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時鎮

弼時鎮

弼時鎮位於汨羅市東南部,現轄18個村,2個居委會,3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58萬人,總面積64平方公里,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國元勛任弼時同志的故鄉,境內麻石資源豐富,輕工、棉紡、皮革、建築等傳統產業快速發展。

基本信息

弼時鎮

鄉鎮概況

弼時鎮弼時鎮位於汨羅市東南部,緊靠長沙星沙開發區,現轄18個村,2個居委會,3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58萬人,總面積64平方公里,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國元勛任弼時同志的故鄉。清時在弼時鎮設塾塘局,民國時改為塾塘鄉。開國元勛任弼時同志於1904年4月30日誕生在鎮上唐家橋村。
為緬懷革命先烈,1958年湘陰縣(時汨羅市在湘陰縣域內未單列)設定弼時公社,1984年3月撤社建鄉,1987年撤鄉建鎮,“弼時”一名延續至今。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具體指導下,全鎮廣大幹群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使弼時鎮這個偉人故里煥發出勃勃生機。2006年實現GDP總值增加值9.8億元,財政總收入2020萬元,人平純收入4365元,居民儲蓄存款額突破1億元。先後被評為岳陽市“先進鄉鎮”三等獎、二等獎,岳陽市“人口與計畫生育模範單位”、“汨羅市三個講文明建設紅旗單位”、汨羅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各項工作位於全市前列。2005年,弼時鎮被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湖南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一、交通區位

弼時鎮位於岳陽市、汨羅市最南端,地處長沙、岳陽、汨羅的中間地帶,107國道縱穿鎮區南北。鎮區距長沙市35公里,距汨羅市35公里,距岳陽70公里,距京珠高廣福入口4公里,開慧入口13公里,距正在修建的武廣客運專線汨羅站18公里,距星沙開發區30公里。交通方便,四通八達,屬於省會長沙經濟半小時輻射圈範疇。

二、人文旅遊

弼時鎮是開國元勛任弼時同志的故鄉。任弼時紀念館位於鎮區中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4A級旅遊景弼時鎮區。占地120畝,共分為紀念、展覽、休閒、辦公四個區,年接待中外遊客50萬人次。江澤民總書記親筆題寫館名,胡錦濤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多次前來瞻仰,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弼時己成為該鎮投資經商、興辦企業的金字招牌,成為繼長株潭經濟圈的新一輪經濟首選之地。

三、城鎮設施

集鎮建設區面積99.15公頃,常住人口8000人,鎮區內所有街道實現了“四通一平”,城鎮配套功能完善。現有市駐鎮屬部門單位26個,信用社、電信、郵政、移動、聯通、電力、有線電視、學校、醫院、農技、館酒店等設施一應俱全,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達5000噸。近年在鎮區南端任弼時紀念館附近拓展了一片新城區--弼時開發區,投資80萬元建設的汽車站也己投入使用,商貿中心己完成投資300萬元,建成業門面80個。

四、鎮區經濟

近年,弼時鎮搶抓機遇,以項目為龍頭,以產業為依託,加快經濟發展。國家紅色旅遊開發、武廣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等重點工程建設為該鎮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鎮內現有骨幹企業16家,個體工商戶560個,以麻石加工、棉織品加工、休閒娛樂、旅遊服務、建築和家俱為主導的二、三產業發展較快。200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5億元。近年來通過積極申報向上爭取了投資2100萬元的紅色旅遊配套工程項目,總投資91.5萬元的國家土地整理項目,投資400多萬元的農村能源建設項目、衛生五改(國債)項目、投資500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資1200萬元的鄉村通村公路建設項目、資800萬元的重點鎮建設項目。這些重點項目建設都成為了帶動全鎮經濟快速發展的龍頭。武廣客運專線碎石基地建設、棉織廠技改工程、弼時工業園建設、紅色旅遊配套商業服務體系建設等成為全鎮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依託。境內麻石資源豐富,輕工、棉紡、皮革建築等傳統產業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