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豪鋒

個人簡歷

張豪鋒,男,漢族(1959.7-2012.9),河南洛陽人,中共黨員。先後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物理系(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曾任河南師範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校教育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省級重點學科教育技術學科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河南省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發現》雜誌高級編審。研究方向:教育技術理論及套用。
張豪鋒

成就及榮譽

主講研究生 《教育技術研究》、本科生《現代教育技術》等課程。主持完成省級以上科研項目 13項,在《中國電化教育》、《中國遠程教育》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曾獲得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河南省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河南省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河南省首屆科技作品二等獎、河南省優秀教師獎勵基金一等獎、河南省文明教師等獎勵 16 項。

研究領域及學術成果

長期從事教育技術理論及套用的教學與研究,主講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技術學》、《教學設計》等課程,主持河南省高校資源庫《教學系統設計》網路課程建設,通過省級鑑定的教學成果《河南省高校現代教育技術系列網路課程》等6項,獲得省級、校級教學成果獎3項;主持或承擔河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素質教育目標體系研究》、河南省教育信息化重大項目《教育信息化最佳化發展關鍵問題研究》等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18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8項,獲國家教委優秀成果二等獎、省教育系統科研成果特等獎等獎勵6項;主編、參編著作、教材15部,在《教育評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等國家核心期刊及其它CN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6篇,而且多篇獲獎或被轉載。先後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河南省文明教師、河南省優秀教師並獲獎勵基金一等獎。

近年來承擔和主持的學術和教學研究課題2

主持河南省教育廳2009年度軟科學項目《基於設計的新技術有效支持中學課堂教學的研究》(2009A630099)
主持主持2008年河南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工程招標項目《信息集成環境下高校教學支撐平台的研究與套用》
主持河南省教育廳2007年度自然科學研究項目《教育信息化與教師專業發展》
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7年度課題《教育信息化績效評價研究》
主持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基於網路環境的學習設計》(2006-JKGHAZ-076)
主持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專項課題《教育信息化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
承擔河南省科技攻關計畫項目(0424480026):高等學校數位化教學資源庫的研究與開發, 2007年2月5日通過鑑定{豫科鑒字(2006)359號}
主持河南省2007年社科規劃項目《河南省教育信息化水平測度研究》
主持河南省2007年軟科學項目《學習設計平台和案例的研究與開發》
主持河南省教育廳2006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於新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
主持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創新型教育技術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教高〔2006〕102號285)
主持河南省教育廳2006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於新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2006-ZX-094)
承擔河南省科技廳項目“《大學物理》多媒體課件研製及在教學中的套用研究”,2005年6月7日通過省級鑑定(豫科鑒委字2005第165號)
主持河南省軟科學項目《基於網路的學習設計平台和案例的研究與開發》
主持2002年軟科學研究項目《河南省高校現代教育技術網路課程研究與開發》
主持河南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工程項目《教育信息化系統研究工程》
主持完成河南省軟科學項目《教育信息化關鍵問題研究》
承擔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高校校園網路論壇建設管理研究》
主持完成河南省新世紀網路課程建設工程項目《教學系統設計》
主持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創新型教育技術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主持河南省“十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河南省中國小遠程教育資源庫建設與規劃》
主持完成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素質教育目標體系研究與實驗》

