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漩渦菱形幾何紋雙系壺

彩陶漩渦菱形幾何紋雙系壺

彩陶漩渦菱形幾何紋雙系壺所屬新石器時代時期文物之一,高37.7cm,口徑13.8cm,底徑14cm。

彩陶漩渦菱形幾何紋雙系壺
彩陶漩渦菱形幾何紋雙系壺,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高37.7cm,口徑13.8cm,底徑14cm。
壺唇口,直頸,口部置兩個對稱乳釘裝飾,溜肩,鼓腹,腹中部對稱置雙系。下腹陡收,平底。以紅、黑兩種色彩描繪紋飾,里口用黑彩描繪弧形紋;頸部以黑彩描繪連弧紋兩周;肩、腹部主題紋飾用紅、黑兩彩描繪漩渦紋四組,漩渦紋內為菱形幾何紋;肩部粗弦線及漩渦連線,邊緣飾細密的鋸齒紋。胎質細膩,表面打磨光滑。據科學測試,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彩陶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600~前2300年。
彩陶出現於6000多年前,是在燒造紅陶的基礎上,在黃河流域自東向西發展起來的。此件彩陶屬於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半山類型彩陶的特點是用紅彩和黑彩兩色相間的鋸齒紋為骨架構成各種圖案,細部再裝飾幾何紋、格線紋等,裝飾花紋比馬家窯類型彩陶複雜,所繪圖案面積較廣,從口沿至下腹部都有。最常見的有水波紋、漩渦紋、葫蘆紋、菱形網紋、平行帶紋、方格紋、蛙紋和附加堆紋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