅申科

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波羅申科(英語:Petro Poroshenko,烏克蘭語:Петро Порошенко),1965年9月26日出生於烏克蘭敖德薩州,1989年畢業於基輔國立大學。1990年至1993年曾擔任烏克蘭“共和國”小企業與企業家聯盟和“烏克蘭”證券公司的經濟高管。之後,他將基輔、俄羅斯、立陶宛和匈牙利的多家糖果生產廠聯合創建了“如勝”糖果公司,如今該公司已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糖果製造商之一,他也因此被譽為“烏克蘭的朱古力大王”。

他於1998年至2000年間加入烏克蘭統一社會民主黨,並在當年首次當選議員。2000年,他組建了自己的議會黨派“團結黨”。 同時,他還參與組建了烏克蘭地區黨,但之後與該黨脫離關係。 2001年,波羅申科加入當時烏克蘭反對派尤先科的選舉集團“我們的烏克蘭”,並在2004年資助尤先科完成“橙色”革命。 2002年3月任議會預算委員會主席。2005年2月至9月任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

2009年3月3日,烏克蘭議會通過投票表決,解除了時任外長弗拉基米爾·奧格雷茲科的職務,主要原因是他處理烏克蘭和羅馬尼亞的黑海海域劃界問題不力。

2009年10月9日,烏克蘭議會批准由總統尤先科提名的彼得·波羅申科為烏克蘭新外長。波羅申科對媒體說,他期望烏克蘭與俄羅斯建立“建設性”的國家關係。他說:“我們的主要方向是歐洲,但俄羅斯是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戰略夥伴。”

2012年,彼得·波羅申科憑藉在烏克蘭占主導地位的糖果市場和向歐洲擴張的如勝roshen公司,首度躋身全球億萬富豪榜。2013年,他同樣榜上有名,並躍升了222個排位,福布斯中文網的數據顯示,其個人資產達到了16億美元。他認為廣泛的商業利益給他帶來了必要的技能,可以幫助重建烏克蘭支離破碎的經濟和政府。

2014年2月,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被撤銷職務後,烏克蘭最高拉達決定將於5月舉行總統選舉。波羅申科即作為獨立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

當選總統

波羅申科當選烏克蘭新任總統 波羅申科當選烏克蘭新任總統

烏克蘭衝突發生後,億萬富翁、“朱古力大王”波羅申科在民調中領先,擁有約35%的支持率,遠高於季莫申科。據法新社2014年5月18日報導,現年48歲的波羅申科日前在哈爾科夫拉票時誇海口稱:“如果我當選,在3個月內搞定俄羅斯。”波羅申科曾在亞努科維奇政府中擔任部長職務。

2014年5月25日,波羅申科宣布在烏克蘭大選中獲勝。之前所作民調顯示,這位親歐洲的烏克蘭“朱古力大王”贏得了超過半數的選票,但是烏克蘭分離主義分子基本上阻止了該國東部地區投票活動的進行。

俄羅斯總統普京23日已承諾,將尊重選舉結果,並與烏克蘭新總統合作。波羅申科也表示,他將與普京會面。他指出,沒有俄羅斯的參與,不可能確保該地區的安全。

烏克蘭中央選舉委員25日晚間表示,此次選舉的投票率超過60%,不過提醒稱,還未統計完所有地區的選票。據在烏克蘭各地監督投票過程的國際觀察人士報告,幾乎沒有出現嚴重違規情況。

但盧甘斯克州和頓涅茨克州這些分離主義分子控制地區的選民沒能獲得多少機會投出自己的選票,因為大量投票站關閉。

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將尋求與烏克蘭新一任總統以及該國民選議會合作,為烏克蘭進行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提供支持。