近年來發表的學術論文

基於互動白板構建協同可視化學習環境[J]. 中國電化教育(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10,(03)
整合式微型學習探微[J].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10,(07)
基於對話教學理論的課堂學習共同體研究與設計套用[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10,(02)
教育技術培訓中教師戒備性思維分析與對策研究[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 2010,(03)
QQ虛擬學習社群的社會網路分析[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 2009,(12)
高職信息技術課異步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 2009,(10)
E-learning2.0環境下互動白板課堂教學設計及套用[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 2009,(07)
網路學習生態系統的平衡機制探索[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期刊), 2009,(02)
基於Mashup聚合技術對網路學習的有效支持探微[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 2009,(04)
從教育技術專業期刊分析國內教學設計發展現狀[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 2009,(01)
論HOTS學習環境的構建與策略[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 2008,(11)
論網路學習中的意義互動[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期刊),2008,(05)
基於MindPin製作複習課網路型課件的研究[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 2008,(09)
基於概念圖的職前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培訓方案設計與實施[J]. 電化教育研究(CSSCI源期刊、核心
期刊),2008,(4):33-37.
技術接受模型及其在信息化合作學習中的套用[J].中國電化教育(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08,(5):74-76.
WebQuest教學模式評價問題研究[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08,(1).
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Blog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07,(12).
河南省農村中國小教育信息化調查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07,(11).
基於Blog提高中國小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實驗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07,(9).
略論學習生態系統[J]. 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2007,(4)
數字學習標準比較研究[J]. 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2007,(1).
部落格在國內教育套用的發展現狀研究[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2007,(10).
學習設計:資訊時代提高學習績效的關鍵[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2007,(7).
教育技術學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探索[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2007,(3).
論遠程教育中學習者隱性知識的獲得與共享[J].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2007,(5)。
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校本培訓的設計與實施[J]. 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核心期刊),CN11-4860/G4 2007,(4).
合作學習中的人際衝突與對策[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2007,Vol.35 ,(5);
網路環境下多向互動學習的行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2006,(8).
教育技術學科發展的生態觀透視[J].教育技術研究,2006,(4):3-6.
基於模糊綜合評判的教育信息化評價系統設計[J]. 中國管理信息化(核心),2006,(8)
略論知識管理對遠程教育的支持[J].現代遠距離教育(CSSCI源期刊),2006,(5)
網路學習評價量規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核心),2006,(8):79-82
學習型網站的可用性現狀及對策研究[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期刊),2006,(6) .
混合學習的優勢及運用探討[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期刊),2005,(6),
基於概念圖的超文本網頁學習適應性機制研究[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期刊),2006,(4) .
運用思維導圖 提高學習績效[J].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核心期刊),2005,(12)
創建學習型社區的幾個理論與實踐問題[J].教育探索(核心期刊),2005,(5)
遠程教學互動研究[J].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期刊),2004,(6).

