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祥麟

彭樣麟(1917~1941),祖籍湖南常德,出生於沙市,民國25年(1936)在宜昌四川中學讀書,積極參加學生運動。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人物平生

彭樣麟(1917~1941),祖籍湖南常德,出生於沙市一小商家庭。

民國25年

1936年在宜昌四川中學讀書,接受進步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翌年回沙,加入中國共產黨,深入碼頭工人、捲菸工人中活動,年底成立沙市工會。抗日戰爭爆發後,參與組織新生、黎明劇社和馬列主義學習小組等民眾組織,並領導工人罷工,抗議資本家無理剋扣工人工資和解僱工人。

民國28年5月

任江陵中心縣委組織部長,與縣委書記王棟一起深入學校、捲菸坊、印刷廠和碼頭工人中發展黨組織。隨後在農村發展黨員,先後在岑河、龍灣、郝穴等地建立了9個支部。

次年6月,日本侵略軍侵占荊沙,彭與荊沙地下黨組織轉移岑河、三湖一帶,以“黃學會”為掩護,組織民眾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同年冬,彭找到鄂豫邊區黨委,根據李先念、陳少敏的指示,回縣進一步發展黨的組織,擴充抗日武裝。不久,任江陵縣委書記。

1941年4月

江陵抗日武裝編為“新四軍襄南獨立十四營”,彭任政委。同時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彭兼任縣長。獨立營在彭的領導下,取得了龔家橋、清水口等戰鬥的勝利,隊伍擴大到100多人。民國30年9月,國民黨鄂中游擊總指揮凌兆奎糾集10倍於獨立營的兵力掃蕩三湖根據地,彭率領獨立營退守蓮花湖中。不久,因叛徒告密,被捕。押至石首新廠,酷刑下,痛斥國民黨假抗日、真反共的賣國行徑,面對勸降道:你寅時放我,卯時我就乾共產黨,重組江陵抗日游擊隊。”國民黨六戰區司令陳誠收到勸降不成的報告後,下令就地秘密處決。彭祥麟在新廠渣滓崗竹林慘遭殺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