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鄉

彩虹之鄉

彩虹之鄉指的是互助土族自治縣,明代的時候叫威遠鎮。互助縣位於青海省東北部,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北倚祁連山脈達坂山,東與甘肅省毗鄰,西南與西寧市接壤,東西長86公里,南北寬64公里。互助縣世居著一個勤勞純樸、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土族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土族婦女的袖子用紅、黃、黑、綠、白等不同顏色拼成,恰似天上彩虹,因此,這裡被譽為“彩虹的故鄉”。

彩虹之鄉

彩虹之鄉

土族是可是青海所特有的少數民族."土族之鄉"互助縣是全國唯一一個以土族為主體的自治縣.
清晨做上了開往互助的班車,準備去探索這個我所陌生的民族.互助縣位於青海省東北部,北倚祁連,東鄰甘肅,南接西寧,縣城威遠鎮距西寧也只有31公里.可就在這短短的30公里路上,車上依然上演了"易拉罐中獎"的團伙詐欺鬧劇. 而且車門上就高貼著民警提示謹防易拉罐詐欺的警示,下面就是交通警局的報警電話.
可從司機那裡得知,卓劣的表演依然是經常在車中上演.小插曲過後,我就走進了威遠小鎮.
互助也是一個農業大縣,這裡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
可是國家商品糧的基地縣、也是三北防護林建設的重點縣,這裡年平均氣溫只有3.4度,加上30%多的森林覆蓋率,北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地都絕對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這裡居住著七萬多人的土族同胞.
縣城的中心就是在明代天啟年間建造的飛檐鼓樓. 三層的鼓樓高近19米,屬於木結構建築,上面飛檐斗拱、雕樑畫棟、別樣的雍容大方。
四周土族阿媽們在路邊專賣的小碗優酪乳絕對比西寧的還要好吃.濃濃的上面還有一層黃色的奶油.
在街頭的人群中徘徊,可小城中已很難找到穿著漂亮民族服裝的土族女子了. 好不容易在街頭見到了一位穿著用五色布拼成彩袖的土族姑娘.
腰上繫著長而寬的刺繡彩帶,頭上也戴有錦織鑲邊紅色氈帽.兩根長辮上更是綴以紅珊瑚綠松石等裝飾品,就如我在照片上所見到的一樣.
土族婦女們用紅、黃、黑、綠、白色五色彩條拼成了環狀色彩的花袖衫.
據說衣袖上面的紅色象徵著太陽和吉祥;黃色象徵著麥浪和豐收;黑色象徵著土地和誠實;綠色象徵莊稼和希望;白色象徵牛羊和純潔。
因此她們被稱為了彩虹的民族,而互助也就被譽為了“彩虹的故鄉”。
土族也是世居青海的一個古老民族. 他們遊牧的鮮卑族先民也曾在馬背上叱吒風雲過,歷史上長達300多年的青海吐谷渾王國就是他們所建立的.
七世紀中葉,吐蕃攻占吐谷渾全境,吐谷渾亡國. 留居於祁連山南河湟一帶的吐谷渾人,與蒙漢藏等民族融合而在元末明初時形了一個新的土族,史書稱之為“土人”. 土族有自己的語言──土語,應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解放后土族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但現在使用漢字的人還是多些,除了天上彩虹般的民族服飾.
土族還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酒鄉

彩虹之鄉也是一個真正的酒鄉.威遠鎮中最醒目的建築就是穩居縣城中心的青海青稞酒集團.“馱酒千里一路香,開壇十里遊人醉”,路邊都是關於青稞酒的招牌.這裡釀酒的歷史也是那么的悠久,解放後就有“天佑德”等八大釀酒作坊.不來不知這裡的青稞酒廠竟是全國最大的,江主席到互助考察時就喝過那裡的“互助”牌青稞美酒.“清蒸清燒四次清”,青藏高原特有的青稞為原料,加上無污染的天然古井水,每年這裡能生產出30000噸的青稞酒。 走在酒廠門外的大街上,連空氣中都濃濃的飄蕩著醇香濃冽的青稞酒味.
酒不醉人人自醉,聞著仿佛我都快被酒香所醉倒了.
在酒廠的展室中見到了青稞酒的大全.頭麯酒、青稞液,青稞王、青稞金酒等高度白酒;蟲草酒、鹿茸酒等保健酒,還有青稞清酒、青稞黃酒等飲料酒.瓶裝的,杯裝的,袋裝的, 還有用大桶散裝的.足足有著40餘多個酒的品種.飲後頭不痛、口不渴的這可是每瓶包裝上的質量承諾.背上了一瓶產自這裡的青稞白酒離開了這個青海的利稅大戶.與酒廠隔河的就是在去年被列為國家級AAAA景點的互助土族故土園.大門敞開,在河水已經開始結凍的時候裡面顯得相當的冷清.竟然沒有人象我收據說是五十元的門票.旅遊帳房邊拴著的藏狗不斷向我吠叫。慢慢走了進去.路邊沒有一個遊客.聽到了音樂聲,裡面竟然在表演一場土族的婚禮.幾輛越野車停在一邊,原來是國土資源部的某領導到那裡參觀.看來我的運氣不錯,在這個清冷的時候與他們一起看到了土族獨特的文化和風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