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克,W.

彭克,W.

德國地貌學家、地質學家。地理學家A.彭克之子。1888年8月30日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1923年9月29日卒於德國的斯圖加特。先後求學於柏林大學、耶魯大學(美國)和海德堡大學。曾任君士坦丁堡大學和萊比錫大學教授,主要研究地貌學。曾考察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德國中部黑森林山區與小亞細亞的地質、地貌。提出了與美國W.M.戴維斯的侵蝕輪迴學說不同的地貌演化學說,認為地貌演化實質上是地殼運動的性質和過程的反映,地貌學不以解釋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態為最終目的,應為了解地球內力作用的性質與過程提供線索和論證。創立適用於乾旱區地貌演化的學說───山坡平行後退理論,提出山麓階梯等概念和大褶皺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及相關沉積方法。著有《地貌分析》(1924)等。

彭克,W.

正文

彭克,W.德國地貌學家、地質學家。地理學家A.彭克之子。1888年 8月30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1923年 9月29日卒於德國的斯圖加特。先後求學於柏林大學耶魯大學(美國)和海德堡大學。曾任君士坦丁堡大學萊比錫大學教授,主要研究地貌學。曾考察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德國中部黑森林山區與小亞細亞的地質、地貌。提出了與美國W.M.戴維斯侵蝕輪迴學說不同的地貌演化學說,認為地貌演化實質上是地殼運動的性質和過程的反映,地貌學不以解釋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態為最終目的,應為了解地球內力作用的性質與過程提供線索和論證。創立適用於乾旱區地貌演化的學說───山坡平行後退理論,提出山麓階梯等概念和大褶皺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及相關沉積方法。著有《地貌分析》(1924)等。

配圖

彭克,W.彭克,W.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