波羅申科當選烏克蘭新任總統 波羅申科當選烏克蘭新任總統

當地時間2014年5月26日,烏克蘭選舉委員會表示最新計票結果顯示,波羅申科贏得了近54%的大選選票,遠超競爭對手。烏克蘭中央選舉委員會實時顯示屏上的數據顯示,對烏克蘭總統選舉50.26%的投票進行統計過後,波羅申科獲得53.86%的選票,該國前總理季莫申科的得票率為13.1%。烏克蘭“激進黨”領導人奧列格·利亞什科以8.4%的得票率位列第三,人民議員阿納托利·格里岑科的支持率為5.48%,自薦候選人謝爾蓋·季吉普科得票5.18%,地區黨候選人米哈伊爾·多布金的得票率為3.4%。

烏克蘭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奧亨多夫斯基2014年6月2日正式宣布,億萬富翁波羅申科在5月25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當選總統。有“朱古力大王”之稱的波羅申科擁有歐洲最大的糖果製造企業之一“如勝”糖果集團。

該公司的產品占領了三分之一的俄羅斯市場。波羅申科1998年步入政壇,屢換不同陣營,積累了一定名望。此次危機爆發後,波羅申科所展示出的一位“負責任的政治人物”的擔當,幫助他在民眾中樹立起較高威望,他以“新生活”為競選綱領命名,其成功商人的形象令多數選民願意相信他能夠振興國家經濟,讓百姓過上新生活和好日子。

2015年01月18日,烏克蘭武裝力量第一副總參謀長沃羅比約夫說,自15日零時停火協定生效以來,發生在頓涅茨克州傑巴利采沃市的戰鬥造成烏克蘭軍人22人死亡、158人受傷。

政治主張

波羅申科說,他的首要任務是為烏克蘭帶來和平,結束東部地區的混亂局面;東部地區爆發了烏克蘭軍隊和反叛分子之間的衝突,導致數十人死亡,使該國處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以來最嚴重的危機當中。

這位48歲的億萬富翁承諾,在年底前舉行全國範圍的議會選舉。他還承諾,他領導的烏克蘭新政府將繼續與歐洲保持緊密關係,但他也表示,要與俄羅斯關係正常化。他還說,與俄羅斯這個更大鄰國保持聯繫將比過去幾個世紀更加重要。

“主張向西靠”

烏克蘭議會23日投票表決,決定放棄不結盟地位,朝著加入北約的目標邁進。俄方警告,烏方這一做法適得其反,只會加劇烏東部危機的緊張局勢。

烏克蘭議會當天以303票贊同、9票反對的結果,以壓倒性優勢通過一項法案,決定放棄不結盟地位。路透社報導,相比一項提案成為法律所需的最低票數,這一贊同票數超出77張。

在投票前,烏克蘭外交部長帕夫洛·克利姆金說,放棄中立地位將表明烏克蘭向歐洲和西方靠攏的決心,“這將讓我們融入歐洲——大西洋空間”。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先前說,烏克蘭尋求加入北約,置身於西方軍事保護下。他22日晚告訴一些外國大使:“烏克蘭為獨立、領土完整和主權而進行的鬥爭已成為我們與全球關係的決定性因素。”

北約一名發言人23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說:“我們的大門敞開著。如果烏克蘭提出申請且滿足標準以及遵循必要原則,可以成為北約成員。”只是,美聯社評述,烏克蘭加入北約近期前景黯淡,或許需要數年才能實現。

感情生活

波羅申科出生於烏克蘭敖德薩西南小鎮。他的母親已經過世,父親阿列克謝現年(2014年)78歲,在蘇聯時期是一名農業工程師,後來成為烏克蘭工業投資公司的總經理。所以,波羅申科可以算“富二代”。 據俄羅斯電視台Russia-1頻道報導阿列克謝還可能是猶太人,原本姓Valtsman,1956年時,才改用了妻子的姓“波羅申科”。所以,如今的這位烏克蘭總統,可以說隨的是母姓。