科研成果

著作《教育信息化評價》,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年11月,獲2005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主持2002年軟科學研究項目《河南省高校現代教育技術網路課程研究與開發》,2004年7月通過省級教學成果鑑定,2004年10月獲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2004年11月獲河南省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主持河南省2007年度社科規劃項目《河南省教育信息化水平測度研究》; 主持河南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工程項目《教育信息化系統研究工程》,2006年下達; 主持河南省2007年軟科學項目《學習設計平台和案例的研究與開發》,2006年下達; 主持完成河南省軟科學項目《教育信息化關鍵問題研究》,2006年結項; 承擔河南省科技攻關計畫項目(0424480026):高等學校數位化教學資源庫的研究與開發, 2007年2月5日通過鑑定{豫科鑒字(2006)359號}; 承擔河南省科技廳項目“《大學物理》多媒體課件研製及在教學中的套用研究”,2005年6月7日通過省級鑑定(豫科鑒委字2005第165號),獲得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承擔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高校校園網路論壇建設管理研究》,2006年2月通過結項; 主持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基於網路環境的學習設計》; 主持河南省教育廳2006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於新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 主持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專項課題《教育信息化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 主持完成河南省新世紀網路課程建設工程項目《教學系統設計》,2004年下達,獲得河南省第9屆教育軟體大獎賽一等獎; 主持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創新型教育技術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05年下達; 主持完成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素質教育目標體系研究與實驗》; 主持河南省“十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河南省中國小遠程教育資源庫建設與規劃》; 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Blog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07,(12). 河南省農村中國小教育信息化調查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07,(11). 基於Blog提高中國小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實驗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CSSCI源期刊、核心期刊),2007,(9). 網路環境下多向互動學習的行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2006,(8). 數字學習標準比較研究[J]. 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2007,(1). 獲2007年度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豫教[2007]11102號). 略論學習生態系統[J]. 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2007,(4)上 WebQuest教學模式評價問題研究[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會刊),2008,(1). 部落格在國內教育套用的發展現狀研究[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2007,(10). 學習設計:資訊時代提高學習績效的關鍵[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2007,(7). 教育技術學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探索[J]. 現代教育技術(CSSCI源期刊),2007,(3). 基於模糊綜合評判的教育信息化評價系統設計[J]. 中國管理信息化(核心),2006,(8) 略論知識管理對遠程教育的支持[J].現代遠距離教育(CSSCI源期刊),2006,(5) 網路學習評價量規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核心),2006,(8):79-82 論遠程教育中學習者隱性知識的獲得與共享[J].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2007,(5)。 獲得河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合作學習中的人際衝突與對策[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2007,Vol.35 ,(5); 基於概念圖的超文本網頁學習適應性機制研究[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核心期刊),2006,(4) . 學習型網站的可用性現狀及對策研究[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核心期刊),2006,(6) . 獲得2007年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混合學習的優勢及運用探討[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核心期刊),2005,(6),2006年8月獲得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豫教{2006}02503); 遠程教學互動研究[J].河南師範大學學報(核心期刊),2004,(6).獲河南省教育系統科研成果一等獎(豫教[2005]03865號); 運用思維導圖 提高學習績效[J].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核心期刊),2005,(12),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二等獎(2005.10); 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校本培訓的設計與實施[J]. 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核心期刊),CN11-4860/G4 2007,(4). 獲2007年度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二等獎(豫教[2007]11168號); 創建學習型社區的幾個理論與實踐問題[J].教育探索(核心期刊),2005,(5).2005年8月獲河南省教育系統科研成果二等獎。 教育技術學科發展的生態觀透視[J].教育技術研究,2006,(4):3-6. 基於常態課堂中媒體教學過程設計的ASSURE模式評析.第十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套用會議論文集(The Proceeding of the 10th Annual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87. 主持開發《計算機系統組成》教學課件,獲2007年度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豫教[2007]11113號)。 主持完成《烏鴉喝水》flash課件,獲2007年度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二等獎(豫教[2007]11194號)。 關於信息技術與教師教育整合問題的認識和思考,獲2007年度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二等獎(豫教[2007]11171號)。 主持開發《虛擬示波器》flash課件,獲2007年度河南省第11屆教育軟體大獎賽一等獎。 主持開發《考試排座號》多媒體課件獲得河南省第10屆教育軟體大獎賽一等獎,2006年9月(證書豫教{2006}09131) 素質教育目標體系的構建. 2006年5月獲得河南省第四次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徵文一等獎(證書編號DA0098)。 基於學習型社會的高校網路教育改革,獲得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二等獎(2006年11月)。 移動學習在教學中的套用及影響探索,獲得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三等獎(2006年11月)。 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校本培訓之研究,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三等獎(2006年11月)。 主持並完成河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信息網路對高校德育的挑戰與對策研究(2003DKS005),2005年8月結項。 承擔並完成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畫計畫項目:網際網路對青年的影響與對策研究,2003年10月通過河南省科技廳鑑定(豫科鑒委字2003第352號); 主持《基於網路的適應性學習系統研究》獲河南省高校教育技術優秀成果一等獎(2005); 主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網路課程》(研究報告|教育軟體)獲河南省基礎教育研究成果一等獎(證書:豫教[2005]09316號); 承擔(第2)的省級教改項目:物理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計畫及各門主幹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與實踐,2004年11月獲得河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承擔省級項目:促進探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2004年7月通過省級鑑定,獲得河南師大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承擔河南省社科聯2003年度調研課題:創新教育與高等教育創新體系的建立,獲得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一等獎(2004.4編號688)。 承擔河南省“十五”教育科學規劃2004年課題:校園網在高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中的套用研究,2005年5月結項(2005-08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