波羅申科的妻子名為妻子瑪麗娜(Порошенко Марина Анатоліївна),出身高幹家庭,比波羅申科年長三歲。二人共育有4名子女。1985年,他們的大兒子阿列克謝(Олексій,和波羅申科的父親同名)出生,年輕有為,如今已是烏克蘭文尼察州的議員。2000年,雙胞胎女兒葉夫根尼婭(Євгенія)和亞歷山德拉(Олександра)出生,當時的總統尤先科,還親自為這對孿生姐妹洗禮。2001年,小兒子米哈伊爾(Михайло)出生,現年(2014年)也已13歲。

瑪麗娜曾是一名心臟醫生。丈夫功成名就後,瑪麗娜成了全職家庭主婦,專心相夫教子。相比美國歷任總統夫人的張揚醒目,瑪麗娜為人十分低調,除了波羅申科名下的慈善基金會,她一般不參加公共活動。瑪麗娜說:“我不願拋頭露面,我也不喜歡"第一夫人"這個頭銜,這聽著讓我和別人有距離。不過,如果丈夫需要我的幫助,我願意接受挑戰。”

人物事件

烏克蘭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和政治合作協定 烏克蘭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和政治合作協定

烏克蘭與歐盟於2014年6月27日簽署了自由貿易和政治合作協定,這意味著烏克蘭重新啟動加入歐盟的程式,俄羅斯立即警告稱,烏克蘭倒向西方會導致“嚴重後果”。

烏克蘭新總統波羅申科在簽字儀式上表示:“在過去一個月中,烏克蘭付出了可以付出的最高代價,現在烏克蘭實現了自己的歐洲夢。”他還說,這一天有可能是烏克蘭自脫離蘇聯以來“最重要的日子”。

2014年9月10日,波羅申科在政府擴大會議上表示,將於2014年9月第三周提交議會審議關於烏東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某些地區享有特殊地位的法案。

關於此事,烏克蘭總統顧問盧岑科認為,只有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部分由民間武裝控制的區域才獲得特殊地位,在烏克蘭境內建立的“特區”仍是烏克蘭一部分。

2015年1月7日,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為提升部隊士氣,攜帶150部主戰武器移交軍隊。這批武器中包括50輛BMP-2戰車、2S7“介子”203毫米自行榴彈炮、122毫米2S1型自行榴彈炮、2B9型“矢車菊”82毫米自動迫擊炮、另有四架翻新戰鬥機,兩架米格-29、兩架蘇-27。

獨立日發表演講

2015年8月24日波羅申科在遊行活動上發表演講稱,烏克蘭正面臨危險的一年,他警告稱,俄羅斯正採取多種策略破壞烏政府的親歐努力。波羅申科說,“我們必須如履薄冰地度過第25個獨立日。我們要明白小小的失足也會致命。烏克蘭的獨立之戰還在繼續”。

人物爭議

種族問題

有訊息稱波羅申科的父親阿列克謝還可能是猶太人,原本姓Valtsman,後改用妻子的姓波羅申科。身為烏克蘭富豪榜前十強的波羅申科,顯然沒有辜負這個血統,但他似乎對自己猶太后裔的身份並不看好。據《猶太日報》在2014年5月23日訊息稱,波羅申科的發言人曾要求福布斯富豪榜把波羅申科的名字從“世界上最有錢的猶太人”列表中刪除。

曾為美國線人

維基解密:烏克蘭新當選總統曾為美國國務院線人

2014年6月維基解密網站曝光了兩份美國外交電報,稱烏克蘭新當選總統彼得·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曾為美國國務院線人。

維基解密曝光稱,2006年,波羅申科曾向前美駐烏大使約翰·赫布斯特(John Herbst)透露有關烏克蘭組建聯合政府的內部信息。他向赫布斯特更新了當前聯合政府的組建情況,並稱自己是“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自衛”(Nasha Ukrayina)政黨中的內幕知情人。該政黨由前烏克蘭總統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領導,非常受西方領導人的歡迎。

圖片圖

彼得·波羅申科 彼得·波羅申科
彼得·波羅申科 彼得·波羅申科
彼得·波羅申科 彼得·波羅申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